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总第15课时课件(13张PPT+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文化运动》总第15课时课件(13张PPT+视频)

资源简介

课件13张PPT。鸦片战争后的“救治运动”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开展的一场场“救治运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何为“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随着“救治运动”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中国的“疾病”不仅是在肌体上,更多是在头脑中。头脑中的问题,该如何治疗?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结合材料,思考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是什么?袁世凯在天坛祭天材料一材料二材料四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小结: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1、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2、政治:袁世凯复辟帝制破坏共和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3、思想: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民主共和深入人心袁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直接原因)4、一批激进民主主义者认识:
不但要进行政治革命,还要进行思想革命①兴起标志:
②代表人物:
③指导思想:
④活动基地:
⑤主要阵地: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新青年》北京大学西方的民主和科学思想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概况民主:指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思想(民权、平等思想)
科学:指自然科学及看待客观事物的科学观点(达尔文的进化论等)蔡元培办学方针:“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是让新思想能在北京大学得以传播;
“兼容并包”是鼓励新文化的倡导者去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2.倡导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鲁迅对旧道德、旧礼制批判最为猛烈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1.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认为封建礼教是民主和科学的大敌,并向儒家学说猛烈开火;认为科学与民主同等重要,必须用科学来启迪民智。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中国第一首白话诗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远。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白话文通俗易懂,容易被广大劳动人民接受、理解,同时,白话文的表述言简意赅,可以注入新的思想、新的内容,便于新思想的广泛传播。结合当时中国普通民众的文化水平,比较白话文与文言文,说一说白话文在向大众传播新思想方面具有哪些优势?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自由、平等、独立封建纲常伦理“德先生”
“赛先生”胡适与白话文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 俄国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 ——李大钊1.性质: 地位: 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反对封建思想文化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前期),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四、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及意义让军阀混战的中国响起思想启蒙的声音人们的思想,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唤醒了民众,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促使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十月革命的影响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补充P46)五四运动本课小结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原因)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概况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四四
提反
倡对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师夷长技变法
维新三民主义民主
科学科学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近代化探索由表及里层层深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精华:崇尚刚健自强、刻苦勤劳的精神
提倡天下大同、以天下为已任、克已奉公
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强调天人和谐、贵和尚中的思想
提倡“民本”与“德治”
尊老爱幼的伦理道德
优秀的文学、艺术、科技成果糟粕:维护专制的纲常礼教
压抑人性的“存天理、灭人欲”
摧残妇女的“三从四德”
扼杀创造力的“八股取士”
宣扬迷信思想、培养奴才意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古为今用、批判继承
改造创新,与时俱进 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