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18张PPT。第四课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新文化运动 ——思想解放运动新旧冲突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祭孔祭天袁世凯复辟称帝“吾国之维新也,共和也,帝制也,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心。 国人思想倘未有根本之觉悟,直无非难执政之理由。”欲使共和名副其实,必须改变人的思想”。——陈独秀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的思想。万象更新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一本激情洋溢的刊物(阵地)一群激情飞扬的人物(代表)一座激情四射的大学(中心) 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阵地:《新青年》的创办——陈独秀《新青年》受到广大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1917年,每期的发行量已达1.6万份,被誉为青年的“良师益友”。说一说 你认为《新青年》所要塑造的新青年应该是怎样的形象?民主科学鲁 迅胡 适李大钊陈独秀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三次留学日本,接受西方民主主义思想,参加过辛亥革命。中国第一个传播马克思主义并主张向俄国学习的知识分子。于1914年入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读下政治本科。中国哲学家、思想家、文史学家。1910年赴美国留学,在康奈尔获文学学士学位,入哥伦比亚大学学哲学。1902年2月,21岁的鲁迅赴日本,先入东京弘文学学习日语,2年后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现代医学。他是东北大学的第一位外国留学生,也是当时仙台唯一的中国留学生 。代表人物: 活动中心: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蔡元培思考:1、蔡元培的办学理念是 什么? 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辜鸿铭何许人也?他自称“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娶在东洋,仕在北洋。”获13个博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 推陈出新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民主、科学…… 新道德、新文学…… 文学革命……前所未有的坚决和彻底……材料一:孔子者,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也。……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 ——李大钊材料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想一想:1、为什么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指向儒家学说? 2、这“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1、提倡民主与科学, 反对专制与愚昧 (批判儒家学说)胡适:提倡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2、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文学革命)陈独秀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说一说:白话文在向大众传播新思想方面具有哪些优势?白话文通俗易懂,能为广大劳动人民接受和理解,便于新思想的广泛传播和宣传。 民国初年,北京《中华新报》曾登了一则新闻,有一女子唐氏19岁,许配张家 ,还未嫁过门,未婚夫就死了,为了做烈女,唐氏选择自杀殉夫,历尽了喝符灰水、吞金、上吊、投河及三次绝食,最后服用砒霜结束了年轻的生命。新闻资料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新的希望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如春雷一般,惊醒了无数青年,一些青年突然地打碎了身上的枷锁,歌唱着冲出了封建的堡垒……影响了一代人……也影响了一个时代…… 快报节选: “我没见过他,怎么能爱他?我没有爱他,又怎么能嫁他?这简直是一件买卖,拿人去当牛马罢了。我要保全我的人格,还怎么能承认什么礼教呢?爸爸!你一定要强迫我,我便只有自杀了!” ——1919年的《新诗年选》摘录 《自觉的女子》社会花絮: 女子逃婚成为时髦,各地离婚成为潮流。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妇女解放,婚姻自由等口号的提出,形成空前的思想解放。促进了中国人们、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爱国热情高涨,使人们追求真理和进步,推动五四运动的发生。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蔡元培牺牲你们个人的自由,去求国家的自由。——胡适在新文化运动先驱们的身上,有哪些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抚今追昔我们将继承和发扬新文化运动先驱们的优良传统,爱国爱民、追求真理、勇于探索、努力学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