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日本的大化改新 课件(2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课 日本的大化改新 课件(26张PPT)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由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四个大岛及6900多个小岛组成的东亚群岛国家。
国土有限,资源匮乏。
日本国意为“日出之处的国家”。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希望长生不老,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徐福率领童男童女数千人、以及已经预备的三年粮食、衣履、药品和耕具入海求仙。但并未找到神山。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至琅岈,再度派徐福率众出海,徐福到达“平原广泽”未再返回。
汉倭奴国王
据《三国志.魏志.倭人传》记载:1、2世纪时,日本列岛上有100多个小国,到曹魏时,同中国通史交往的有30国。日本列岛上这些国家之间不断发生战争,争夺土地和奴隶。3世纪时,在本州中部出现了另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叫“大和国”(今奈良县)。……大和国于4世纪前半期统一了北九州和部分本州。5世纪大体统一日本。《宋书》卷九十七记载顺帝升明二年(478)倭武王遣使向宋帝上表:“东征毛人五十五国,西服众夷六十六国,渡平海北九十五国。”这说明当时大和的统一情况。
根据课本与材料,你能从中获取哪些关于日本历史的有效信息?
1世纪前后,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共100多个小国。
5世纪时,奴隶制国家“大和国”统一了日本。
习近平会见日本平成天皇
公元7世纪之前的日本,没有天皇这种说法,人们用“大王”来称呼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天皇的称号,源于中国道教,是中国道教对宇宙统领者的尊称。第一任日本天皇是被神化了的神武天皇,传说是天照大神的后裔。从十世纪开始天皇权力被架空了近一千年的时间。
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后到二战结束之前,天皇是日本真正的最高统治者。
现在,天皇是日本象征性的国家元首。
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耕地面积有限,随着奴隶制的发展,到了7世纪这些有限的土地大都被贵族奴隶主占有,普通人民几乎没有土地,只能给奴隶主种地以获得少量口粮,生活很凄惨,像杜甫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描写的那样,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很多地方都爆发了农民和奴隶反对奴隶主的起义。朝廷中权臣当道,贪污腐败。
如果你是当时大和国的统治者,你会等着朝廷被权臣控制,地方上人民起义,政权被推翻而坐视不管吗,那你会采取什么方法改变现状呢?
国内:7世纪中期,日本的社会矛盾尖锐,政治混乱,皇权旁落。P40
(岛国四面环海的特点使日本的内部矛盾必须自己解决,外部力量难以干涉。)
1、背景:
遣唐使
隋唐时期,中日两国交往密切。唐朝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十多批,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等。使团规模庞大,多至五六百人。他们有的在中国逗留了二三十年,经历了隋唐两朝的更替,对两朝的政治制度十分熟悉,回国后均创办学塾,传播先进知识和制度,对执政者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思想比较先进的改革派,比如发动政变的中大兄皇子、中臣镰足等革新人物。
唐京师长安城面积高达84平方公里,是世界古代史上面积最大的都城,人口最多时达到百万,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达到百万的大都市。
国外:中国大唐高度繁荣,隋唐政治文化制度先进。
1、背景:
国内:7世纪中期,日本的社会矛盾尖锐,政治混乱,皇权旁落。P40
当时日本的朝政被大贵族苏我虾夷和苏我入鹿父子控制,所以要想改革还必须首先铲除他们。改革派代表中大兄皇子曾说:“苏我入鹿尽灭天宗,将倾皇位,焉能使苏我入鹿取代天皇?”
