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 唐的盛衰 课件(8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2 唐的盛衰 课件(87张PPT)

资源简介

课件87张PPT。唐人街唐
装唐 装唐三彩唐 人 街
唐 装
唐 三 彩
你知道这个“唐”起源于何?又为何有如此的影响力? 起源于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朝
唐的盛衰一、初识唐朝唐朝发展情况简表建立发展全盛衰弱灭亡618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907年盛唐气象 英国学者威尔斯描述道:在整个七、八、九世纪中,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定、最文明的国家……在这些世纪里,欧洲和西亚敝弱的居民不是住在陋室或有城垣的小城市里,就是住在凶残的盗贼堡垒中,而许许多多中国人,却在治理有序的、优美的、和谐的环境中生活。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开元盛世贞观之治贞观遗风二、走进唐朝阿倍仲麻吕公元716年(日本灵龟2年,唐开元4年),中文名晁(chao)衡,是日本遣唐留学生中最杰出的一位。十九岁时历经千辛万苦再次来到日夜向往的文化古都——长安城,被大唐的文化和汉学的典籍深深吸引,每日埋头苦学,用心钻研,并在几年后参加科举考试,高中进士,入仕为官,坐了三代的朝堂,他和李白、王维同朝任职,关系十分密切。在唐54年,对唐朝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阿倍仲麻吕官服相情景对话一 地点:大明宫阿倍仲麻吕:宰相大人真是位贤相啊,遇事 直言敢谏,不畏权贵。
张九龄:哪里哪里?说到直言敢谏,我就一定要给你说一说太宗皇帝时期的魏征大人了,那才是位硬骨头呢。
阿倍仲麻吕:我洗耳恭听。
张九龄:那就从太宗皇帝龙椅背后的屏风说
起。(以铜为镜……)解读情景对话一1、唐太宗的这番话表达的是怎样的作风和治
国思想?
虚心纳谏, 善于用人、广开言路。
2、他这么做对国家有什么好处?
政治清明,不结朋党;科学决策,天下归心。情景对话二 地点:尚书省办公室 阿倍:
多谢宰相大人盛情相待。想我泱泱大唐朝,宰相大人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今日我有幸能与您一起交谈,真是荣幸之至。
张九龄:
阿倍先生有礼了,我有今天,多蒙圣恩隆宠。再说了我朝不止我一个宰相,还有两位呢。来,我请一位同僚给你详细介绍介绍。
沿袭和完善三省六部制隋朝首创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秦朝行政系统简表回顾比较:皇 帝中书省工
部刑
部兵
部礼
部户
部门下省吏
部尚书省1.提高了行政效率。
2.分工合作,互相牵制。
3.改善并加强了中央集权。解读情景对话二1、这两种制度分别是什么时候创立的?
秦朝,隋朝
2、两种制度的行政大权分别掌握在谁手上?
丞相、皇帝
3、对比两种制度,三省六部制进步在哪里?
丞相权力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
六部门分工合作,相互牵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情景对话三 地点:国子监阿陪:宰相大人,请问这是什么地方?
张九龄:这地方叫国子监,是大家科举考试的地方,是国家选人才的地方。我就是中宗时期考上的进士,很严格,很难考 的哦。我的一位同窗到现在还没考上呢,我们这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阿倍:那请宰相大人奏请皇上,我也想考进士。
张九龄:阿倍大人由此决心,本相必会向皇上禀报。
阿倍:多谢大人,我还有几个问题要问。
张九龄:请我们吏部的大人给你详解一番。
解读情景对话三1、科举制度是什么朝代创立的?
隋朝
2、隋唐以前,主要靠什么途径来选官的?
主要依赖举荐和凭借家庭出身来做官。

3、唐朝科举制度给国家带来了哪些好处?
