3.1.2用机械种庄稼(课件+导学单+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2用机械种庄稼(课件+导学单+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3.1.2《用机械种庄稼》导学单
【学习目标】
1.通过认识丰富多样的区域生活,初步学会分析美国中部大平原位置、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人们生产生活及文化之间的关系,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
2.初步掌握了解一个地区自然和社会生活特点的方法,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不同区域的人们在生 产、生活方面的特色。学会尊重、理解异乡人们的文化。
【学习重点】人们生产生活、居民特色、精神生活与当地的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学习难点】对比泰国湄公河平原和美国中部大平原生产生活、居民特色、精神生活等差异的主要原因。
【课前预习】
1.美国大平原在 山脉和 山脉之间。
2.美国大平原地势 ,土壤 ,是美国 、 和 的主产区
3.美国大平原上的农业生产以 为主。它规模很大,并配备有大型的 和
装置
【课堂环节】
自主学习
认真观察课本图3-10,3-11,3-12,找出美国的地理位置及美国的主要山脉和河流、美国中部平原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及主要农作物
美国的地理位置及美国的主要山脉和河流
美国大平原的地理位置
(2)美国大平原的自然条件:
地形:
气候:
河流: (世界第四长河)
农作物:
合作探究
美国中部平原地区的自然条件与湄公河平原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小组交流展示

【课堂练习】
美国大平原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A. 地中海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2.下列各项内容中,与美国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相符合的是( ) A.人们居住得比较分散,农业生产主要要是大型机械化作业 B.居住区密集,农业生产以人工为主 C.农忙时节互相帮助.互助合作 D.农忙时节片片稻田中都有人们劳作的身影
【课后巩固】
1.从纬度位置看,美国大平原主要位于( )
A.北温带 B.北寒带 C.热带 D.南温带
2.美国东西两侧分别濒临( )
A.太平洋、大西洋 B.大西洋、太平洋
C.北冰洋、大西洋 D.北冰洋、大西洋
3.美国中部平原采用大规模机械化耕作的原因是( )
①地广人稀 ②人口众多 ③地势平坦 ④高温多雨 ⑤工业化水平高
A.①③④ B. ③④⑤ C. ①③⑤ D. ②③④
4.美国大平原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
A.地中海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
5.寒潮在美国经常能长驱南下,其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C.?地形分布 D.?河流分布
6.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衔的技术团队培育出最新一批“海水稻”。“最高亩产为620.95公斤,大大超出预期”,数亿亩盐碱地有望成米粮仓。现如今,中国农业发展己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而比较中美两国的农业生产方式对于做好当前的农业发展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请请结合以下图片回答问题。
图1 美国农业带
图2? 美国南部气温降水图
图3?? 美国沿40°N地形剖面图
(1)依据图三结合所学知识,美国大部分位于________、________(填半球位置),美国的地势特征大致是________,地形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主。
(2)美国的棉花种植产业十分发达,棉花生长对热量条件要求相对较高,主要分布在美国南部地区,依据以上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南部地区棉花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提示:可从气候,地形和河流三方面分析)。
【反思总结】
自学反思、查漏补缺,检查知识点,标注情况。
答案:
课前预习:1.落基 阿巴拉契亚 2.低平 玉米 大豆 小麦 3.家庭农场 大型农用机械 自动化装置
自主学习:1.(1)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中纬度,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主要的山脉有落基山脉和阿巴拉契亚山脉。(2)位于北美洲阿巴拉契亚山脉和落基山脉之间,密西西比河从北到南贯穿平原东部
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冷夏热,降水较少
河流:密西西比河(世界第四长河)、五大淡水湖。
农作物:玉米、大豆、小麦
合作探究:
不同之处:
(1)气候不同:
湄公河平原是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
美国大平原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只能种植旱田作物,如小麦、玉米和大豆等。
(2)位置不同:
湄公河平原都处热带,有充足的光照和热量
美国大平原地处中纬,热量和降水都不如湄公河平原
相同 地形:都是平原,地势低平
之处 土壤:肥沃
水源:都有众多河流,河网密布,有利于灌溉
课堂练习:1.C 2.A
课后巩固:
1.A 2.B 3.C 4.C 5.C
6.(1)西半球;北半球;东西高,中间低,西部比东部高;平原;山地 (2)①位于平原地区,平坦开阔,适于发展农业种植。②位于亚热带地区,热量条件好。③密西西比河流域,农业灌溉用水充足。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第三单元第1课第2课时用机械种庄稼
教学设计
课题
用机械种庄稼
单元

学科
历史与社会
年级
七年级
学习
目标
1.通过认识丰富多样的区域生活,初步学会分析美国中部大平原位置、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人们生产生活及文化之间的关系,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
2.初步掌握了解一个地区自然和社会生活特点的方法,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不同区域的人们在生 产、生活方面的特色。学会尊重、理解异乡人们的文化。
重点
人们生产生活、居民特色、精神生活与当地的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难点
对比泰国湄公河平原和美国中部大平原生产生活、居民特色、精神生活等差异的主要原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现代化的美国农业》
学生观看视频。
通过播放视频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讲授新课
展示图片:
提出问题:我们如何来描述美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呢?
