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创新永无止境 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创新永无止境 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2.2 创新永无止境






观看两个视频后,请用一句话概括我国的科技发展现状,并思考:我国为什么重视科技创新?
活动一:知现状
1、我国为什么要重视科技创新?P20
(1)重要性: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2)现状:目前,虽然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成就),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等问题(差距)。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总体上)。





活动二:知战略

1995年

1997年

2001年

2006年

2015年

2016年
党和国家首次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党的十五大提出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出台。
国家制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我国到2050年简称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2、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的做法)P21—24
(1)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活动三:知自主





1、美国为什么万般阻拦钱学森回国?
2、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发成功,靠的是什么?
3、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你会怎么做?
思考:




(2)深化教育改革,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2、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的做法)P21—24





人口 - 教育=
人口 + 教育=
沉重的包袱
丰富的资源
为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国家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育改革全面推进。
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
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
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①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


阅读教材P22-23,思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取得了哪些成就?教育的重要性是什么?
②我国为什么必须重视发展教育?(重要性)P22
(1)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
(2)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3)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3)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2、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的做法)P21—24





活动四:知格局
(4)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2、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的做法)P21—24





活动五:知内涵
1、“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内涵?P24
万众创新的内涵:创新不唯年龄、不唯学历、不唯职业,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向往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
大众创业的内涵:创业不分男女、不分城乡、不分行业,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针对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把华为列入“实体名单”,5月17日凌晨,华为旗下的芯片公司海思半导体总裁何庭波发布了一封致员工的内部信称,现在超级大国可以说是毫不留情地将全球的合作以及技术产业体系,可以说做出了很多令人难以置信的决定,而华为就是最大的受害者,无缘无故的被列入了美国商务部工业以及安全局的实体名单。但是为了不让华为的客户们失望,也为了兑现自己此前的承诺,将作出一项历史性的选择,那就是将会将保密柜中的备胎芯片全部转正,这同样是为了能够确保华为的相当大的一部分产品的战略安全,以及能够保持设备的供应。
华为海思内部信发布,引发网络热烈刷屏关注,网友纷纷为华为打气鼓劲:“底气来自实力,远见卓识的华为,值得敬重”、“居安思危,心怀远大”、“一直用华为产品、支持国货”、“加油、华为”、“看得掉泪了,很震撼,很鼓舞人心!”。

活动六:知力量
2、为什么要进行万众创新?
(1)当今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
(2)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2、为什么要进行万众创新?




三代人的创新故事(探究与分享 P26-27)
吴孟超、裘法祖和王红阳
从裘法祖、吴孟超和王红阳三代人的创新事迹中,你感受到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力量?
有人说:“科技创新需要关键人物的开拓探索,更需要研究团队的接续积累。”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活动七:知精神
(3)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创新精神,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4)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创新精神的表现(做法)
2、为什么要进行万众创新?




活动八:知版权
3、怎样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P24-27
(1)国家:
(2)企业: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企业不能只是跟着别人走,而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
(3)个人:个人要弘扬创新精神。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方法与技能——保护知识产权小贴士 P27
保护知识产权的途径?P27
(1)学习相关法律,如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
(2)未成年人也拥有知识产权。当未成年人的知识产权遭到侵犯时,可以由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出面请求有关机关予以法律保护,要求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
(3)拒绝购买盗版产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4)对自己的发明创造成果及时申请专利保护。
创新强国
创新永无止境

万众创新

(2)企业:
(3)个人

1、为什么要重视科技创新?(重要性+现状)
2、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1)战略
(2)人才、教育(成就与重要性)
(3)能力、方针、道路
(4)制度、环境
(1)国家:
1、为什么(个人、企业、时代、目的)
2、怎么做

1.“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要落实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这一系列科技创新举措,必须做到
①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②依靠技术引进实现科技进步 ③把发展科技作为立国之本 ④把加速科技发展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C
2.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创造大国”的转变,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不可少,关于创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要提高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B.购买国外知识产权能够解决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 足的问题
C.知识多少与创造力强弱无关
D.创新能力即科技创新能力
A
3.黔南州某中学开展科技创新大赛,赛前,品对联韵味知发展战略,当主持人读出“科技提升助国威,教育发展国兴旺”的时候,很多同学立即举手说出了这副对联的横批
A.科技创新
B.科教兴国
C.依法治国
D.人才强军
B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课题 2.2创新永无止境 单元 一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九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原因和做法;充分认识教育的重要性;全面认识万众创新 能力目标 通过对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性的学习,理解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够意识到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增强忧患意识,自觉融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中
重点 建设创新型国家,教育的重要性。
难点 万众创新,弘扬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手机的发展史 图片师:从大哥大到现在的全面屏手机,到未来的无边框手机,创新从未停下脚步。 欣赏图片 用学生熟知的例子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活动一:知现状 观看视频《厉害了我的国》及《我国距离科技强国还有多远》观看两个视频后,请用一句话概括我国的科技发展现状,并思考:我国为什么重视科技创新? (1)重要性: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2)现状:目前,虽然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成就),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等问题(差距)。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总体上)。活动二:知战略 视频《人才强国战略》及P21相关链接的材料 思考:国家怎样建设创新型的国家?(1)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活动三:知自主 视频《钱学森》1、美国为什么万般阻拦钱学森回国? 2、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发成功,靠的是什么? 3、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你会怎么做?师总结:思考:国家怎样建设创新型的国家? (2)深化教育改革,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①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②我国为什么必须重视发展教育?(重要性)P22 (1)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 (2)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3)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思考:国家怎样建设创新型的国家? 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活动五:知格局 视频《创业街》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活动五:知内涵 图片展示 万众创新的内涵:创新不唯年龄、不唯学历、不唯职业,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向往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 大众创业的内涵:创业不分男女、不分城乡、不分行业,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活动六:知力量针对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把华为列入“实体名单”,5月17日凌晨,华为旗下的芯片公司海思半导体总裁何庭波发布了一封致员工的内部信称,现在超级大国可以说是毫不留情地将全球的合作以及技术产业体系,可以说做出了很多令人难以置信的决定,而华为就是最大的受害者,无缘无故的被列入了美国商务部工业以及安全局的实体名单。但是为了不让华为的客户们失望,也为了兑现自己此前的承诺,将作出一项历史性的选择,那就是将会将保密柜中的备胎芯片全部转正,这同样是为了能够确保华为的相当大的一部分产品的战略安全,以及能够保持设备的供应。 华为海思内部信发布,引发网络热烈刷屏关注,网友纷纷为华为打气鼓劲:“底气来自实力,远见卓识的华为,值得敬重”、“居安思危,心怀远大”、“一直用华为产品、支持国货”、“加油、华为”、“看得掉泪了,很震撼,很鼓舞人心!”。 2、为什么要进行万众创新? (1)当今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 (2)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活动七:知精神 P26探究与分享从裘法祖、吴孟超和王红阳三代人的创新事迹中,你感受到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力量? 有人说:“科技创新需要关键人物的开拓探索,更需要研究团队的接续积累。”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3)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创新精神,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4)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活动八:知版权 图片案例 结合所学知识小组讨论:怎样促进“双创”(1)国家: (2)企业: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企业不能只是跟着别人走,而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 (3)个人:个人要弘扬创新精神。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直观感受

课堂小结 三、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创新永无止境,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了解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原因和措施,认识了教育的重要性及取得的重大成就,全面认识了万众创新,了解了创新精神的表现,提高了对创新的认识。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