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 [2019山东临沂]2.(2分)小明学习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后,设计概念图体现两者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属于甲部分的内容是(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⑤叶绿体 ⑥线粒体 ⑦液泡
A.①⑤⑥⑦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⑥
【分析】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它们的异同点如下:
相同点 不同点
植物细胞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动物细胞 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解答即可。
【解答】解: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洋葱鳞片叶细胞中无叶绿体(绿色部位的细胞中具有),所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同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故选:D。
【点评】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 [2019山东临沂]1.(2分)图中甲是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5×、16×)和物镜(10×、40×),乙是在甲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物像。欲将乙视野中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并放大到640倍进一步清楚地观察。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使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
B.目镜不需要换,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镜头③
C.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反光镜调成平面镜
D.物镜换成高倍镜后,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分析】根据有无螺纹可以判断出①②是目镜,③④是物镜,目镜的放大倍数与镜头的长度成反比例,物镜的放大倍数与镜头的长度成正比例;由于显微镜成像为倒像,故欲将乙图视野中出于右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右下角移动玻片标本;原放大倍数为160倍,现放大倍数为640倍,故将物镜由10×换为40×即可。
【解答】解:A、由于显微镜成像为倒像,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至右上方的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正确;
B、原放大倍数为160倍,现放大倍数为640倍,故将物镜由10×换为40×即可,即由④换成③,正确;
C、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变暗,故应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大,反光镜调成凹面镜,错误;
D、换成高倍镜后,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高倍镜的使用,意在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显微镜的应用能力,难度适中。
1. 2. [2019山东 济宁]下列是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的部分操作,错误的是( )
A.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乘积
B. 低倍镜观察时视野较大,容易发现观察目标
C. 在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要从一侧注视其下降位置
D. 欲将视野左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1.【答案】D
【解析】
解: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乘积,A正确;
B、低倍镜观察时视野较大,容易发现观察目标,B正确;
C、在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要从一侧注视其下降位置,以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C正确;
D、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欲将视野左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需向左下方移动装片,D错误。
故选:D。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整理存放,解答即可。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3. [2019四川·广安]3.如图,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不同的放大倍数下,观察到甲、乙视野。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为56倍
B.要由甲视野到乙视野,首先应将装片向左移动
C.甲视野的放大倍数比乙大
D.外界光线弱时,使用较小光圈和平面镜
【解答】解:A、图中显微镜的最小放大倍数为10×16=160倍,A错误;
B、显微镜成的像移动的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故从甲到乙要先向左移动玻片标本,B正确;
C、图乙中的图象比图甲中的图象大,是因为乙视野所用镜头的放大倍数比甲视野所用镜头的放大倍数大,C错误;
D、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和反光镜可以调节光线进入的多少。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在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D错误。
故选:B。
【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4. [2019云南]2.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显微镜是显微镜序号
显微镜序号 A B C D
目镜 5╳ 10╳ 16╳ 10╳
物镜 10╳ 4╳ 10╳ 40╳
1.(2019.广东)题4图是显微镜结构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光线暗时须用⑦的平面对光
B.使用②转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C.转动⑥可使物像变得清晰
D.能放大物像的结构是③④
2.(2019.重庆南开)如图是一台显微镜的4个镜头,若要在视野中看到最少的细胞,应该选用的目镜和物镜组合是( A )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1. (2019 山东 东营 2. )如图为用显微镜观察根尖永久装片时所看到的物像,若要观察根毛的结构,应如何移动装片?( )
A.向上 B.向下 C.向左 D.向右
【分析】显微镜下成倒像,物体和像的移动方向相反,据此分析作答。
【解答】解:根尖的结构,自尖端向上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图示结构没有成熟区,因为成熟区具有大量的根毛;显微镜下成倒像,物体和像的移动方向相反,要想观察到根毛,像要向下方移动,则装片应向上方移动。
故选:A。
【点评】理解掌握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2019年四川绵阳)在练习使用显微镜的实验课上,某些同学对调节镜筒进行了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先转动细准焦螺旋,再转动粗准焦螺旋
B.转动细准焦螺旋时,会使镜筒快速升降
C.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会使镜筒缓缓下降
D.镜筒下降时,要从侧面看物镜和玻片的距离
【答案】D
【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整理存放,解答即可。
【解答】解:A、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象,物象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A错误;
