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课件(26张PPT)+教学设计+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课件(26张PPT)+教学设计+素材

资源简介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教学设计
课题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单元

学科
历史与社会
年级

学习
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知道秦朝建立的概况,了解秦始皇为巩固帝国所采取的措施,理解大一统的历史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分析史料,概括秦统一全国后所采取的巩固措施,并分析其影响,运用史料结合、一分为二的方法评价秦始皇的功过。?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客观、全面、辩证地评价重要人物和事件对历史进程产生的影响。
重点
掌握秦统一六国后所采取的一系列巩固措施及影响
难点
学会综合分析历史材料,全面、客观、辩证地看待秦始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导入:视频
在上课之前,请同学们先来看一个视频,并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1.视频中的主人公是谁???
2.他建立的什么朝代???
3.定都哪里?
过渡:
说到秦始皇,可能很多人会将他和一座城市咸阳联系在一起。其实,秦始皇和绍兴也有一段不解之缘,他一生5次南巡,其中最后一次就来到了会稽郡,包括今天的绍兴。所以,我们今天要越地“阅”秦,了解秦始皇是如何开创大一统,以及如何巩固大一统的。
生:秦始皇?
生:秦朝?
生:咸阳
让学生对秦始皇有初步了解,激发上课探索的热情。
讲授新课
活动一:?一、远交近攻,灭六国南巡镇压
2.出示战国时期七国的地图,提问:1、观察地图,战国时期绍兴属于哪个诸侯国?2、前210年,秦国国君为何可以南巡楚国的领土?
始皇南巡绍兴这段历史被记录在《史记》一书中,“公元前210年,
始皇南巡,临浙江,上会稽,祭大禹。”面对魏巍会稽山,面对治洪英雄大禹,秦始皇坚信自己能治理好辽阔的疆域。他的这种自信充分体现在他命李斯所刻的《会稽刻石》。让我们一起来分析秦始皇在政治上采取了那些措施??
活动二:?二、巍巍会稽,登高刻石强集权——中央
材料一:皇帝休烈,平壹宇内,徳惠攸长。……初平法式,审别职任,以立恒常。??——李斯《会稽石刻》??探究问题:??1、思考皇帝一词最先出现于哪个朝代?命名由来???2、秦始皇在中央是如何“审别职任”?
材料二:二十五年,……降越君,置会稽郡。??探究问题:??1、秦始皇是如何治理地方的?“会稽郡”的设立和哪一制度有关???2、请你评价这两种制度?
过渡:拜别会稽山,让我们来到府山,山脚下有一座范大夫庙,他就是范蠡。有同学知道后人为什么要立庙供奉他?
活动三:?三、越商故里,巩固统一促发展
探究问题:?1、春秋战国诸侯国战乱不休,越人去外地经商,会遇到哪些问题或困难?(提示:从文字、经济、交通、法律等角度考虑)??2、阅读课本思考,秦始皇统一后,这些现状将发生哪些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秦始皇灭六国,完成大一统,采取了一系列统一措施巩固大一统,建立了一个面积空前辽阔,人口达400多万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大帝国。拜别府山,让我们来到印山,请同学们看一个墓,有没有同学知道这个墓的主人是谁??
秦始皇灭六国,完成大一统,采取了一系列统一措施巩固大一统,建立了一个面积空前辽阔,人口达400多万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大帝国。拜别府山,让我们来到印山,请同学们看一个墓,有没有同学知道这个墓的主人是谁??
活动四?越王墓里,盗掘焚书引骂名?
思考:??1、秦人为何要盗掘绍兴印山越王墓???2、这一行为和秦始皇的哪一个政策有关??3、这一政策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始皇离开会稽郡返回咸阳,但不幸的是再返回途中,乡人听闻此消息大为震惊。有人提议秦始皇是千古一地,要立庙供奉他;有人认为秦始皇是无德之君,要废庙。作为绍兴人的你听闻这件事,会作何感想呢?
始皇离开会稽郡返回咸阳,但不幸的是再返回途中,乡人听闻此消息大为震惊。有人提议秦始皇是千古一地,要立庙供奉他;有人认为秦始皇是无德之君,要废庙。作为绍兴人的你听闻这件事,会作何感想呢?
生:楚国?生:秦始皇完成了大一统。秦灭六国,远交近攻两步走,先灭韩赵魏,再灭楚燕齐。?生:秦国的地理位置易守难攻;商鞅变法使秦国变得强大;百姓期望和平
生:秦朝。出自功过三皇五帝。(引导学生举例“朕”、“诏书”等词汇只有最高统治者独享,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生:在中央设立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分别掌管军事,行政,御史大夫。师:这些人是谁任命的??生:秦始皇。(补充:三公互相制约,权利上交中央,加强中央集权)
生:废分封,设郡县。?生:我觉得郡县制更好。郡守和县令都是皇帝任免,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生:小组交流合作,基于史料,阐明自己的观点?
生:越王墓?
生:可能是为了盗掘珍宝?
生:可能是为了断绝“天子气”。?生:焚书坑儒。?生:影响:?
利:有利于加强思想控制,巩固了秦朝的统治。?
弊:钳制了思想,对古代文化造成重大损失。
生:废庙。秦始皇是一个残暴之人。?生:立庙。秦始皇是一个有远见之人。??
(大部分同学选择立庙。说明秦始皇功大于过。)
以越地为切入点,缩短历史的疏离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推动对本课的探索。
通过阅读史料,引导让学生从发现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多个角度阐述秦朝为了巩固帝国所采取的措施,让学生学会
正确、全面、客观地看待、评价历史事件
通过分析经商途中可能存在问题,在引导学生思考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通过搭建梯子逐步解决问题,能加深学生的思考。
以绍兴印山越王
墓这一重要的越文化遗址引入,能增加学生的探究兴趣,激发对焚书坑儒的思考,更引领学生对秦始皇任务的正确评价。
通过废庙和立庙的辩论,让学生明白评价一个历史人物要史论结合,一分为二。?
大部分同学肯定秦始皇,能够让学生理解评价历史人物还应该从是否顺应潮流,推动进步,如果是,就是功大于过。
课堂小结
1、本课以绍兴本土文化为切入点,穿越到秦朝展开教学,可以给学生带来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整节课学生都表现的积极、主动;?
2、本课的教学重点采用小组合作方式进行学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现的平台,使学生收获了如何归结知识点,又可在交流中获取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足:?
1、借班上课对学情不了解,录制视频前和学生互动不够,孩子比较紧张。?
2细节处理不够细致,对小组之间的分工平时就应该明确,不至于在回答时相互推诿;?3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过于单一,应要鼓励为主;
谈谈自己在这堂课中的收获?
学生可以从内容、学习方法、情感体验等多个角度进行反思:如了解有关秦朝的历史;知道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等
板书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大统一;建立中央集权制,地方推行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小篆成为规范字;焚书坑儒搞专制,古代文化受损失;北拒匈奴修长城,南统越族开灵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