总结:海陆位置:位于北美洲,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纬度位置:位于中纬度。
读图分析:美国有哪些地形区?地势有什么特点?
总结: 平原位于北美洲阿巴拉契亚山脉和落基山脉之间,密西西比河从北到南贯穿平原东部;地势东西高、中间低。
自主学习:美国中部大平原平原的自然条件
总结:地形:平原广阔,地势平坦,地广人稀,
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冷夏热,降水较少;
河湖:密西西比河、五大淡水湖。
土壤:肥沃
合作探究:美国中部平原和湄公河平原自然条件的异同。
总结:相同之处:都是平原, 地势低平。
河湖:都有河网分布,有利于灌溉.
土壤:土壤肥沃;
不同之处:美国中部平原地处中纬度地区,热量(气温)和降水都不如湄公河平原。因而是小麦、玉米和大豆的主要产地。
合作探究: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
总结:特点:高度机械化(用机器种庄稼)
追问:美国这种高度的机械化生产与什么因素有关?(从地形、地势、农田类型、气候、人口、科技发展等多角度思考。)
总结:①地形:地处平原,土地平整,
农田类型:以旱地为主,适合机械化作业。
?②人口:地广人稀,农业劳动力缺乏,要依靠机械化作业。
?③科技:科学技术发达,具有先进的农用机械适合机械化作业。
承转:农场主们收获的粮食主要是自己吃吗?如果不是,这些农产品都到哪里去了?
资料阅读: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美国的农业人口不到全国人口总量的3%,但却养活了全国3亿多人;农产品不仅能满足全国的粮食需要,还有2/3出口国外。
1.粮食产量世界第二,出口量世界第一。
2.小麦产量世界第二,出口量世界第一。
3.玉米产量世界第一,出口量世界第一。
4.大豆产量世界第一,出口量世界第一。
读图分析:美国中部平原地区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这对农产品销售有什么
总结:平原上有公路、铁路和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便于农产品的输出。
探讨:美国成为商品性农业的必备条件。
总结:1.大面积耕地,地广人稀,
2.高度机械化,使用大型机械化作业。
3.人口少、商品率高
4.发达的交通条件与仓储条件
知识小结:美国农业生产的特色
规模大,
劳动力需求少,
机械化生产,
产量高,
农产品商品化,……
承转:以高度机械化为主要特点的美国商品性农业会给当地人们的饮食、交通、娱乐、交往等方面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总结:①生活水平高,以动物性食物为主。
?②住房宽敞,还有很大的粮仓和农用机械房。
?③出行都要依靠汽车等交通工具,农庄位于公路附近。
?④周围没有邻居,相邻农场距离较远。
活动:根据湄公河平原的特点,你能完成美国中部平原的特点吗?
结论:
自主学习,美国在世界上的位置。
小组合作探讨美国地形地势的及气候的特点。
学生总结美国自然环境的特点。
合作探究美国中部平原和湄公河平原自然条件的异同。
总结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并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
感受在高度机械化生产的环境下,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有哪些。
通过自主学习,了解美国在世界上的位置。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力,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并学会分析问题。
通过对比分析,确定美国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
充分体验美国机械化生产下美国农民的生活,感悟不同生产方式对生活的影响。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知道了现代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巨大作用,树立学习先进科学知识的远大理想。
板书
课件28张PPT。人教版历史与社会 七上3.1.2用机械种庄稼新知导入用机机械种庄稼新知讲解美国在世界的地理位置位置(从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看)海陆位置:位于北美洲,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纬度位置:位于中纬度。新知讲解美国中部大平原平原的地理位置位于北美洲阿巴拉契亚山脉和落基山脉之间,密西西比河从北到南贯穿平原东部。找一找:
在图上找出美国的主要山脉和河流,说一说美国中部平原地区相对于它们的位置。新知讲解美国中部大平原平原的自然条件地形:平原广阔,地势平坦,地广人稀,
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冷夏热,降水较少;
河湖:密西西比河、五大淡水湖。
土壤:肥沃新知讲解比一比:
美国中部平原和湄公河平原自然条件的异同。新知讲解相同之处:都是平原, 地势低平。
河湖:都有河网分布,有利于灌溉.