选拔了大批国之栋梁,体现了社会公平,扩大了统治基础。情景对话四 地点:西市大唐迎宾楼顶楼
阿倍:大人,今天天气蛮凉的,你怎么穿这么少啊。不瞒您说您胸口的痣都看的见。
张九龄:哈哈哈,我都穿了五件衣服了,你还说我穿的少。这是我们南方织的丝绸,从扬州运过来的,回头送你几件。你看我们的长安西市多么繁华,现今整个长安城人口都已超一百万了。
张九龄:看,远处城郊那30多个大圆柱是我们的粮仓,里面都是满满的粮食,能解长安军民一年之需。
阿倍:真不愧是天朝盛唐啊,宰相大人,请问你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张九龄:呵呵,这主要是归功于我们不断改进的生产工具,请我们户部的大人来说一说吧?解读情景对话四
1、从对话中能得到哪些信息?
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
2、改进了那两项生产技术,优势在哪里?
曲辕犁和筒车请各位大人帮助阿倍大人写一份奏折
请各位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将前面我们所学习到的内容(并结合课本内容)归归类,并说明其影响。各部门(小组)可讨论,合作完成。
唐玄宗前、后期统治对比励精图治
任用贤能骄奢淫逸
任人唯亲
“安史之乱” “ 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逐渐混乱,爆发了以边防将领安禄山和史思明为首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三、感悟唐朝
“自古以来,国之兴旺不由蓄积多少,惟在百姓苦乐… …”------《贞观政要集校》
“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隋书》唐朝历史发展历程渐趋衰落恢复并走向强盛小结:
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后期建立唐朝发展——“贞观之治”进一步发展——贞观遗风历史线索唐玄宗前期鼎盛——开元盛世女皇武则天衰落——安史之乱唐朝灭亡灭亡——亡于藩镇唐太宗李世民626年,唐高祖退位,传位李世民,李世民就是唐太宗,年号贞观。
注意:唐朝的建立者是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是第二位君主。情景对话一 地点:大明宫阿倍仲麻吕:宰相大人真是位贤相啊,遇事 直言敢谏,不畏权贵。
张九龄:哪里哪里?说到直言敢谏,我就一定要给你说一说太宗皇帝时期的魏征大人了,那才是位硬骨头呢。
阿倍仲麻吕:我洗耳恭听。
张九龄:那就从太宗皇帝龙椅背后的屏风说
起。(以铜为镜……)一、唐朝的开国 国号 唐617年,太原起义618年, 李渊称帝
定都长安
国号 唐唐朝发展情况简表建立发展全盛衰弱灭亡618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907年开元盛世贞观之治贞观遗风618年,唐朝建立:唐高祖李渊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贞观遗风:武则天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前期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 阅读书本P88-P92,按照时间顺序整理唐朝的重大事件及人物衰全盛907年,节度使朱全忠夺权亡发展建立隋亡唐建的过程
在公元614年到617年间,农民起义的风暴已席卷全国大部分地区,先后在全国各地兴起的起义军大小不下100支,隋朝统治摇摇欲坠,此时许多地方官吏豪强也乘势起兵反隋,纷纷割据一方。其中以太原留守李渊部较为强大,乘虚进军关中,夺占长安(今西安)。618年3月,叛军宇文化及等发动兵变,在江都缢弑隋炀帝,隋亡。同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李渊即为唐高祖。
材料一:隋朝末年,隋炀帝“驱天下以从欲,罄万物以自奉”,“徭役无时,干戈不止 ”,人民流离失所,民不聊生,618年,李渊取而代之建立唐朝。不久次子李世民,经过政权的争夺,登基成为唐朝第二位皇帝,贞观初期, “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贞观政要》材料二:
贞观后期,商旅野次(停留),无复盗贼,图国(牢狱)常空,牛马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捻,米斗三四钱, 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时有赠遗,一年被判死刑者才二十九人,此皆古昔未有也。 ——《资治通鉴》为什么在唐初会有这么大的改变,你认为唐太宗有可能实施了哪些措施?唐朝发展情况简表建立发展全盛衰弱灭亡618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907年唐高祖—李渊一、唐朝的建立建立者:唐高祖(李渊)
都城:长安
建立时间:618年在唐朝的建立特别是唐唐建立后统一全国的战争中,李世民功勋显赫,为此高祖特加号“天策上将”于他。一、唐朝的开国624年,统一全国617年,太原起义618年, 李渊称帝
定都长安唐太宗李世民626年,唐高祖退位,传位李世民,李世民就是唐太宗,年号贞观。
