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1.1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小调查:你心目中的民主是什么样的?★ 民主就是自由发表意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民主就是投票选举。★ 民主就是少数服从多数。★ ------说说大家心目中的“民主”有什么异同?给我们什么启示?活动一:初探民主足音 ①来源: 民本思想 ②民主价值要求: 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民主价值实现: 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③民主道路的决定因素: 具体国情。 中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国情下,是如何认识和探索民主的呢?1、如何理解民主?近代先贤的民主路郑观应:他是中国近代最早具有完整维新思想体系的理论家拥护君主立宪。康有为:主张变法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孙中山:推翻了封建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提出三民主义,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他们的结局都是什么?失败活动二:寻觅民主足音百年民主历程:近代中国人民的最强心声:抗击侵略、反对专制、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伸张人民权利①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没有实现“还权于民”)②共产党成立(以争取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③新中国成立(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 ④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社会主义民主真正确立) ⑤改革开放以来(继续探索社会主义民主)结合视频和学过的宪法知识,说说为什么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需要宪法保障?活动三:保障民主实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一个国家民主的内容和进程,无不通过宪法得以体现和反映。 实践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从这幅漫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已往的民主都是对少数人实行民主、对大多数人实行专政。◎社会主义民主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绝大多数人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自主预习,小组讨论:你认为新型的民主“新”在何处?要求:1、自主预习3分钟,找出新型民主“新”在何处?2、小组讨论,结合教材联系时事及生活实际,讨论整理“新”在何处,举例说明,并选定发言人。3、全班交流。活动四:探究新型民主 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是有生命力的。(符合中国实际)(符合中国国情)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新型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本质 特征根本目的实现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新”在特点篇: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特点 表现 最广泛 主体广泛:社会主义民主是有史以来绝大多数人真正享有的民主内容广泛:人民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方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最真实 最管用 人民的意愿得到充分反映人民的合理要求得到充分实现人民的合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选举民主: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 (少数服从多数)协商民主: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充分听取各方面、各群体、各层级意见并充分协商,尽可能一致)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新”在形式篇: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人民民主的真谛保障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新”在制度篇:社会主义民主的作用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3.1生活在民主国家新型的民主民主的足音1、理解民主2、我国的民主历程3、法治保障民主1、“新”在哪(特点、形式、制度)2、社会主义民主的作用1.关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是一种新型的民主???②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③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④它是全体公民真正享有的民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A课堂练习2.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民主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当家作主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致的,只是表述方式不同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有利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C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4.下列属于我国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实现制度的有(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AD5.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给人民带来的积极作用有( )A.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B.使人民的合理要求得到充分实现,有利于实现人民安居乐业C.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D.有利于国家的繁荣富强B6.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其真实性表现在( )A.民主主体广泛B.民主权利广泛C.民主与专政相结合D.民主权利有制度、法律保障D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3.1生活在民主国家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3.1生活在民主国家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九年级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民主的含义及我国民主的发展历程。 2.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 3.了解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和具体的民主制度。 【过程与方法】 自觉参与社会主义民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民主,感知民主,增强热爱社会主义民主的情感。重点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容和形式。难点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视频《李光耀当面怼末代港督彭定康》师:英国殖民从未实现一人一票,1992年,李光耀访问香港,当着末代港独彭定康的面批评英国在强行推行民主搞乱亚洲国家。李光耀的尖锐批评,用于现在对香港指手画脚的西方国家,依然如此犀利!到底什么是民主,今天一起来学习一下。 观看视频,结合香港问题谈感受。 时政热点讲授新课 活动一:初探民主足音小调查:你心目中的民主是什么样的? 说说大家心目中的“民主”有什么异同?给我们什么启示?教师讲解:我们生活在一个民主的国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对于民主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在追求民主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实现我们心目中的“民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追寻民主的足音,探寻民主的步伐。 观看视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点拨: 在中国,“民主”一词最早出自《尚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惟邦本”“政得其民”“以百姓心为心”等民本思想,至今仍然是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 1、如何理解民主? ①来源: 民本思想 ②民主价值要求: 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民主价值实现: 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③民主道路的决定因素: 具体国情。 中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国情下,是如何认识和探索民主的呢?活动二:寻觅民主足音 1840年以来的近代中国饱受封建专制压迫和外敌入侵的屈辱。抗击侵略、反对专制、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伸张人民权利,成为当时中国人民的最强心声。 回溯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价值的历史进程,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不惜献出生命,但这些艰辛尝试并没有实现“还权于民”,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愿望在近代没能实现。 俄国十月革命给追求民主进步、救亡图存的中国人带来新的希望。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以争取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不管是江西瑞金的“红色苏维埃”还是延安的陕甘宁边区政府,中国共产党都不断探索适合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民主实现形式。1949年,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社会主义民主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和教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活动三:法治保障民主 视频《宪法》 建设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结合视频和学过的宪法知识,说说为什么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需要宪法保障? 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从这幅漫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已往的民主都是对少数人实行民主、对大多数人实行专政。 ◎社会主义民主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绝大多数人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活动四:探究新型民主 自主预习,小组讨论: 你认为新型的民主“新”在何处?要求: 1、自主预习3分钟,找出新型民主“新”在何处? 2、小组讨论,结合教材联系时事及生活实际,讨论整理“新”在何处,举例说明,并选定发言人。 3、全班交流。 教师讲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 新型的民主 “新”在特点篇:视频《网络问政》 “新”在形式篇:视频《民主形式》 “新”在制度篇:总结:社会主义民主的作用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 学生回答 观看视频 阅读材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思考问题,交流分享 观看视频,回顾知识。 自主预习,小组讨论 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奠定学习的基础。 用视频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带领学生回顾历程,体会民主的艰辛。 回顾八年级下册的学习内容,锻炼知识的归纳整理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合作探究能力。课堂练习 见课件 检验本课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民主的足音,认识了新型民主,知道了中国共产党在民主的探索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板书设计 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说出相关的知识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1生活在民主国家.pptx 3.1生活在民主国家教案.doc 宪法修改意义动画视频.mp4 李光耀当面怼末代港督彭定康.mp4 民主形式.mp4 网络问政.mp4 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主.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