B、转动细准焦螺旋时,使物象更加清晰,B错误;
C、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会使镜筒缓缓下降,C错误;
D、当镜筒下降的时候,如果只注视目镜,我们看不到物镜的位置,就容易让物镜压碎了玻片标本,所以在镜筒下降时我们要注视物镜防止其压碎玻片标本,D正确。
【点评】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2019年四川乐山)显微镜是人类探索微观世界不可缺少的工具。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正确的是( )
A. 当环境光线较暗时,用反光镜的凸面镜
B. 对光完成时,应观察到明亮圆形的视野
C. 在下降镜筒过程中,眼睛应该看着目镜
D. 清洁收镜时,使用纱布擦拭物镜、目镜
【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显微镜的使用基本技能方面的知识,显微镜的使用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等步骤。
【解析】解:A、反光镜能反射光线,上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当外界光线较强时使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使用凹面镜,A错误;
B、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正对通光孔,然后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用手翻转反光镜,对向光源,这时从目镜中可以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只要视野中看到明亮视野,光就对好了,B正确;
C、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该看着物镜,以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C错误;
D、实验完毕用洁净的纱布将显微镜的镜身擦拭干净,用擦镜纸将目镜和物镜擦拭干净,错误。
【点评】理解掌握显微镜的操作使用方法。
1.[2019.枣庄]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气孔时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下列实验操作的选择和排序,正确的是( )
①转动细准焦螺旋?? ②转动粗准焦螺旋
③转动遮光器,换大光圈?? ④转动遮光器,换小光圈
⑤向下方移动装片?? ⑥向上方移动装片
⑦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 ⑧转动转换器,换低倍物镜
A. ⑤→⑦→③→① B. ⑧→⑤→②→④
C. ⑦→⑥→①→③ D. ⑥→⑧→④→②
【答案】A
【分析】此题是一道实验操作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中的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注意换用高倍镜后一定不要调节粗准焦螺旋,防止压碎玻片。
【解析】
解:从甲图转为乙图是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象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所以用显微镜观察气孔时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正确的操作步骤⑤→⑦→③→①。
故选:A。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试题难度一般,对于显微镜使用方法的掌握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2.[2019.德州]姗姗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换高倍镜后,口腔上皮细胞不见了(如图)。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没有调节反光镜 B. 没有调节细准焦螺旋
C. 没有调节粗准焦螺旋 D. 没有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答案】D
【分析】为方便在高倍镜下找到物象,使用高倍镜前,必须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把物象移至视野中央,再转至高倍镜,转至高倍镜后,由于物镜与玻片间距离很小,不能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调节,凹面反光镜有聚光作用,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因此使用它们都能将视野调亮,高倍镜缩小了观察的视野,放大了倍数,解答即可。
【解析】解:在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结构时,当把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物像变大,视野变小、变暗,细胞的数目变少,要观察的细胞可能不在视野的中央,这时要想找到细胞,并观察到清晰的细胞结构,需要移动装片,使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所以姗姗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换高倍镜后,口腔上皮细胞不见了(如图)。最可能的原因是没有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3.[2019.滨州]如图示显微镜的操作步骤,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载玻片中的“上”字,显微镜下看到的是“下”字
B. ②镜筒下降时,眼睛注视物镜以防压碎玻片和损伤镜头
C. ③如果外界的光线较弱,可选用大光圈和平面镜
D. ④上升镜简时,可转动细准焦螺旋寻找物像
【答案】B
【分析】显微镜的正确使用顺序是: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整理四个步骤。
【解析】解:A、①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上“时,看到的物像是“”,A错误;
B、②当转动粗细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的时候,应注视物镜,防止物镜压碎了玻片标本和损伤镜头,B正确;
C、③在显微镜的结构中,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如果外界的光线较弱,可选用大光圈和凹面镜,如果外界的光线较强,可选用小光圈和平面镜,C错误;
D、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象,物象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D错误。
故选:B。
【点评】理解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显微镜倒立放大的像,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4.[2019.六盘水]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使用显微镜时,应先对光再调焦
B. 观察物像一般用左眼,同时要求右眼睁开
C. 欲将物像从视野左上方移动中央,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
D. 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
【答案】D
[解析]
显微镜操作的正确步骤是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距→观察,A正确;
在观察物像时,用左眼观察,有眼睁开,便于用有手记录,B正确;
由于在视野中观察到的是实物的倒像,所以欲将物象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向右下方,C正确;
当用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暗, D错误。
5. [2019.六盘水] 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点,移动装片污点也随之移动,说明污点在( )
A.反光镜上 B.物镜上 C.目镜上 D.装片上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使用显微镜的步骤一般包括:取镜安放,对光, 观察,清洁收镜等.此题考察的是在显微镜的便用过程中如何判断视野中的污点的位盖.
解: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点,可先转动目镜,看看在视野原处的污点是否跟着移动,惹跟着移动,则该污点就在目镜上,污点若在物镜上,则移动装片时,污点不动.移动装片污点也随之移动,说明污点在装片E.
