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第三单元第2课第1课时垂直的生计教学设计课题 垂直的生计单元三学科历史与社会年级七年级学习目标1.能够描述安第斯山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学会从地图中获取信息。2.能够描述安第斯山区的生产生活特色,学会通过探究合作获取信息。[来源:学科网ZXXK]3.能够说明安第斯山区的生产生活特色,进一步理解因地制宜的意义。重点介绍安第斯山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秘鲁安第斯山区人民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在山区发展高寒种植业和畜牧业。难点懂得不同的自然条件下形成不同的生产生活方与山区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学会分析和归纳。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安第斯山脉风光》学生欣赏视频,并观察安第斯山脉有哪些特点。通过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授新课展示:安第斯山区图讲述:相对于平原地区来说,山区地表崎岖不平,土壤不够肥沃,交通相对困难,人们生存的自然条件较为艰苦。但是,山区人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利用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营造出了美好的生活图景。总结:安第斯山脉位于西半球、南美洲;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北临巴拿马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提问:气温的高低与海拔高度有没有关系?总结:一般而言,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溫下降约6°C.因此,山体不同高度的自然景观差异明显。山区不同海拔高度,其降水和热量不同,形成山上山下差异明显的气候特点。不同的气候特点会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合作探究:印第安人是如何利用山体不同高度发展生产的。1.(1)在低海拔的山谷、山坡处有什么? (2)高海拔区有什么?总结:低海拔发展种植业,高海拔发展畜牧业。2.(1)安第斯山区印第安人的生活特色(衣、食、住、行等)有哪些?(2)安第斯山区印第安人的生产与生活(衣、食、住、行)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样的关系?总线:学生边听边思考山区人民的生活。学生自主学习,展示自学成果。举例说明海拔对气温的影响(可以举青藏高原的例子)小组合作探讨印第安人是如何利用山体不同高度发展生产的。通过讲述,诱发学生的求知欲。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具体事例,加深学生的印象,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安第斯山脉的自然环境特点及利用不同的自然环境发展不同的农业生产,学会因地制宜的发展经济。板书课件28张PPT。人教版历史与社会 七上3.2.1垂直的生计秘鲁安第斯山区 相对于平原地区来说,山区地表崎岖不平,土壤不够肥沃,交通相对困难,人们生存的自然条件较为艰苦。但是,山区人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利用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营造出了美好的生活图景。新知讲解找一找:安第斯山脉的位置活动探究安第斯山脉在世界的位置和走向世界上最长的山脉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山脉有许多海拔6000米以上、山顶终年积雪的高峰,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秘鲁的大部分国土位于安第斯山区,中部地区平均海拔4000多米。这里的气候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从山麓到山顶气候差异显著,自然景观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西半球、南美洲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北临巴拿马运河南北走向秘鲁安第斯山区的自然环境高原山地气候 一般而言,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溫下降约6°C.因此,山体不同高度的自然景观差异明显。秘鲁安第斯山区的自然环境 假设山脚的气温为25℃,请计算不同海拔高度的气温。25℃16℃7℃﹣2℃高原山地气候秘鲁安第斯山区的自然环境 山区不同海拔高度,其降水和热量不同,形成山上山下差异明显的气候特点。不同的气候特点会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高原山地气候秘鲁安第斯山区的自然景观(自然带)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想一想:造成安第斯山区形成这样垂直自然景观的因素?海拔(地势)热带雨林(山麓)暖温带:灌木和林地寒温带:草原终年积雪问题探究根据左侧示意图,描述秘鲁安第斯山区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的变化。 热带雨林 暖温带:灌木和林地 寒温带:草原山顶积雪 安第斯山区地势崎岖.海拔越高.气候越寒冷,空气越稀薄.对人类活动造成许多限制,但是世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印第安人,很早就进人了农业文明时代。图3-18印加文化时期的农业遗迹 印第安人是南美洲的开拓者安第斯山脉中段地带是南美洲古代文明的发祥地。早在10世纪前后,居住在这一带的印第安人部族——印加人,建立了以秘鲁南部库斯科为中心的印加帝国。到15世纪昌盛时期,人口约有 1000万当时农业已相当发达。人们在沿河谷两旁的山坡修建梯田和灌溉系统,我培玉米、马铃薯、豆类和西红梓等农作物,并驯养駱马和羊驼。 印第安人利用安第斯山区的环境特点,形成了山上山下不同的生产生活景观。低海拔的种植业高海拔的畜牧业羊驼走动的黄金 ——羊驼 2010年中国在秘鲁羊驼毛产品出口市场所占份额已达59%,成为秘鲁羊驼毛最大进口国。2011年秘鲁羊驼毛出口额超过4000万美元。 骆马秘鲁的公路秘鲁国徽的左上角是什么动物的图案?这说明了什么?