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所作的报告中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的鲜明特征之一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 。共同富裕走 向 共 同 富 裕第一单元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1、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2、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3、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同步富裕,也不是同等富裕。 到今天,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改革开放还要继续吗?思 考?全面深化改革 (1)内涵:我国推行的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指经济体制改革,而且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防和军队等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 (2)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什么是全面深化改革?一.改 革 进 行 时(1)实践经验:“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的依靠改革开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 2.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2)面对新矛盾: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 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不平衡不充分思考:这两幅图反映了什么?在医疗、教育、环境领域……,都存在着矛盾和挑战。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凸显出来,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如何应对这一主要矛盾? 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 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向顽瘴痼疾[wán zhàng gù jí]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fān lí],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3)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从2011年开始,经济增长速度连续7年低于10%,说明中国经济进入了怎样的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2.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年份 中国GDP年度增长率2017 6.9%2016 6.7%2015 6.9%2014 7.3%2013 7.76%2012 7.86%2011 9.54%2010 10.64%2009 9.4%2008 9.65%2007 14.23%(4)面对新挑战: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区域发展不平衡 城镇化水平低 城乡发展不平衡应对措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意义: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2.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思考:这三幅图片反映了什么问题?(5)最鲜明特色: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只有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才能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才能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最强音。2.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三个挑战和对策思考: 全面深化改革,我国面临着哪些挑战?我们又该如何解决呢?3.怎样全面深化改革?▲ 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新发展理念:五个方面的内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经济发展新常态提供了具体的思想指导。▲ 转变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转换增长动力: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换。▲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智慧经济的转换。▲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对策:(1)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改变粗放式增长模式(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集中在炼钢、炼铁、水泥等为代表的消耗自然资源、破坏环境为主的工业上。 通过优化经济结构,降低这些工业的比重,淘汰落后的、产能过剩的,同时提高生物、互联网、新技术、新能源等高产值、低污染等产业的比重,达到优化经济结构!①经济: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有利于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②生态: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有利于建设美丽中国。③责任: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等现实挑战。 思考:为什么要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它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创造了哪些新的发展机遇?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对策:(2)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将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对策:(3)只有全社会不断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改革精神,才能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才能为中国走向繁荣富强奏出最强音!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的奋斗目标?具体有哪些举措?意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意义: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二.共享发展成果富 强全面深化改革人 民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共享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走向共同富裕?1、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2、怎样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实保障。▲ 两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十九大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定位,正式提出:第一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的基础上,在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在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怎样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2)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健康中国战略”:到2030年,促进全民健康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健康领域发展更加协调,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健康服务质量和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健康产业繁荣发展,基本实现健康公平,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到2050年,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健康国家。2、怎样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3)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扯。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才能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实保障。▲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方略。精准扶贫,就是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等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上。精准脱贫,就是通过贫困户脱贫认定机制和重点贫困县退出机制,精准摆脱贫困,防止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做脱真贫、真脱贫。▲ 本课重难点:1.改革的目标是走向共同富裕,全面深化改革是做法,共享改革成果是内容,共同富裕是目标。2.面临新的挑战,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三个挑战和三个对策)3.坚持人民为中心,共享发展成果,推动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制度是重要保障!本课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2走向共同富裕.ppt 动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什么策?-_高清.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