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27张PPT。日本政府投降仪式人民欢庆抗战胜利1、两张图片反映的是什么场景?标志着什么事件的结束?2、你认为在这一事件结束后,全国人民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国共两党分别提出怎样的建国主张? 建设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富强的新国家,是光明的前途,我们应当用全力争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运……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的讲话《论联合政府》(节选) ……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日本是我们外部的敌人,中共是我们国内的敌人,只有消灭中共才能完成我们的任务! ——蒋介石1945年在国民党六大上的讲话(节选)两种不同的建国主张 和平民主内战独裁民主联合一党专政大路朝天,各走一边蒋介石为什么没有立即发动内战? 1.在国内,全国人民刚经过八年抗战,普遍反对在战后再发生内战,要求实现国内和平,以便在和平环境中重建家园 2.国际上,美英苏等国从各自的利益出发,也都不赞成中国发生大规模内战; 3.对蒋介石来说,更大的困难在于其精锐主力仍远在西南、西北地区,运送这些部队到内战前线需要时间。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蒋介石连发三封电报邀请毛泽东赴重庆面商国家大计。八月十四日电: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八月二十日电:大战方告终结,内争不容再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闵怀人民之疾苦,共同戮力,以事建设。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八月二十三日电: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决,国家前途实利赖之。从字面上看,蒋介石急于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他这样做,是否为了“国家大计”“以国家利益为重”?其真实意图是什么?不是,其真实意图是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并且可以把制造内战的罪名加在共产党头上。既然蒋介石无意和平,他还三次电邀毛泽东 “共商国家大计”,你认为毛泽东应该赴重庆谈判吗?为什么?应该去。只有这样才能用事实说明中国共产党是真诚谋求和平的,是代表人民意愿的,才能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同时也能有力地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在政治上获得主动,以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共产党:为了表明中国共产党和谈的诚意,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如果不去:就会宣传共产党没有和平诚意,就会制造舆论,把发动内战的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如果去:《双十协定》原稿影印件国共领导人庆祝协定的签订重庆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双十协定》①双方同意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②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邀集各党派代表和社会贤达协商国是,讨论和平建国方案。③解放区政权问题、国民大会问题以及军队整编问题在谈判中未能达成协议。“假和平 真内战”为什么重庆谈判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你能理解当时人们的这种心情吗?说说理由。 抗战胜利后,由于共同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已经被逐出中国,国共之争再次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人们渴望和平,担心内战在中国重演。能理解。因为和平来之不易,广大人民都希望能过上安定的生活。有人认为,既然阻止不了内战的爆发,毛泽东等人就不应该冒险去重庆谈判。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与民主,在谈判中捍卫人民的利益,团结和争取对美蒋尚抱幻想的人们,决定派毛泽东等赴重庆谈判,并为此作了充分的准备。共产党人代表人民利益,诚心诚意与国民党进行谈判,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民主。“双十协定”是国共两党以协商方式签订的一个正式文件,它的发表,使国民党不得不承认国共两党的平等地位。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在人民面前表现了和平的诚意,在国民党统治区和各民主党派中扩大了影响,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重庆谈判迫使国民党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国民党若破坏协定,发动内战,就在全国全世界面前输了理,失去了人心。戳穿了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使人民认清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本质。重庆谈判的意义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10日·重庆(1)讨论建立联合政府、和平建国纲领、召开国民大会、修改宪法草案、整编军队等问题;(2)通过一系列决议,再一次确定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1945年至1946年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以及各民主党派(民盟、青年党等)为抗战后的和平建国大业在重庆召开的会议。 