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 课件(2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 课件(22张PPT)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诸子百家”
百家争鸣指哪百家?
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巨大变革,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许多思想家从各自的阶级利益出发,著书立说,到处游说,对这场大变革发表自己的见解,于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儒家:
孔子、孟子
道家:
老子、庄子
兵家:
法家:
墨家:
墨子
韩非子
孙子、孙膑
“诸子百家”中各家的代表人物是谁?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
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
(汉族,春秋时鲁国人)是我国古代
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家和思想家,
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
文化名人之一。孔子出生于鲁国
(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来的典籍中。
说说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后裔。周灭商后,
周武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 微子启死后,
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先祖。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
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姓,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
逃到了鲁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是鲁国出名的
勇士,叔梁纥先娶施氏曜英,生九女而无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
有足疾。在当时的情况下,女子和残疾的儿子都不宜继嗣。叔梁纥晚
年与年轻女子颜征再生下孔子。由于孔子的母亲曾去尼丘山祈祷,然
后怀下孔子,又因孔子刚出生时头顶的中间凹下,像尼丘山;故起名
为丘,字仲尼(仲为第二的意思,叔梁纥的长子为孟皮,孟为第一的
意思)。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之后,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
由于种种原因,孔子在政治上没有过大的作为,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
月中,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
可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
周游[1]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
了私学先驱。孔子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其中有很多皆
为各国高官栋梁。
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后裔。后代子孙以孔为姓,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鲁国出名的勇士,叔梁纥先娶施氏,生九女而无一子,其妾生一子但有足疾。在当时的情况下,女子和残疾的儿子都不能继嗣。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后裔。周灭商后,
周武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 微子启死后,
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先祖。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
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姓,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
逃到了鲁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是鲁国出名的
勇士,叔梁纥先娶施氏曜英,生九女而无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
有足疾。在当时的情况下,女子和残疾的儿子都不宜继嗣。叔梁纥晚
年与年轻女子颜征再生下孔子。由于孔子的母亲曾去尼丘山祈祷,然
后怀下孔子,又因孔子刚出生时头顶的中间凹下,像尼丘山;故起名
为丘,字仲尼(仲为第二的意思,叔梁纥的长子为孟皮,孟为第一的
意思)。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之后,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
由于种种原因,孔子在政治上没有过大的作为,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
月中,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
可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
周游[1]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
了私学先驱。孔子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其中有很多皆
为各国高官栋梁。
叔梁纥晚年再娶年轻女子颜征生下孔子。由于孔子的母亲曾去尼丘山祈祷,然后怀下孔子,又因孔子刚出生时头顶的中间凹下,像尼丘山;故起名为丘,字仲尼(仲是第二的意思)。孔子三岁时,其父病逝,之后,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由于种种原因,孔子在政治上没有过大的作为,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孔子弟子多达3000,其中贤人72,其中有很多皆为各国高官栋梁。
孔林
孔庙
孔府
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要求统治者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孔子有什么主张?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仁”
三人行,必有我师
因材施教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在教育方法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
孔子在学术上的态度是怎样的?
孔子的学说被历代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
孔子的思想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诗经》、《尚书》、《春秋》、《论语》
孔子在学术上有哪些成就?
孔子对教育有哪些重要贡献?
①广开私学,扩大了受教育的对象
②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③先进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孟子,战国时邹国人,著有《孟子》一书
儒家学派的另一个代表人物是谁?他有什么主张?
1)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准则
2)宣扬为统治阶级辩护的思想。后世把孔子和孟子合称孔孟
老子 ,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春秋末期人。著作有《老子》也叫《道德经》
老子具有朴素的辩证思想,崇尚“自然”主张“无为”,要求人们顺应自然,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他有什么主张?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家思想,著有《庄子》一书,后人把他和老子合称为老庄。主张“朴素的辨证思想”
道家的另一个代表是谁?他有什么主张?
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他的言行记录在《墨子》一书中
墨家学派创始人是谁?他有什么主张?
主张“兼爱”、“非攻”爱一切人,视人如己,互助友爱
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主要代表,著有《韩非子》一书
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是谁?他有什么主张?
他主张“法治”,“强化中央集权”
法家为什么在秦国会受到重视?
法家的主张强化了中央的集权和君主的权力,用严酷的刑罚镇压人们的反抗,适应了当时社会形势的需要。
春秋末期杰出的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
读课文17页材料,说说孙武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有什么主张?
主张:“知彼知己,百战不殆”,“避实击虚”,“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兵家的代表人物是谁?
孙武(也叫孙子)和孙膑
战国时孙武的后代,他继承和发扬了孙武的军事思想,著有《孙膑兵法》
说说孙膑又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又有什么主张?
主张“事备而后动”
百家争鸣有什么历史意义?
课文第17页最后一节
“诸子百家”的代表、主张与相关经典?(填写下表)
朴素的辨证思想
“仁”、“因材施教”
“仁政”“民贵”“君轻”
人定胜天
“兼爱”、“非攻”
“以法治国”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事备而后动”
《道德经》
《庄子》
《诗经》《尚书》
《春秋》《论语》
《孟子》
《荀子》
《墨子》
《韩非子》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课堂总结
学 派 代 表 主  张 相 关 经 典
道 家
庄 子

儒 家 孔 子
孟 子
荀 子
墨 家 墨 子
法 家 韩 非子
兵 家 孙 武
孙 膑
1.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曾经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这里的智慧是指( )
A.无为而治 B.兼爱与非攻 C.法治 D.仁和德
2.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又是大教育家,他在教育方面的主要贡献是( )
A.兴办私学 B.创立儒学
C.开办太学 D.创立科举制度
3.下列属于老子思想的是( )
A.仁 B.主张改革,实行法治 C.兼爱与非攻
D.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D
A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