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创新改变生活课件+教案+练习+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创新改变生活课件+教案+练习+素材

资源简介

《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
课题 创新改变生活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九(上)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 正确认识创新及创新的作用。 能力目标 通过感受创新,提高对创新的认识,提高创新能力,尽自己的力量推动创新发展。 3、情感态度 体会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增强对创新的好感,热爱创新,自觉投身到创新实践之中。
重点 创新的作用。
难点 正确认识创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视频:“智慧家庭” 设问:同学们想拥有这样的房子吗? “智慧家庭”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师:科技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创新让生活更美好。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创新这个话题。 看视频 思考问题 教师引入本节课课题
讲授新课 请同学们在5分钟之内阅读完教材P914-19页的内容,并结合《学法大视野》中的课前预习,思考以下问题,并将答案在课本上划出。 1、如何认识创新? 2、为什么要创新?(创新的作用) 第一部分:感受创新 活动探究:什么是创新? 有人认为:和别人不一样,就是创新! 有人认为创新就是发明前人没有发明的东西! 设问:你眼中的创新是什么? 结合图片、故事讲解: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是创新 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也是创新。 它不仅局限于科技领域,创新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创新可以是灵光乍现的领悟 创新也需要一年复一年的积累 创新可以是个人的创意行为 创新也可以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 小结:(知识点:如何理解创新?)(1)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图片(多媒体展示) 思考:这些创新灵感来源于哪里? 点拨:创新来源于生活 继续思考:这说明了? (知识点:如何理解创新?)(2)生活处处有创新。 探究与分享P15 思考:在生活中,你是否体验过这样的创新乐趣?与同学分享你知道的创新故事。 (3)创新带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知识点:如何理解创新?) 图片(多媒体展示) 思考:下面图片文字反应了哪些领域的创新? 小结:(4)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知识点:如何理解创新?) 图片(多媒体展示) 思考:结合教材,谈谈互联网、各种支付方式、手机给我们带来哪些精彩。 小结:(4)创新让生活更美好。(知识点:如何理解创新?) 知识归纳:1、怎样正确认识创新? (1)生活处处有创新。 (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3)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4)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5)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第二部分:创新引擎 图片:三次科技革命(多媒体展示) 思考:纵观人类历史不难发现,人类文化的每一个进步都是不断 ( ) 的结果。 (1)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知识点2:创新的作用) 图片:第四次科技革命(多媒体展示) 时代发展呼唤创新。(知识点2:创新的作用) 图片、材料(多媒体展示) (3)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知识点2:创新的作用) 相关链接P18 视频:《深圳改革40多年》(多媒体显示) 思考:深圳是一座因改革而生,因创新而兴的城市。从深圳的发展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4)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知识点2:创新的作用) 知识归纳:2、为什么要创新?(创新的作用) (1)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2)时代发展呼唤创新。 (3)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4)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赏课件,读教材,思考问题 交流讨论 展示 赏课件, 思考问题 观看课件 教材中找出 标记要点 交流讨论 展示 观看课件 思考问题 教材中找出 标记要点 标记要点 巩固知识点 欣赏课件 看图片 思考问题 标记要点 观看视频 阅读教材 思考问题 教材中 标注要点 标记要点 巩固知识点 对教材资源进行再开发,使用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用形象的图片、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图片内容比文字更丰富,是对教材资源的再开发。同时引导学生用事例证明观点 用形象的图片、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图片内容比文字更丰富,是对教材资源的再开发。同时引导学生用事例证明观点 结合多媒体课件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引导学生用事例证明观点 用形象的图片、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图片内容比文字更丰富,是对教材资源的再开发。同时引导学生用事例证明观点
课堂小结 板书 聆听, 思考 情感升华 结构式板书,将两个主题知识点内容进行简洁呈现,逻辑清晰,直观明了,让人有一目了然之感,便于学生理解,力争让学生理解记忆。
课堂练习 (多媒体显示) 做题 展示 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创新改变生活》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或最佳答案)
1.“创新”是近年来的关键词之一,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词之一。这是因为创新( )
①能够改变人们的一切生活方式 
②能够让我们充满生命活力 
③能够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④能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成为世界最强的国家或民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在古代,人们送信的方法只有两个:一是人骑着汗血宝马,快马加鞭地送到指定地点;二是飞鸽传书。电话发明后,人们传递信息就方便多了。而现在的即时通信技术的应用,使得生活更加方便快捷。这说明( )
A.古代没有科学技术发明
B.科学技术只是改变了通信方式
C.我们的生活科技含量很高
D.创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3.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这一住房制度的创新有利于( )
A.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B.维护绝对公平,增强人民的获得感
C.杜绝房地产投机,保障人民住房权益
D.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
4.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我们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必须( )
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②让创新引领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
③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④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对此,下列评论不正确的是( )
A.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B.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
C.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唯一力量
D.创新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6、2018年3月8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河北代表团团组开放。全国人大代表、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陈刚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从全国来看雄安,无改革创新无雄安价值。”下列对改革创新认识正确的是( )
①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 ②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③改革创新使中国成为发达国家 ④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7、“超级工程”背后有“超级创新”。港珠澳大桥建设难度极大,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层出不穷,仅专利就达400项之多,在多个领城填补了空白,造出了世界上最难、最长、最深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这说明( )
①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②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③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④党和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8、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其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由此可见创新(  )
①能给我们带来惊喜  ②能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
③能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④能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9、下边漫画说明:(   )