骆马,骆马在当地居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低海拔发展种植业高海拔发展畜牧业对照图3-20和上面的资料,说一说印第安人是如何利用山体不同高度发展生产的。穿羊驼和骆马的皮革玉米、马铃薯、羊驼和骆马的奶和肉骆马是当地居民的主要运输工具 秘鲁菜肴大体可分为两大系:以利马为代表的沿海区以辣味为主,主料是鱼、海味、鸡和马铃薯,做法多为凉拌、清蒸和烧烤;名菜有,生鱼“塞维切”(ceviche),火烤辣味牛心或鱼块串“安蒂库乔”(anticucho)等。以库斯科为代表的山区菜以甜味为主,主料是牛、羊肉和马铃薯,以炖、烩、煎为主。名菜有,牛肉、甘薯和大蕉烩制的“桑科恰多”(sancochado);马铃薯干煎的“丘纽”(chu?o);甜咸味的虾菜汤“丘佩”(chupe)等。秘鲁的传统饮料是奇恰酒和皮斯科酒,分别以玉米和葡萄酿制而成。一般来说,山区的印第安人爱喝奇恰酒,沿海城市居民喜饮皮斯科酒。1.下列对生活在安第斯山区印第安人生活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有( )①玉米和马铃薯是主要粮食②居民以放牧驯养的羊驼和骆马为生③羊驼和骆马的奶、肉与皮革为人们提供了衣食来源④在海拔较低的山谷和山坡处种植稻米、玉米等农作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安第斯山区居民的主要粮食是 ( ) A.水稻 B.椰枣 C.小麦 D.玉米和马铃薯AD3.安第斯山脉从南到北纵贯南美洲大陆,全长近9000千米,被称为 ( ) A.科迪勒拉山系 D.南美洲的脊梁B.南美洲的桥梁 C.大地的骨架 4.安第斯山区平均海拔4 000多米,山体表面景观自下而上呈现出明显的变化,依次是( )①热带雨林 ②低缓山坡的草地和林地 ③高山冰雪带 ④高山草地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②③DC作业布置做作业啦!搜集资料,说说你知道的安第斯山区还有哪些风俗习惯。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3.1.1《垂直的生计》导学单【学习目标】1.能够描述安第斯山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学会从地图中获取信息。2.能够描述安第斯山区的生产生活特色,学会通过探究合作获取信息。[来源:学科网ZXXK]3.能够说明安第斯山区的生产生活特色,进一步理解因地制宜的意义。【学习重点】介绍安第斯山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秘鲁安第斯山区人民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在山区发展高寒种植业和畜牧业。【学习难点】懂得不同的自然条件下形成不同的生产生活方与山区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学会分析和归纳。【课前预习】安第斯山脉在世界的位置:1.位于什么半球?什么洲?[来源:Com]2.山脉什么走向?3.在山脉中的地位是怎样的?【课堂环节】自主学习读南纬5度安第斯山脉东坡不同高度自然景观变化图。[来1.海拔和气温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2.气候和自然景观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3.安第斯山脉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景观呈现怎样的变化?合作探究 1.描述秘鲁安第斯山区农业活动。(1)在低海拔的山谷、山坡处有什么? (2)高海拔区有什么?[来源:学科网]2.探究安第斯山区的人文特点。(1)安第斯山区印第安人的生活特色(衣、食、住、行等)有哪些?(2)安第斯山区印第安人的生产与生活(衣、食、住、行)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样的关系?小组交流展示 【课堂练习】1.下列对生活在安第斯山区印第安人生活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有(??? )①玉米和马铃薯是主要粮食②居民以放牧驯养的羊驼和骆马为生③羊驼和骆马的奶、肉与皮革为人们提供了衣食来源④在海拔较低的山谷和山坡处种植稻米、玉米等农作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安第斯山区居民的主要粮食是 (????? ) A.水稻??B.椰枣??C.小麦? D.玉米和马铃薯3.安第斯山脉从南到北纵贯南美洲大陆,全长近9000千米,被称为? (?????? ) A.科迪勒拉山系 ?B.南美洲的桥梁?C.大地的骨架? D.南美洲的脊梁4.安第斯山区平均海拔4 000多米,山体表面景观自下而上呈现出明显的变化,依次是(????? )①热带雨林?? ②低缓山坡的草地和林地?? ③高山冰雪带???? ④高山草地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C.①②④③??D.①④②③5.读下图,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并回答问题。(1)大洲:A________ B________(2)大洋:C________ D________(3)河流:①________(4)山脉:②________(5)纬线:③________(6)请在图上标注A、B两大洲的分界线和秘鲁这个国家的位置。【反思总结】自学反思、查漏补缺,检查知识点,标注情况。答案:课前预习:1.南半球 西半球 南美洲 2.南北走向 3.世界上最长的山脉自主学习:1.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2.山区不同海拔高度,其降水和热量不同,形成山上山下差异明显的气候特点。不同的气候特点会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3.热带雨林、暖温带灌木和林地、草地、山顶终年积雪合作探究 :1.(1)种植玉米、水稻、甘蔗等农作物 (2)发展畜牧业 2.(1)穿羊驼和骆马的皮革、吃玉米、马铃薯、羊驼和骆马的奶和肉、骆马是当地居民的主要运输工具。(2)安第斯山脉海拔高,衣、食、住、行要能适应山区的气候与地形,要有充足的防寒防冻措施等。课堂练习:1.A 2.D 3.D 4.C5.(1)北美洲 南美洲 (2)大西洋 太平洋 (3)亚马孙河 (4)安第斯山脉 (5)南回归线 (6)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3单元第2课第1课时垂直的生计 教学设计.doc 第3单元第2课第1课时垂直的生计 课件.pptx 第3单元第2课第1课时垂直的生计 导学单.doc 视频: 安第斯山区风光.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