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阿拉伯帝国 课件(3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阿拉伯帝国 课件(35张PPT)

资源简介

课件35张PPT。阿拉伯帝国和伊斯兰文明从 教创立 半岛的统一帝国的形成、强盛、分裂 文化对世界的贡献。伊斯兰阿拉伯阿拉伯阿拉伯 — 伊斯兰 本课线索阿拉伯人的家园位于什么地方?气候?这样的地理环境给阿拉伯人的生产、生活带来什么影响?西高东低,
沙漠广布,
只有少数绿洲炎热干燥,
降水很少亚洲西部,三洲交界,地理位置
优越,北回归线横穿而过游牧生活吸收融合各地文明;沟通交流的桥梁。商业频繁地理位置气候地形阿拉伯人生活的家园坚忍耐劳、放纵不羁多神崇拜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西亚,属欧罗巴人种,源于远古闪米特人部落,以游牧为生。伊斯兰教建立之前阿拉伯半岛上的社会状况如何?阿拉伯部落从事游牧生活,逐水草而居,各部落各有自己信仰的神,常为争夺水源和牧场而相互仇杀,内部矛盾重重,因而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二、伊斯兰教的创立伊斯兰:阿拉伯语“顺从”
穆斯林:信仰真主安拉的人(公元610年)7世纪阿拉伯半岛麦加城《古兰经》信奉唯一的“真主”安拉创立时间创立地点创始人宗教经典主要教义穆罕默德教徒称呼穆罕默德穆罕默德(570~632),伊斯兰教先知和创始人,出生麦加城,早年经商;610年,宣称得到真主“安拉”启示创立伊斯兰教。622年,迁徙麦地那;632年,逝世。《古兰经》《古兰经》伊斯兰教唯一经典,穆罕默德23年传教的“安拉启示”汇集。“古兰”系阿拉伯语,意“宣读”、“诵读”。宗教义务:1.对安拉的敬拜仪式净仪、礼拜、斋戒和朝觐;2.为穆斯林集体利益的疏捐制度天课;3.为保卫伊斯兰社会发展对穆斯林规定的献身兵役制度圣战。《古兰经》也是第一部韵体散文形式的阿拉伯文献,在阿拉伯思想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开斋节 宰牲节 伊斯兰教节日宰牲节,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朝觐期最后一天中国称为古尔邦节,“古尔邦”阿拉伯语“牺牲”“献身”,节期3天,过期宰牲无效。节日举行叼羊、赛马、摔跤等活动。 你们把自己的脸转向东方和西方,都不是正义。正义是信真主,信末日,信天神,信天经,信先知,并将所爱的财产施济亲戚、孤儿、贫民、旅客、乞丐和赎取奴隶,并谨守拜功,完纳天课,履行约言,忍受穷困、患难和战争。结合材料思考:除了号召人们信仰安拉之外,
伊斯兰教还有什么主张? 主张赈济贫民,善待奴隶,反对高利贷;
主张平等、团结、统一该主张容易受到哪些人的支持?穆罕默德何时出走麦地那?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的原因?伊斯兰教是否就此衰落?622年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
建立政教合一国家穆罕默德成为伊斯兰教宗教领袖
政府首脑和军事统帅三、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伊斯兰教圣地麦加  630年,穆罕默德率麦地那武装兵临麦加城下,迫使麦加贵族皈依伊斯兰教,承认穆罕默德为“先知”。麦加也确定为伊斯兰教的圣地。630年
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  图中左边穿方格长袍者为穆罕默德,身后是他的追随者。图中长须老者一行骑着骆驼远道而来,接受穆罕默德的会见。穆罕默德的传教活动  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阿拉伯各部落迅速走向统一。到632年穆罕默德去世时,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大体完成。伊斯兰教的产生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之间有什么关系?
伊斯兰教的产生促进半岛走向统一,半岛的统一为伊斯兰教传播开辟广阔天地
阿拉伯骑士哈里发的军队在战场上(绘画)  “哈里发”,阿拉伯语意思为“继承者”或“代理者”。8世纪中叶亚洲非洲欧洲10世纪后,阿拉伯帝国趋于衰落四、阿拉伯帝国世界宗教分布图信仰人数:基督教-----伊斯兰教(7、8亿)----佛教扩展思维阿拉伯帝国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哪些贡献?
