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国统区的人们纷纷到银行兑换贬值的货币国统区掀起“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民主运动内战爆发后,国民党在军事上失利,政治上孤立无助,经济上陷入崩溃的境地。陈果夫陈立夫孔祥熙宋子文以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和陈果夫四大家族为首的少数官僚掌握了大量财富。他们在抗日战争期间,利用抗日的招牌,大发国难财,独占全国金融,垄断工商业,大量兼并土地,对全国人民进行肆无忌惮地掠夺。蒋介石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迅速膨胀和垄断地位的加强。是依靠政治特权和经济掠夺来实现的。它掠夺的对象不只有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而且有民族资产阶级和中小地主。国民党统治区的报纸时常宣传消灭“赤匪”(共产党)。人们称蒋介石集团为“五子登科”(指抢车子、房子、金子、女子、票子)。《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10.10)至1948年底,解放区一亿多无地和少地农民分到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支援前线。颁布:目的:影响: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土改中分得土地面带喜悦的老贫农土改后农民生产热情高涨土改后农民用投豆方式选举新政府委员国民党靠“抓壮丁”补充兵源解放区青年踊跃参加解放军 比较一下,国统区与解放区的社会面貌有什么不同?这会对战争产生怎样的影响?国统区解放区经济政治 趁接收日伪财产之机掠夺人民财产 通货膨胀、物价飞涨进行土地改革,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孤立无援农民踊跃参军、参战,掀起支援前线的热潮为共产党夺取全国胜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支持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心向背!!!解放军的实力逐渐增强,逐渐扭转了在战场上的不利局面127万人430万人1946年6月1947年6月373万人195万人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队:1947年夏战略反攻时机成熟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12万人,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标志着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刘伯承邓小平晋冀鲁豫太岳兵团陈赓谢富治华东解放军主力陈毅粟裕三路大军挺进中原三路突进1)1947年6月底,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2)陈庚、谢富治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一部,挺进豫陕鄂边区3)陈毅、粟裕率华东解放军进攻豫皖苏地区意义:三路大军成品字形阵势,威胁南京和武汉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开始?大别山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国民党战略上最敏感而又最薄弱的地区;又曾是老革命根据地,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大别山东镇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江,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战争局面。大别山地处武汉和南京正中间,控制住大别山就意味着西可取武汉、东可取南京,可谓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唾手可得。130万人430万人1946年6月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队国共双方兵力变化示意图1948年秋280万人365万人1947年6月195万人373万人决战时机已经到来 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战役名称时间歼敌数量作战方针战况影响辽沈战役关门打狗(各个突破)淮海战役猛虎掏心(中间突破,肢解敌人)平津战役瓮中捉鳖(先打两头,后取中间)阅读书本P102-103,完成下面表格。1948年9月-11月共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先占锦州,断敌退路,后取沈阳,最后解放东北全境1948年11月-1949年1月共歼灭国民党军55万余人以徐州为中心进行决战,人民群众支援,基本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北和中原地区1948年11月-1949年1月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52万余人分割包围北平、天津,北平和平解放,华北全境基本解放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三大战役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全国胜利的到来。辽沈战役示意图(1948.9.12--1948.11.2)关门打狗攻锦打援辽沈战役中的人民解放军解放军攻克锦州沈阳市民欢庆东北全境解放淮海战役示意图(1948.11.7--1949.1.10)肢解敌人各个击破黄百韬黄维杜聿明淮海战役总前委领导成员合影(左起: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解放区农民支援前线的车队 淮海战役的指挥者之一陈毅感慨地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平津战役示意图(1948.11.29--1949.1.31)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先打两头后取中间 1949年1月,国民党军队在傅作义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华北全境基本解放。平津战役中,党中央为什么采取和平手段解放北平?北平的和平解放是大势所趋,是人心所向。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广大人民的利益,因此采取了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政策。北平的和平解放能使北平地区人民免遭战争之苦,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保障了北平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也能使这座千年古城,特别是使故宫、颐和园等古建筑得以完整保存。傅作义部有和平改编的可能性。人民群众是革命的主力军,是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政治:军事:经济:社会:内战爆发时,共产党在军事上处于明显劣势。但短短三年时间,共产党就由弱变强,彻底打败国民党。这其中,有许多因素共同发挥了作用。请你从以下方面归纳共产党取得胜利的因素。共产党加强民主建设,组成了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国民党统治腐败,一党专政,失去民心。解放军英勇善战,运用了正确的战术;国民党指挥失误,战斗力不强。美国援助断绝。通过土地改革激发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解放区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国统区经济则陷入崩溃境地。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国民党的统治不得人心,处境孤立三大战役胜利的伟大意义从战争规模和取得的结果看,三大战役在中国战争史上是空前的。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的主力国基本上被消灭,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三大战役胜利的原因A、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决策英明,领导正确;B、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C、国统区中共地下党和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D、解放区人民的大力支援。三大战役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土地改革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战略反攻三大战役国统区:解放区:通货膨胀、物价飞涨进行了土地改革时间:标志: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间:名称:结果:1948年9月——1949年1月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⑴中共领导(核心)⑵理论指导(灵魂)⑶革命道路(方向)⑷革命军队(中坚)⑸统一战线(保障)⑹群众支持(基础)从共产党方面说(主要原因)从国民党方面说⑴政治孤立,失去民心⑵军队厌战,士气低落⑶贪官横行,统治腐败⑷美援断绝,蒋桂分裂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及经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00元纸币可买的商品.swf 33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ppt 三大战役形势图.swf 国统区危机.mp4 土地改革.flv 平津战役.flv 挺进大别山.mp4 淮海战役.flv 解放区大生产运动.mpg 解放区的天.flv 辽沈战役.fl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