注意:唐朝的建立者是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是第二位君主。贞观初期,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贞观政要》
贞观初期,唐朝面临的怎样的困难?贞观初年,唐朝经济萧条,国家贫穷。1、原因二、贞观之治“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答:皇帝好比是船,老百姓好比是水;
水能载着船航行,也能把船倾覆。 唐太宗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的重要性,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
房玄龄杜如晦房


断(2).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魏征是唐朝著名的谏诤之臣。
一次,唐太宗怒气冲冲地回到后宫对皇后长孙氏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掉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忙问杀谁?太宗说,魏征常常在朝堂上当众刁难他,使他下不了台。皇后听了,连忙向太宗道喜说,魏征之所以敢当面直言,是因为陛下乃贤明之君啊明君有贤臣,欢喜还来不及,怎能妄开杀戒呢唐太宗恍然大悟,此后更是“励精政道”,虚心纳谏,对魏征倍加敬重。魏征也进谏如故,“思竭其用、知无不言”,从不畏龙颜之怒。盛唐气象 英国学者威尔斯描述道:在整个七、八、九世纪中,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定、最文明的国家……在这些世纪里,欧洲和西亚敝弱的居民不是住在陋室或有城垣的小城市里,就是住在凶残的盗贼堡垒中,而许许多多中国人,却在治理有序的、优美的、和谐的环境中生活。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cu)逝,逐亡一镜矣。
——唐太宗 这番话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风范? 唐太宗善于用人,以史为鉴,虚心纳谏,勇于改过的治国风范。隋唐时期,国家的政治体制发生重大变化。
三省六部制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的一种政治制度。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3).完善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各自职责
中书省负责替皇帝起草诏令
门下省负责对诏令内容进行审核
尚书省统辖六部,负责具体执行
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
户部掌管户籍财政。
礼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兵部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
刑部掌管审定各种法律,复核各地送部的刑名案件。
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 三省六部制策划流程图假如唐朝要修一个江河大坝,具体怎么流程?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封驳
下达诏令修建江河大坝由工部具体执行三省六部制运作1.提高了行政效率;
2.分工明确相互合作,相互牵制;
3.改善并加强了秦代以来的中央集权 ;三省六部制作用 据史料记载:隋朝建立后,仍沿用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但第二年隋文帝就废除了旧的选官制度。
科举制创立前,做官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
1.本人要出自高门权贵家庭
2.必须有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的推荐消极影响: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民谚(4).完善科举制度进士科成为唐朝最重要的考试科目。选拔非常严格,每年录取不到百分之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唐.赵嘏“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太宗科举制度作用为社会提供了更多人才,扩大统治基础,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制度,为读书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科举制对当时世界的影响影响到邻国,许多外国留学生也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生员,俗称秀才)
童试(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乡试(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会试(进士,第一名称“状元”)
殿试 想一想: 假如你是唐朝的书生,你必须通过哪些努力才能考取状元?