1、翻译、传播古希腊、罗马和印度著作
2、数学、医学、天文学
3、创立和传播伊斯兰教、清真寺建筑
4、文学:《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
5、传播造纸术等技术
五、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代数学之父:花拉子密 拉齐斯《医学集成》;伊本·西那《医典》比 一 比中国清真寺巴基斯坦 清真寺开罗清真寺印度泰姬陵 观察下面不同国家、地区清真寺照片,说说各地清真寺的建筑风格有什么异同? 伊斯兰文明传到世界各地,与当地文化传统相结合,成为世界文化交流的结晶,同时也说明伊斯兰建筑文化直到今天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返回医学阿拉伯帝国的医学解剖图医学家:拉齐斯-------《天花与麻疹》和《医学集成》
阿维森那-----《医典》------“医中之王”《天 方 夜 谭》
阿拉伯人根据各民族
民间故事,汇集整理而成的文学你听过哪些阿拉伯故事?《阿 拉 丁 和 神 灯》文学《辛巴达航海旅行记》恩格斯指出:“阿拉伯留传下十进位制、代数学的发端,现代数字和炼金术;基督教的中世纪什么也没有留下。” 思考:为什么阿拉伯能够取得如此辉煌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分析原因1、地域广阔、交通便利穆罕默德曾经说过:“寻求真理,哪怕远在中国。” “人最美的装饰品是知识”这些话说明了什么?原因分析 2、阿拉伯人对文化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以及对文化包容并蓄的态度阅读P39《阿拉伯帝国与中国的交往》思考:从文化的传播看,阿拉伯文明对世界文明有什么作用?1、从横向上看: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着桥梁作用思考 阿拉伯人把古希腊、罗马的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然后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它也把中国和东方国家的一些文化传到欧洲。如果不是阿拉伯人的努力,许多有价值的古代希腊、罗马和印度的著作可能早已消亡。2、帝国的阿拉伯人在人在文化历史上起了承前(希腊、罗马)启后(文艺复兴)的作用。阿拉伯人通过创造性劳动,古代印度、希腊、波斯与罗马的科学巨著得以矫正并保存作用。
从文化的继承看,阿拉伯文化对世界文明有什么作用? 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的形成促进了伊斯兰文化的传播,也推动了帝国范围内各个不同地区文化的融合。它在吸收、消化原埃及、两河流域、波斯帝国和希腊罗马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既有鲜明的特点,又有很强的包容性。你知道我国哪个民族的人几乎全部信仰伊斯兰教?这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有些什么风俗习惯吗?扩展思维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又称礼拜寺。练习园地:1、——世纪初,——在——城创立了伊斯兰教,该教的经典是——。
2、——年,穆罕默德带领信徒出走——,并在那里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
3、穆罕默德的继承人称——,集——、——大权于一身。
4——世纪中期,阿拉伯成为地跨——、——、——三洲的大帝国,首都是——。
5、世界三大宗教是——、——、——。
1、古代阿拉伯人的主要生活方式是( )
A 游牧生活 B 农耕生活 C 渔猎生活 D 商业贸易
2、阿拉伯半岛的气候特点是( )
A 炎热干旱 B 冬温夏凉 C 高温多雨 D 四季分明
3、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 )
A 释迦牟尼 B 耶稣 C 穆罕默德 D 马丁·路德
4、伊斯兰教信仰的唯一真神是( )
A 上帝耶和华 B 真主安拉
C 耶稣基督 D 佛祖释迦牟尼
5、伊斯兰教的经典是( )
A 《圣经》 B 《金刚经》
C 《古兰经》 D 《道德经》
6、8世纪阿拉伯帝国的首都是( )
A 麦加 B 麦地那 C 巴格达 D 耶路撒冷巩固与反馈AACBCC7、应运而生统一阿拉伯半岛的世界性宗教是( )
A 佛教 B 基督教 C 伊斯兰教 D 道教
8、伊斯兰教的重要节日是( )
A 圣诞节 B 万圣节 C 开斋节 D 佛诞节
9、阿拉伯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是在( )
A 7世纪前期 B 7世纪后期
C 8世纪中叶 D 8世纪后期
10、古代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交流桥梁的是( )
A 阿拉伯人 B 雅利安人 C 日耳曼人 D 苏美尔人
11、世界几大宗教中最晚产生的是( )
A 基督教 B 佛教 C 伊斯兰教 D 犹太教
12、改进0-9数字符号并传播到欧洲和世界的是( )
A 罗马人 B 印度人 C 阿拉伯人 D 犹太人
13、伊斯兰文化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是( )
A 清真寺 B 廊柱式 C 穹顶式 D 佛塔式CCCACCA14、《阿拉丁神灯》出自民间故事集( )
A 《伊索寓言》 B 《吉尔伽美什》
C 《天方夜谭》 D 《圣经故事》
15、穆罕默德宗教和政治活动大事按时间顺序是( )
① 创立伊斯兰教 ② 出走麦地那 ③ 开始在麦加传播伊斯兰教 ④ 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
A ②③①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④②③
16、伊斯兰教形成过程中与其他宗教不同的是( )
A 促进封建制度的形成 B 有助于国家和民族的统一
C 成为统治人民的工具 D 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
17、公元9世纪世界同时并存的帝国有( )
① 查理曼帝国 ② 罗马帝国 ③ 东罗马帝国
④ 阿拉伯帝国 ⑤ 中国唐帝国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④⑤CCB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