故选: D
2.(2019年山东菏泽)用光学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物镜甲、乙进行组合,来观察口腔上皮细胞装片(如图)。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与甲组合比与乙组合的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图1中物镜由甲转换成乙的过程中不能先将镜筒升高
C.若将图2的细胞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先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D.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首先在载玻片上滴加1滴清水,然后再盖上盖玻片
【答案】D
【分析】光学显微镜中物镜越长,倍数越大;目镜越长,倍数越小。物像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所看到的细胞数越少,反之亦然。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动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⑴、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干净。
⑵、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⑶、刮: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消毒牙签从口腔内侧壁处轻轻刮几下。
⑷、涂:把牙签上附着的一些碎屑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涂抹几下
⑸、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接触载玻片上面的水滴,然后轻轻地放平。注意不要在盖玻片下留下气泡。
⑹、染—吸:在盖玻片一侧滴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使碘液扩散到整个标本。
⑺、看:把制好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解答】A、乙比甲长,即甲的倍数小,所以甲组合中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量多,故正确;
B、物镜由低倍转高倍时,不能将镜筒升高,以防物像找不到,故正确;
C、显微镜成的倒像,所以细胞在哪往哪移,故正确;
D、制作口腔上皮细胞时,为防止产生气泡,要在盖盖玻片的时候一侧接触载玻片上面的水滴,然后轻轻地放平,故错误。
【点评】此题的关键是熟知显微镜的用法,及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1. (2019·湖南省长沙市)小荣使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时,视野如图所示,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调节反光镜 B.转动转换器
C.转动粗准焦螺旋 D.向右移动玻片
【解答】解:显微镜成的物像是倒立的;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是相反的,如图所示左侧的细胞有气泡,所以需要观察右侧的细胞,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向右移动玻片,物像才能移到视野中央。
故选:D。
1. 在显微镜中观察某植物细胞细胞质流动情况时,看到如图所示的图象,则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情况是( )
A. B. C. D.
2. 画细胞结构图时,图中较暗地方的表示方法是
A.用铅笔涂抹 B.用钢笔涂抹 C.用铅笔点上细密圆点 D.用斜线表示
3. 下列生物实验所用常规器材中,对观察对象不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
A. 目镜 B. 物镜 C. 反光镜 D. 放大镜
4. 对微小的物体和细胞进行观察,应当借助显微镜。某同学选取目镜为5×、物镜为16×的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则此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 )
A.200倍 B.80倍 C.35倍 D.8倍
5. 对微小的物体和细胞进行观察,应当借助显微镜。下列有关显微镜的操作正确的是
A. 对光时使用高倍镜
B. 光线较暗时使用平面镜
C. 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D. 可调节粗准焦螺旋来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
1. (2019·湖南省长沙市)小荣使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时,视野如图所示,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调节反光镜 B.转动转换器
C.转动粗准焦螺旋 D.向右移动玻片
【解答】解:显微镜成的物像是倒立的;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是相反的,如图所示左侧的细胞有气泡,所以需要观察右侧的细胞,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向右移动玻片,物像才能移到视野中央。
故选:D。
1. 下面是与显微镜构造和使用有关的问题。请回答:
(1)上表为显微镜不同的镜头组合,为了方便寻找某一目标细胞,需要尽可能观察到标本更大的范围,应选用镜头组合 (填表中数字)。
(2)某同学在光线良好的环境中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已将功能完好的目镜、物镜和通光孔调节到同一直线上,反复调节反光镜仍然看不到明亮的视野,可能的原因是 。
(3)要将左上图所示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应向 移动装片。
(4)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时内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发现两者结构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细胞具有 和 ,而后者没有。
1. (2019·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分)根据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回答问题。
(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
(2)用显微镜观察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 ,以免压碎玻片标本。
【解答】解:(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目的是保持细胞正常的形态;
(2)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的过程中,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压碎玻片标本。
故答案为:(1)清水;
(2)物镜。
1. [2019湖南 湘潭]33.(5分)如图是小明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用到的仪器、材料用具及观察到的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显微镜的物像倍数放大了 倍。
(2)制作植物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不需要选用乙图中的 试剂。
(3)丙图是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视野,若需要将细胞图象调至视野的中央,需将玻片标本向
方向移动。
(4)丙图的口腔上皮细胞和植物叶肉细胞相比,缺少的细胞结构是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⑤叶绿体 ⑥液泡
A.①⑤⑥B.①④⑥C.②③④D.③⑤⑥
(5)小明同学在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中,发现视野中有污点,怎样确定污点的位置?请说出你的办法。 。
33.(1)200;(2)生理盐水;(3)右上;(4)A;
(5)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装片,不动就不在装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装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
1.[2019.连云港]如图为中学生物实验室常用的一种普通光学显微镜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是目镜,④是 。
(2)图中②是粗准焦螺旋,③是细准焦螺旋,转动它们可使显微镜的镜筒 。
(3)把制作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分别放在显微镜下用低倍镜观察,比较观察到的细跑结构,可发现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与人口腔上皮细胞相比,特有的结构是 、液泡。
【答案】(1)物镜;(2)升降;(3)细胞壁
【分析】(1)图中①目镜,②粗准焦螺旋,③细准焦螺旋,④物镜,⑤反光镜。
(2)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绿色部分含有),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解答】解:(1)图中①目镜,②粗准焦螺旋,③细准焦螺旋,④物镜,⑤反光镜。
(2)准焦螺旋:镜臂上装有两种可以转动的螺旋,能使镜筒上升或下降,称为准焦螺旋。大的螺旋转动一圈。镜筒升降10毫米,用于调节低倍镜,叫做粗准焦螺旋。小的螺旋围动一圈,镜筒升降0.1毫米。主要用于调节高倍镜,叫做细准焦螺旋。
(3)洋葱表皮细胞属于植物细胞,其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由此可见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洋葱表皮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和液泡。
故答案为:(1)物镜;(2)升降;(3)细胞壁。
【点评】此题综合性较强,只有全面掌握基础知识,才能避免知识的遗漏,正确解答与教材相关的各种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