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教案课题 第四课第二框 凝聚法治共识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九学习 目标 1、知道政府的作用和宗旨。 2、正确认识依法行政的要求和意义,正确理解法治与德治的关系。3、懂得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重点 政府的作用和宗旨,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难点 依法行政的要求和意义,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情境导入明确目标 1、播放视频:《凝聚法治共识——建设法治国家》,追问:建设法治国家,需要厉行法治,全体公民应该如何做?2、出示课题 3、出示学习目标 看视频,思考回答问题 齐读学习目标 从时政导入新课,切入“凝聚法治共识”主题。问题引领 自主学习 (一)、请同学们阅读课本51——55页正文内容,完成学案,时间8分钟。一、法治政府 1、政府的作用: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___________;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 。2、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政府的宗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法治政府就是按照 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 轨道上运行。4、 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 ,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 。5、我国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二、厉行法治1、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 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2、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学会在法治状态下生活,增强 意识,培育法治精神,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契约精神、规则意识。3、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 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 作用。(二)、出示答案 学生自读课本51——55页,独立完成自读提纲。 学生根据答案核对,组内交流错题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合作探究 能力提升 (一)法治政府 (一)我国政府的作用及宗旨(1)结合课本51页图片内容概括我国政府的作用有哪些?小结:管理社会生活,提供公共服务。(2)介绍《为人民服务》文章概况及北京新华新门口“为人民服务”五个字的由来。(二)法治政府建设(1)法治政府的内涵结合图片讲解。结论: 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 (2)依法行政是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播放视频:《镇政府强拆养殖场 法院判其行政违法》追问:村镇政府为什么会败诉?结论:依法行政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追问:政府有哪些责权? 结合“三张清单”谈谈政府的责权。结论: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政府的行政权的取得、运作及其监督都要依法。依法行政本质是“治官”和“治权”。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三)落实依法行政 (1)图片展示并介绍我国政府政务公开情况及公民如何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结论:政府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公民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学生看图片自由发言。学生看图片倾听、思考、回答问题学生看图片倾听、思考、总结得出结论学生看视频并思考原因学生结合“三张清单”理解政府的责权。 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可以谈谈中学生如何参与公共事务。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读图思考能力体会依法行政的核心内容 体会依法行政的本质。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探究 能力提升(二)厉行法治 (一)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要求。(1)结合课本53页的“相关链接”谈谈全面依法治国厉行法治是对谁的要求? 结论: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要求。(2)展示校园欺凌的相关图片知识并介绍中学生应该如何面对此类现象。结论:厉行法治是对现代社会公民的要求。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3).展示图片介绍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生活中的执法情况追问:法之不行,自上犯之!结合图片和社会生活知识,谈谈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应该如何做?结论:厉行法治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二)厉行法治需要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1)课本55页“探究与分享” 追问:老杨的故事对我们做守法公民、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有哪些启示?结论:引导学生从做守法公民的角度、从营造法治文化环境的角度思考问题。(2)我们身边的法治文化环境如何?(三)厉行法治,需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展示中国古代法治与德治的名人,介绍现实生活中“孝敬老人和不孝敬老人的情况,讨论:对不孝敬父母,不尊敬老人的行为,应该用什么手段解决?结论: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总结:介绍我国法治建设的成果与不足,我国的法治进程任重道远。 学生读课本图片内容思考问题回答学生讨论各抒己见学生结合图片思考、倾听、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思考问题 学生自由发言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 体会全体社会成员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关注社会、关心自己健康成长的意识。树立法治意识。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意识。感悟法治文化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多角度思考的方式。 理论联系实际体会法德结合的重要性。课堂小结 回扣目标 师生共建本节课的知识树。 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说出相关的知识点。 