科举制度小知识经济发展政治清明贞观之治唐太宗的治国之道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善于用人和虚心纳谏
重视人才的选拔与培养(科举选官)
沿袭并完善三省六部制(经过唐太宗一段治理后)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千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唐太宗统治期间——史称“贞观之治”。

政治
经济
社会
国力
比较清明,
发展繁荣,
安定开放,
逐步加强。  武则天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后改唐为周,自己做了皇帝。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掌握政权近半个世纪,在位期间,严厉打击豪门大族,选拔普通地主中的优秀人才。三、武则天时期的统治武则天的统治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贞观遗风武则天 无字碑“千秋功罪
留与后人评说”开元盛世贞观之治贞观遗风时间:
都城:
建立者:618年长安李渊唐朝的建立唐高祖李渊唐玄宗励精图治四、开元盛世①“玄宗任富有改革精神的人为相”
②“玄宗考核地方县令”
③“玄宗烧毁珠玉锦绣”选贤任能重视地方吏治崇尚节俭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 2、盛世经济的繁荣人口众多,粮食充盈,经济繁荣,社会安定
请从总体上概况下开元盛世的景象
(1)、 农业的发展大量荒地的开垦,耕作技术的进步,粮食产量的增加。曲辕犁及各部名称图三处重要改进:一是把长直辕改成短曲辕,犁架变小,便于回转,节省畜力;二是增加了犁评,使犁箭可上可下,可以适应深耕和浅耕的不同需要;三是改进了犁壁,将翻起的土推到一旁,并能翻覆土块,断绝草根生长。这是唐朝劳动人民对耕犁的重大改进,至此,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返回?筒车也称流水筒车是一种以水流作动力,取水灌田的工具。 当大轮水板受急流冲激,轮子转动,水筒中灌满水,转过轮顶时,筒口向下倾斜,水恰好倒入水槽,并沿水槽流向田间。此种筒车日夜不停车水浇地,不用人畜之力,功效高。(2).手工业的发展唐画中身着丝绸服装的妇女形象有位阿拉伯商人来到广州,拜见一位唐朝官员。他透过丝绸衣服看到官员胸口上有粒黑痣,惊奇地问“您胸前的痣怎么透过两层衣服还看得见?”官员哈哈大笑,请客人再靠近观察,原来他穿了五件丝绸衣服。丝织业 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
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 造型美妙高超,是闻名于世的艺术珍品绢锦锦青瓷白瓷大都市多:长安 洛阳 扬州 成都  规划整齐:长安城宏伟富丽,城内分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商业区。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 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3).商业的繁荣繁华的长安西市中外商品丰富、商人众多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之为“开元盛世”。在这首诗中,杜甫描写了当时唐朝怎样的社会景象?
你知道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什么吗?城池残破
田地荒芜战乱不息
社会混乱安史之乱五、唐朝的衰亡宠妃杨玉环唐玄宗贪图享乐,任
用奸臣,朝政混乱原因:安史之乱唐玄宗前期实行开明的统治政策开元盛世唐玄宗后期贪图享乐,不理朝政,政治腐败安史之乱盛衰评价唐玄宗 唐玄宗统治前期,任用有才干的姚崇、宋璟为相,重视地方官吏的人选,重视发展农业,戒奢从简,使唐社会安定、生产发展,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唐玄宗还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其功。
唐玄宗后期,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重用奸臣李林甫、杨国忠为相,政治腐败,导致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是其过。
唐玄宗为唐朝的社会稳定和高度繁荣起过重大作用,但他晚年的统治也给唐朝人民带来了极大灾难,是一位功过很突出的历史人物。-----天子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而藩镇割据907年朱温废唐建立后梁,唐灭亡,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朱温唐朝灭亡618年,唐朝建立:唐高祖李渊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贞观遗风:武则天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前期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 阅读书本P88-P92,按照时间顺序整理唐朝的重大事件及人物衰全盛907年,节度使朱全忠夺权亡发展建立
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李白《哭晁衡诗》日本晁卿辞帝都,
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
白云愁色满苍梧。
唐玄宗前、后期统治对比励精图治
任用贤能骄奢淫逸
任人唯亲
“安史之乱” “ 开元盛世”唐朝发展情况简表建立发展全盛衰弱灭亡618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907年在这首诗中,杜甫描写了当时唐朝怎样的社会景象?
城池残破
田地荒芜战乱不息
社会混乱唐朝的衰亡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逐渐混乱,爆发了以边防将领安禄山和史思明为首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考察结果(奏折)展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