公元645年6月12日,日本飞鸟板盖宫太极殿。这一天日本朝廷正在接见“三韩”的使者,举行“受贡”仪式。随着“嘎吱吱”的一阵响声,宫门全部关闭,中大兄皇子突然拔剑刺杀了大贵族苏我入鹿,在场的许多贵族大惊失色。原来这是中大兄皇子联合中臣镰足等人为改革而发动的政变。苏我虾夷准备反扑,但苏我氏军队的内部已经被中臣镰足和中大兄皇子派去的人进行了瓦解。苏我虾夷见大势已去,于次日焚宅自尽。
刺杀了奸臣苏我入鹿之后,原来的女皇(皇极天皇 )宣布退位,中大兄皇子和中臣镰足推举中大兄皇子的舅舅即位,称作孝德天皇。
中臣镰足
孝德天皇
大和国的宫廷政变
大和国宫廷政变
刺杀贵族权臣苏我入鹿
改革派代表—中臣镰足
这场宫廷政变一举铲除了苏我式势力,强化了中央政权。孝德天皇即位后,建年号为“大化”,迁都难波(今大阪)。次年(646年)进行国制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的内容:
1、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废除豪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对6岁以上公民,每6年按人口班给分田一次。所班土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
2、效法唐朝的租庸调制,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物(租)。服劳役或纳布代役(庸),交地方土产(调)。
3、中央设二官:神袛[zhī]官、太政官和八省(中务、式部、治部、民部、兵部、刑部、大藏、宫内);地方设国、郡、里。各级官吏由国家任免,以才能选官,废除世袭。
大化改新 前 后
政治
经济
结合书本和材料完成表格
大化改新 前 后
政治 皇权旁落,豪强贵族争权夺利 改革行政制度,
实行天皇制中央集权
经济 世袭大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者 公田(收归国有);租庸调制;公民
大化改新以“唐化”为最高理想,推行的很多制度都是以唐制为底本。
将土地从奴隶主贵族手中收归国有,建立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公民享有人身自由。
701年,日本以中国唐朝的《永徽律》为蓝图,编订了日本第一部律令法典《大宝律令》,作为治国的基础。
大化改新完全以隋唐为师,是一次模仿唐制的政治经济制度的改革。
日本对隋唐的学习仅仅体现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吗?
你能举例说说日本文化当中有哪些地方是学习中国的吗?
日本传统文化无处不洋溢着浓郁的中华文化气息。
甚至有些日本天皇本身就是出色的汉字书法家
这本日本小说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引用白居易的诗句达90余处
和服
唐装
优雅美丽的和服是根据唐王朝的妇女服饰改良而来。
钱币
花道
茶道
唐长安城
平城京
比较两座城市有哪些相似之处?
宫城都是坐北朝南;有东西两市;棋盘式街道;朱雀大街名称与走向相同。
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教及中国文化
(始铸于621年)
唐朝的开元通宝
(始铸于708年)日本的和同开珎 
善于学习,强烈的危机意识,坚韧服从等
有学者认为,像日本人那样自觉、大规模的文化引进,在西方历史上是找不出同样的例子的。这反映了日本民族的什么特点?
他们是什么人?
武士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人?
对日本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10世纪时,日本豪强贵族占有大片土地,建立起庄园。各地的庄园主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蓄养了一批武士,形成了特殊的武士阶层。
1、古代日本改革
2、中日文化交流
1、古代中国光照四邻,日本孝德天皇进行大化改新,其实仿照( )
A、中国隋唐制度    B、中国汉朝制度  C、中国秦朝制度    D、中国明清制度
2、模仿与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以下能体现这一特色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大化改新 C、奴隶制民主政治   D、种姓制度
我们都知道秦始皇做了皇帝之后感觉特别好,特别希望自己能长生不老,这徐福东渡讲的就是徐福奉秦始皇之命带着三千童男、童女及工匠、技师、谷物种子随他出海求取仙药。他到了东海的仙岛也就是(今天的日本九州岛),感到当地气候温暖、风光明媚、人民友善,便不想回去了,在这里自立为王,教当地人农耕、捕鱼、捕鲸和沥纸的方法,繁衍后代,发展成为日本民族的祖先。据说至今日本保存着不少徐福活动的遗迹,如和歌山县徐福和他的船员七人墓、徐福宫,九州岛佐贺县“徐福上陆地”纪念碑、徐福祠,等等。但是也有些学者认为,徐福东渡日本只是传说,找不到可靠的历史文献来证明。不管这传说是真还是假,日本和我们中国可是有着很深的渊源,他们的一些风俗习惯、服饰、建筑甚至是文字都是从咱们中国学习借鉴来的。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来学习一下日本是如何学习我们中国文化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