让学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链接中考 巩固测评 幻灯片展示2019年各地相关中考题,当堂检测。1.(黑龙江省大庆市)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政府的作用。在我国,关于政府的观点正确的是 ( ) ①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②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③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 ④政府要按照领导人的意志运作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安徽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参与。以下公民的做法体现这一要求的是( ) A.范某开了一家餐馆,不申报纳税 B.刘某应征人伍后,以各种理由逃避服兵役 C.张某在网上发帖,诋毁救火英雄 D.杨某发现某可疑潜航探测器后,及时报告 3.(辽宁省辽阳市) “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责任必须为。”依法行政的核心是( ) A.为人民服务B.推进政务公开C.规范政府的行政权D.简化政府的权力4.(长春市) 2019年4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法官法检察官法。两部法律要求法官和检察官勤勉尽责、清正廉明,恪守职业道德,维社会公平正义。这表明( )①我国旨在大力推进民主立法 ②我国通过立法规范司法行为③我国规范行政机关严格执法 ④我国落实宪法核心价值追求 A. 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 ③④5.(黑龙江省大庆市) “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 政府工作报告》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提出的这一要求 ( ) 说明依法治国首先要依法行政 B. 有利于人民直接管理国家大事 C. 有利于依法规范国家权力运行 D. 体现了《政府工作报告》具有最高法律地位 6.(湖北省宜昌市)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表明( ) A.法治因良法之治而比德治更重要B.德治因滋养心灵而比法治更重要C.法治和德治可以相互替代D.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7.(江龙东地区) 【宪法权威 法治中国】(2分) 2018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五个国家宪法日,同时也迎来了第一个“宪法宣传周”,为了贯彻落实“宪法宣传周”活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龙江,我省教育系统深入开展了“法治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促进法治进班级,法律进课堂,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2分) 学生看幻灯片做题。 检测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查漏补缺。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29张PPT)建设法治国家,需要厉行法治,全体公民应该如何做?情境导入 明确目标视频:《凝聚法治共识——建设法治国家》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第二框 凝聚法治共识学习目标1、知道政府的作用和宗旨。2、正确认识依法行政的要求和意义,正确理解法治与德治的关系。3、懂得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问题引领 自主学习一、法治政府1、政府的作用: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___________;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 2、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_________。政府的宗旨是________________。3、法治政府就是按照 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 轨道上运行。4、 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 ,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 。5、我国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二、厉行法治1、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 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2、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学会在法治状态下生活,增强 意识,培育法治精神,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契约精神、规则意识。3、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 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 作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51-56页正文内容,完成提纲 ,时间8分钟。 政府管理公共服务人民为人民服务法治法治依法行政宪法和法律授权行政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宪法和法律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规范教化合作探究 能力提升一、法治政府(一)我国政府的作用及宗旨1.作用:管理社会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结合课本51页图片内容概括我国政府的作用有哪些?合作探究 能力提升一、法治政府(一)我国政府的作用及宗旨2.宗旨:为人民服务。 介绍《为人民服务》文章的情况及新华门口影壁上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字的由来。合作探究 能力提升一、法治政府(二)法治政府建设1.什么是法治政府 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合作探究 能力提升一、法治政府(二)法治政府建设2.依法行政是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依法行政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郭村镇政府为什么会败诉?视频:《镇政府强拆养殖场 法院判其行政违法》合作探究 能力提升一、法治政府(二)法治政府建设2.依法行政是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政府的行政权的取得、运作及其监督都要依法。依法行政本质是“治官”和“治权”。结合“三张清单”谈谈政府的责权。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合作探究 能力提升一、法治政府(二)法治政府建设3.