A、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B、创新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
C、回顾人类文明史,创新始终贯穿其间
D、改革创新的推动中国趋向富强
10、网约车技术引进我国之后,已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据统计,现在每天有1400多万人通过手机约车,享受着出行的廉价与便捷。对“网约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科技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②网约车既能让人们利用自己的资源满足社会的需要,也能给自己创造经济价值
③更多地引进科技就能使我国为科技强国
④创新是时代的召唤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11、材料一 2018年报道称,5年来,科技进步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数字当然能够说明问题,但百姓的体验更为直观。高铁网络四通八达,电子商务愈发成熟,移动支付领先全球,共享经济渗透生活……潜移默化中,创新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中国人正习惯和享受着创新发展带来的便利。创新对今天的普通中国人来说也不再遥不可及,因为它已不再神秘。
材料二 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重庆闭幕。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有356项,这些科技创新成果多来源于青少年生活实践。如来自乌审旗蒙古族实验小学的格希格图针对牧区需要对很多羊羔进行人工喂奶的困境,发明了新式多功能电热自动多咀喂奶器,解决了多只羊羔同时喂奶的难题。
创新对今天的普通中国人来说也已不再神秘,请谈谈你对创新的认识。


材料二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


你参加过哪些创新活动?说说你参加这些活动的感受。


(4)结合这些感受,请你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提几条具体建议。



12、材料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材料二 如今,工作节奏快,父母工作繁忙,照顾、陪伴小朋友成了普通家庭的烦心事。随着智能云陪伴机器人——阿尔法小蛋的推出,这一切将迎刃而解。阿尔法小蛋功能十分强大,它可以聊天、对诗、唱歌、讲故事、问百科、中英互译、数学计算、语音微聊等,还可以做到像人类一样思考学习,用眼部动作表达自己的情绪。不仅是小朋友们的快乐小玩伴、学习小导师和生活小助手,也是家长的贴心小帮手。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你是如何理解这一观点的?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给你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5 CDADC 6---10 BCABD
11、(1)①生活处处有创新。生活中的点滴创新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惯常看法。②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③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④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⑤创新让生活更美好。我们的生活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写出符合题意的3点即可)
(2)创新无处不在,创新让我们体验别样的精彩人生;青少年要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今天我们播下创新的种子,明天定会收获丰硕的果实。
(3)①手工制作创意艺术品;进行小发明、小制作;等。②获得了成就感、喜悦感、胜任感等;收获了新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等。
(4)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创新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②学会独立思考,培养批判精神;③多实践、多锻炼,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创新潜力;等。
12、(1)①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②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③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④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2)①创新让生活更美好。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②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可以创新,也都需要创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共27张PPT)
激趣导入
“智慧家庭”
看视频思考:同学们想拥有这样的房子吗?
“智慧家庭”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科技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创新改变生活

Nullam eu tempor purus. Nunc a leo magna, sit amet consequat risus.
创新改变生活

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第一框
创新改变生活
请同学们在5分钟之内阅读完教材P914-19页的内容,并结合《学法大视野》中的课前预习,思考以下问题,并将答案在课本上划出。
课堂预习
1、如何认识创新?
2、为什么要创新?(创新的作用)
创新改变生活

感受创新

创新改变生活
活动探究:

你眼中的创新是什么?
有人认为:和别人不一样,就是创新!
有人认为创新就是发明前人没有发明的东西!
什么是创新?
创新改变生活
鲁班造锯
瓦特改良蒸汽机

————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是创新
————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也是创新。
网上购物
外 卖
共享单车
创新改变生活
创新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科技领域可以创新
创新改变生活
创新可以是灵光乍现的领悟
创新也可以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
?2007年发布初代iPhone
2009年发布iPhone 3GS
2010年发布iPhone 4S
苹果公司:
2012年发布大屏的iPhone 5
2014年发布大屏的“Plus”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创新也需要一年复一年的积累
创新可以是个人的创意行为
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创新改变生活

利用废旧轮胎养花
利用烟盒、饮料瓶制作手工艺品
旧牛仔裤改造成收纳袋
旧饮料瓶改造成墙壁装饰品
这些创新灵感来源于哪里?
创新来源于生活
这说明了?
生活处处有创新。将废旧物品重新利用,不仅有助于环保,而且充满创新乐趣。
创新改变生活
思考:在生活中,你是否体验过这样的创新乐趣?与同学分享你知道的创新故事。
点拨:可以是在学习中创新学习方法;也可以是生活中,改变生活方式、改进生活质量、破解生活问题的小发明小创造;等等。

创新无处不在
探究与分享P15
创新带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创新改变生活
中国“水稻杂交之父”袁隆平用“三系配套”法实现水稻杂交,大大提高了中国水稻的产量,为世界反贫困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自十八大以来提出了系列新名词:中国梦、雄安新区、一带一路、数字丝绸之路、海绵城市、 “万企帮万村”行动……这些新名词在不同的领域产生了系列的思想体系和具体做法。

完善失业保险制度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制度的创新
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技术的创新
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
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
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下面图片文字反应了哪些领域的创新?
创新改变生活
智能手机
各种支付方式
手机改变生活,生活因手机而更美好。互联网改变世界,世界因互联网而更精彩。
创新带来手机和互联网,手机、各种支付方式和互联网因创新而不断发展。
结合教材,谈谈互联网、各种支付方式、手机给我们带来哪些精彩。
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创新改变生活
(1)生活处处有创新。
(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3)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4)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5)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知识归纳:1、怎样正确认识创新?
创新改变生活

创新引擎

创新改变生活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应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应用
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技术
(1)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2、为什么要创新?(创新的作用)
纵观人类历史不难发现,人类文化的每一个进步都是不断( )的结果。
创新
创新改变生活
(2)时代发展呼唤创新。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孕育兴起,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创新改变生活
(3)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我国近代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是与历次科技革命失之交臂,导致科极弱、国力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真正用好科学技术这个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和有力杠杆。进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阶段,必须始终坚持抓创新就是发展、谋创新就是某未来,让创新成为国家意志和全社会的共同行动,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新路径,为我国未来十几年乃至更长时间创造一个新的增长周期。
创新改变生活
2013年, 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
2014年, 印度把“印度制造”列为国家战略。
2015年, 美国发布最新版《美国国家创新战略》。
2016年, 韩国提出包括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技术等九大国家战略项目。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创新”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对手们:
我们:
相关链接P18
创新改变生活
思考:深圳是一座因改革而生,因创新而兴的城市。从深圳的发展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4)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我国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
创新改变生活
(1)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2)时代发展呼唤创新。
(3)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4)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知识归纳:2、为什么要创新?(创新的作用)
创新改变生活
感受创新
创新引擎





走向
共同富裕
(1)生活处处有创新。
(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3)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4)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5)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1)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2)时代发展呼唤创新。
(3)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4)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创新改变生活
1.“创新”是近年来的关键词之一,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词之一。这是因为创新( )
①能够改变人们的一切生活方式 
②能够让我们充满生命活力 
③能够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④能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成为世界最强的国家或民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创新改变生活
2.在古代,人们送信的方法只有两个:一是人骑着汗血宝马,快马加鞭地送到指定地点;二是飞鸽传书。电话发明后,人们传递信息就方便多了。而现在的即时通信技术的应用,使得生活更加方便快捷。这说明( )

A.古代没有科学技术发明
B.科学技术只是改变了通信方式
C.我们的生活科技含量很高
D.创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D
创新改变生活
3.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这一住房制度的创新有利于( )
A.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B.维护绝对公平,增强人民的获得感
C.杜绝房地产投机,保障人民住房权益
D.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
A
创新改变生活
4.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我们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必须( )
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②让创新引领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
③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④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D
创新改变生活
5.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对此,下列评论不正确的是( )
A.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B.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
C.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唯一力量
D.创新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C
生活因创新而
精彩!



创新改变生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