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课件(25张PPT)+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课件(25张PPT)+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课件25张PPT。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始皇出游……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望山皇帝休烈,平一宇内,徳惠攸长。 
“休烈”意为盛美的事业,这里“盛美的事业”指的是什么?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横扫六合,终成统一霸业 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於赵(赵国)……生始皇……(公元前259年)正月生於邯郸(赵国都城)。及生,名为政。年十三岁,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
——《史记·秦始皇本纪》 身为秦王室子孙,嬴政为何生于赵国?质子:春秋战国时期,结盟诸侯国之间互派宗室子弟去对方国家做人质,以互求信任、罢兵议和、乞求援助、要挟土地等,是诸侯外交中一种重要的手段。 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背景?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一段,整理秦灭六国、完成统一的时间、经过、意义。咸阳 秦王嬴政历经10年,先后灭掉东方六国,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了全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混战的局面,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 秦王嬴政为何能在短短十年间灭六国、完成统一呢? 秦王嬴政为何能在短短十年间灭六国、完成统一呢? 材料一: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实行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国力大增,逐步成为中战国后期最实力最强的国家。 材料二:秦王嬴政聚才、用才有方,任用许多能臣悍将如李斯、蒙恬、尉缭、王翦等,君臣之间配合默契,相得益彰。
——《秦始皇嬴政》商鞅变法任用人才远交近攻三皇五帝→皇帝面对这份前无古人的伟业,秦王嬴政作何感想?锐意改革,巩固新兴帝国 这次会议的重要议题是什么?
会议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两种制度有什么不同?血缘关系 直属中央郡县制: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是中央垂直管理下官员由中央直接任免的流官任期制。分封制:周王室把疆域土地划分给诸侯的政治制度。诸侯拥有分封土地的所有资源和收益,只需向周王室缴纳一定的进贡、派兵随从周王作战即可尽义务,诸侯在其封国内依据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确定土地财产和权位的分配与继承,享有世袭统治权。相对独立是否 如果你是秦始皇,面对群臣的争议,你的选择是什么?为什么? 加强中央集权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最高统治者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中央集权君主专政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加强对人民的统治。政治军 事行 政监 察 三公九卿制度里的“三公”指的是哪些人?他们分别有什么职责? 如何让百姓尽快了解秦法,执行与遵守秦法呢?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律令颁布了大量律令文书的上传下达湖南龙山里耶出土的官府文书 根据出土的文书记载:秦法极为注重细节,对臣民的行为举止、日常生活都有严格规定。 秦始皇的统治遇到了哪些困难?

进行了哪些改革措施?

这些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秦始皇的统治遇到了哪些困难?

进行了哪些改革措施?

这些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统一文字1.促进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
2.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文化 经济 统一货币 统一度量衡 度长度量容积衡重量 统一车轨、修驰道 秦始皇的统治遇到了哪些困难?

进行了哪些改革措施?

这些措施对国家有利于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小篆圆形方孔钱两轮间距离6尺急于求成,埋下亡国祸种 博士淳于越进曰:“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指叛乱发生),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学习)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面对这样的非议秦始皇做了什么? 侯生卢生相与谋曰:“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於上……贪於权势至如此,未可为求仙药。”焚书坑儒 他为什么这么做?造成了什么影响?思想利:有利于思想统一,巩固统治。
弊: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对我国古代文化造成重大损失。博士: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侯生、卢生:当时为秦始皇寻找仙药的方士,最后一起逃遁。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征百越,开凿灵渠南海陇西东海长城一带  服徭役的刑徒,已不能满足国家的需要,百姓加入服徭役,仅一年时间,服徭役的百姓死亡近七分之一。
——湖南龙山里耶出土的秦简军事利:巩固了边防,有利于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
弊:繁重的兵役和徭役加重了百姓负担。千秋功过,任由后人评说 秦王以暴虐为天下始。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汉·贾谊明·李贽绍兴秦望山准备开发旅游资源,现招聘义务讲解小导游若干名。
报名条件:
1.准备一段有关秦始皇的评析词,以备现场展示。
2.……
报名截止时间:2019年4月30日
绍兴市旅游局
2019年4月16日招聘启事(1)评价时要对历史人物进行全面地、一分为二地去看待。
(2)要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中。
(3)应把评价重点放在历史人物对历史进程的影响上。
(4)要史论结合,以史实为依据,不能空下结论。“评析历史人物”小贴士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谢谢聆听!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