如何落实依法行政 政府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公民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合作探究 能力提升二、厉行法治(一)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要求。1.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要求。 结合课本53页的“相关链接”谈谈全面依法治国厉行法治是对谁的要求?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等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合作探究 能力提升二、厉行法治(一)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要求。2.厉行法治是对现代社会公民的要求。 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中学生应该如何面对校园欺凌?合作探究 能力提升二、厉行法治(一)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要求。3.厉行法治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法之不行,自上犯之!结合图片和社会生活知识,谈谈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应该如何做?合作探究 能力提升二、厉行法治(二)厉行法治需要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第一,从做守法公民的角度看 :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摒弃根深蒂固的人治观念:要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正确的法治意识,自觉运用法治思维考虑问题,以法治的方式处理问题,遵守法律,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拜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要培育法治信仰,增强对法律的信任感等。 第二,从营造法治文化环境的角度看: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实现社会的有序、公平、正义。 二十多年前,老杨的女儿被单位无理由辞退。老杨自学法律,将该单住告上法庭,最终打赢了官司。十多年来,老杨坚持学习法律,搜集了五十多万字的案例和法律知识材料,为求助者提供法律咨询,义务为群众解答各种法律问题,为许多当事人讨回了公道。2014年,老杨被评为“守法好公民”。老杨说:“当个人利益受到侵害而不去积极维权、依法合理表达诉求时,那么最终损害的还是集体的利益。” 老杨的故事对我们做守法公民、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有哪些启示? 加强法治宣传,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树立法治文化导向。 我们身边的法治文化环境如何?合作探究 能力提升二、厉行法治(二)厉行法治需要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 ——唐·吴兢《贞观政要》 合作探究 能力提升二、厉行法治(三)厉行法治,需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讨论:对不孝敬父母,不尊敬老人的行为,应该用什么手段解决?合作探究 能力提升二、厉行法治(三)厉行法治,需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法治中国,我们在路上!凝聚法治共识法治政府1、政府的作用、宗旨 厉行法治1.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2、法治政府的内涵和基本准则3、依法行政的内涵、核心课堂小结 回扣目标2.厉行法治要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4、政府如何依法行政3.厉行法治要把法治与德治结合起来1.(黑龙江省大庆市)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政府的作用。在我国,关于政府的观点正确的是 ( ) ①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②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③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 ④政府要按照领导人的意志运作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链接中考 巩固测评A2019年中考题2.(安徽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参与。以下公民的做法体现这一要求的是( ) A.范某开了一家餐馆,不申报纳税 B.刘某应征人伍后,以各种理由逃避服兵役 C.张某在网上发帖,诋毁救火英雄 D.杨某发现某可疑潜航探测器后,及时报告链接中考 巩固测评D3.(辽宁省辽阳市) “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责任必须为。”依法行政的核心是( )A.为人民服务B.推进政务公开C.规范政府的行政权D.简化政府的权力链接中考 巩固测评C4.(长春市) 2019年4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法官法检察官法。两部法律要求法官和检察官勤勉尽责、清正廉明,恪守职业道德,维社会公平正义。这表明( )①我国旨在大力推进民主立法 ②我国通过立法规范司法行为③我国规范行政机关严格执法 ④我国落实宪法核心价值追求A. 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 ③④链接中考 巩固测评C5.(黑龙江省大庆市) “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 政府工作报告》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提出的这一要求 ( ) 说明依法治国首先要依法行政 B. 有利于人民直接管理国家大事C. 有利于依法规范国家权力运行 D. 体现了《政府工作报告》具有最高法律地位链接中考 巩固测评C6.(湖北省宜昌市)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表明( )A.法治因良法之治而比德治更重要B.德治因滋养心灵而比法治更重要C.法治和德治可以相互替代D.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链接中考 巩固测评D答: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或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7.(江龙东地区) 【宪法权威 法治中国】(2分) 2018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五个国家宪法日,同时也迎来了第一个“宪法宣传周”,为了贯彻落实“宪法宣传周”活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龙江,我省教育系统深入开展了“法治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促进法治进班级,法律进课堂,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2分)链接中考 巩固测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凝聚法治共识——建设法治国家.mp4 第四课第二框凝聚法治共识教案.doc 第四课第二框凝聚法治共识课件.ppt 镇政府强拆养殖场法院判其行政违法.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