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照片的漂亮外衣教学目标:能够描述相框的制作材料。(这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小组合作探究毛线缠绕相框的方法,动手操作后总结发现。(这是考察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这是对教师而言设立的目标)重点:学会相框的制作方法。难点:会设计,会制作,能够解决实际操作过程的问题。活动准备:1、将全班同学每4人一组,每组选出组长。2、每人准备一张自己喜欢的照片。可以是单人的,也可以是多人的。3、准备好制作相框所需要的材料,教法 学法: 我通过启发引导、操作演示、分解难点的方法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交流总结的方式进行学习,给予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和时间,大胆放手,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的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 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都从家里带来了照片,每一张照片都有美好的回忆,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照片中的故事?这么多有意义的照片,要是能挂在我们的房间里,那该多好啊,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给照片穿上外衣,让它更漂亮!二、探究制作照片外衣的基本方法师:老师这里有几张小朋友们做好的照片外衣作品,请同学们看看喜欢吗?提出两个问题:1、做这些照片的外衣需要用什么材料?2、概括一下制作方法是什么?梳理方法并板书:剪、贴、画、插等 同学们可以用这些方法回家试一试做一做探究毛线缠绕的做法。我们今天准备了几样特殊的材料:毛线、带锯齿的硬纸板。如果用它们装饰相框,你有什么办法?(缠绕)用毛线缠绕会不会做出一个很特别的相框呢?这里面的奥秘一定不少,想一起来研究研究吗?自己先想一想,试一试。2、学生初次尝试制作。3、展示学生缠绕的作品。4、师: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让老师大开眼界。一起来看看我们同学的作品吧。 实物展示,将作品贴在黑板上。 我们把这些作品分成两类:一类是有规律的,一类是无规律的。 它们都美吗?你欣赏哪一种?有规律的美是从混沌之中找出秩序,从规律的探索中表现作品的美。无规律的作品是自由磅礴的美,像极了野外无需修剪、恣意生长的花草。 无规律的交给想象力丰富的你们课后研究,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欣赏这有规律的美好吗? 请学生简要说自己的缠法。师:她这种缠绕的方法关键是什么呢?小组讨论,汇报。(按顺序,按一个方向。)6、怎样才能按顺序,这么多的锯齿,一不小心落下一个怎么办?小组研究解决办法,汇报。谁有好办法?老师倒是有个好办法,我们给这些凹进去的点编号。然后,就像这样,制定出缠绕的规律:(投影片打出来)123456,234567,345678,456789……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第二个底板,为它编号并制定自己的缠绕规律吧!8、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按号缠线了。学生看老师的操作:把线的这一端从1号位置绕到后面,把线头粘在底板后面的胶带上,然后翻回正面,拿好线团,向上绕到6.再从后面绕回到2,接着向上绕到7,从后面绕回到3,就这样,我们缠完一圈再回到6时一圈就缠完了,把线头粘好,一个漂亮的外衣就做成了。同学们会做了吗?拿出你的第二块底板,自己制定个规律,试着再缠一个属于你的个性化相框,操作时一定要做到整齐,有规律哦!遇到难题可以小组内交流,开始吧!9、学生缠绕、教师巡视。10、展示学生作品。总结及拓展大家真是太棒了,多数同学规律制定得合理,动手操作快,还能够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老师为你们点赞!如果课堂上只是做做手工,那就失去上综合实践课的意义了!同学们回味一下,我们本节课还运用了哪个学科的知识?是的,数字不仅是符号,它也有排列之美,有排列的奥秘呢。观察这组数列: 0,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你发现它有什么规律吗?(这个数列从第3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 这就是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别看它不起眼,它在自然界和我们的生活中有着极高的美学价值。会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比如某些花朵的花瓣数,松果的排列、向日葵种子的排列……想了解更多,那课后就继续你的综合实践之旅吧!让我们在探究中继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