土壤:土壤肥沃;
不同之处:美国中部平原地处中纬度地区,热量(气温)和降水都不如湄公河平原。因而是小麦、玉米和大豆的主要产地。美国中部平原和湄公河平原自然条件的异同。农作物类型小麦玉米大豆新知讲解耕地类型:旱地农业生产方式:以机械生产为主。新知讲解回顾:湄公河流域农业生产的特点思考: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也是这样的吗?(阅读课本P61面最后一段回答)新知讲解精耕细作,人工劳作为主的传统农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新知讲解思考: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特点:高度机械化(用机器种庄稼)在播种前,农场主会先査看国内乃至世界农作物的种植情况和市场行情。再测定土地的土壤肥力,然后按小麦生长需要配制专用肥料并负责播施在机械播种小麦的同时,还会自动把药粉撒在种子边上,灭虫除草可以租用飞机喷洒农药自动浇灌农场的所有土地联合收割机收割小麦现代化的谷仓里装备了谷物烘干机,除去谷物水分新知讲解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和教材提供的资料,请分析:美国中部平原农业生产具有高度机械化的特点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从地形、地势、农田类型、气候、人口、科技发展等多角度思考。)小组探究合作探究①地形:地处平原,土地平整,
农田类型:以旱地为主,适合机械化作业。
?②人口:地广人稀,农业劳动力缺乏,要依靠机械化作业。
?③科技:科学技术发达,具有先进的农用机械适合机械化作业。
?……美国中部大平原具有高度机械化的特点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机械化生产有什么益处?生产效率高、人均产量高新知讲解思考:农场主们收获的粮食主要是自己吃吗?如果不是,这些农产品都到哪里去了?资料: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美国的农业人口不到全国人口总量的3%,但却养活了全国3亿多人;农产品不仅能满足全国的粮食需要,还有2/3出口国外。 新知讲解 1.粮食产量世界第二,出口量世界第一。
2.小麦产量世界第二,出口量世界第一。
3.玉米产量世界第一,出口量世界第一。
4.大豆产量世界第一,出口量世界第一。读一读:美国近年粮食产量及出口量居世界的名次美国农业是商品性农业商品性农业最主要特征:
绝大部分农产品作为商品大量输出新知讲解平原上有公路、铁路和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便于农产品的输出。结合图3-11和图3-15,说一说美国中部平原地区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这对农产品销售有什么好处?新知讲解成为商品性农业的必备条件:商品性农业1.大面积耕地,地广人稀,
2.高度机械化,使用大型机械化作业。
3.人口少、商品率高
4.发达的交通条件与仓储条件新知讲解 结合以上分析和阅读卡分析美国农业生产的特色。规模大,
劳动力需求少,
机械化生产,
产量高,
农产品商品化,
……新知讲解 ①生活水平高,以动物性食物为主。
?②住房宽敞,还有很大的粮仓和农用机械房。
?③出行都要依靠汽车等交通工具,农庄位于公路附近。
?④周围没有邻居,相邻农场距离较远。想一想:以高度机械化为主要特点的美国商品性农业会给当地人们的饮食、交通、娱乐、交往等方面生活带来什么影响?新知讲解 根据湄公河平原的特点,你能完成美国中部平原的特点吗?新知讲解板书设计拓展提高美国农业带的分布1.美国大平原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A. 地中海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2.下列各项内容中,与美国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相符合的是( ) A.人们居住得比较分散,农业生产主要要是大型机械化作业 B.居住区密集,农业生产以人工为主 C.农忙时节互相帮助.互助合作 D.农忙时节片片稻田中都有人们劳作的身影 CA课堂训练作业布置做作业啦
!社会小调查调查你当地农业生产
使用的机械有哪些?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