1945【10月31日】共毛返回延安未及旬日,而多种横逆叛乱较前尤烈,此乃意中之事。但平津与胶济为我接收,重要据点之部署已妥,统一初基既完。1946【6月27日】 无论对共交涉有无结果,目前军事行动,仍是最宜用讨伐方式。 蒋介石日记我们是不要内战的。如果蒋介石一定要强迫中国人民接受内战,为了自卫,为了保卫解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权利和幸福,我们就只好拿起武器和他作战。 毛主席语录1945年《双十协定》能否给人民带来期盼的和平? 内战独裁是蒋介石国民党既定方针,《双十协定》的签定是由于内战工作尚未就绪,不可能给人民带来真正的和平。《剿匪手本》美国帮助国民党运送大批部队抢占各地国民党以谈判为掩护,加紧进行全面内战的部署。在谈判期间,国民党秘密印发了反共的《剿匪手本》。美国用飞机、军舰将54万国民党军队运到内战前线,基本上控制了全国的大中城市。 蒋介石在美国政府支持下,准备发动内战。图为美国飞机空运大量国民党军队,抢占各大城市和交通要道美军塘沽登陆直接帮助国民党发动内战毛泽东同突围至延安的359旅干部王震等合影 国民党完成全面内战部署后,1946年6月26日,悍然向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国民党军队22万人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地处湖北、河南边界,平汉铁路两侧。由李先念率领的原新四军第五师、王震率领的原八路军359旅等组成,约6万余人),全国性的内战从此开始。内战的全面爆发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围攻中原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资料:1946年10月17日,最受蒋信任的参谋总长陈诚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如用军事,三五月内可告一段落。任何一条铁路,两星期内可以打通。”陈诚的话反映了国民党对于战争结果有怎样的预测?陈诚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信心?根据表格,说说内战初期国共双方的力量对比。想一想,这意味着什么? 通过观察表格可知,国民党在军队数量、武器装备、拥有人口和拥有地区上都占绝对优势地位,共产党处于明显劣势。这意味着共产党在与国民党作战的过程中,必须采取灵活的战术,坚定作战的勇气和信心!内战的全面爆发①国民党: 凭借充足的兵力和优良的武器,蒋介石以“全面进攻,速战速决”为战略方针,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②共产党:战略战术:作战目标:作战原则:作战方式:灵活机动歼灭敌人有生力量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运动战 1946年8月,毛泽东与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坚定了中国人民革命必胜的信心。图为《美亚杂志》用英文发表了这篇谈话和上海出版的《文萃》第6期译载了毛泽东与斯特朗的谈话。安娜·路易斯·斯特朗Anna Louise Strong1885~1970.3.29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蒋介石军事力量的优势,只是暂时的现象,只是临时起作用的因素。……人心的向背,则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而在这方面,人民解放军则占着优势。” —— 毛泽东人民的支持毛泽东的信心来自哪里?转战陕北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20多万人大举进攻延安,而当时在陕北的解放军只有四万余人。中共中央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采取“蘑菇战术”,不断打击敌人,粉碎了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著名战役: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沙家店蘑菇战术 中国人民解放军积极防御的战术形式之一。在敌强我弱、敌军向我进攻的形势下,我实行避开敌之锋芒,不同敌主力决战,而是利用有利的群众基础和地形条件,同敌人一再周旋,打圈子,将敌磨得筋疲力尽,然后寻机歼灭之。彭德怀的指挥下,就是采“蘑菇”战术,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沙家店等七战胜利,歼敌三万余人。 撤离延安,转战陕北中共主动撤出延安的目的是什么?“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毛泽东主动撤离,保存实力“胡宗南有20多万人马 ,我们只有2万,陕北的比例是十比一。这样其他战场就要好很多。……我拖住他的西北王,其他战场就可以减轻不少压力。 ——毛泽东减轻其他战场的军事压力周恩来在转战陕北途中批阅文件青化砭战役的前沿阵地左二彭德怀 左三习仲勋毛泽东在转战陕北途中敌我兵力变化示意图1947年夏 战 略 进 攻 时 机 成 熟430万人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队:1946年6月1947年6月195万人373万人127万人 共产党军队增至195万,国共力量差距缩小,共产党从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国共双方力量对比的转化:(时间、地点、人物、结果、意义)小结两种不同建国主张政治协商会议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合作国共十年内战时期1927~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国共两党的关系合则利,分则伤拓展提升:期待国共之间的第三次共同合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05内战爆发.mpg 32内战的爆发.ppt 中共七大.mp4 双十协定.avi 转战陕北:保卫延安.flv 重庆谈判.m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