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课件(1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课件(13张PPT)

资源简介

(共13张PPT)
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夜十时许
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出兵攻占北大营,我东北军将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国难降临,人民奋起抗争。
思考
了解“九一八事变”,说说你认为“九一八事变是国耻日”的理由。
大数据分析
兵力对比 关东军1万余人 东北军大约30万人
事变经过
蒋介石:不抵抗
分析
日本为什么要以东北三省为目标开始侵略中国。
大数据:至1930年,中国东北地区外国人113万之中,日本人占23万,朝鲜人占80万;外国投资20.63亿日元之中,日本占73%,约占日本对外投资总额的一半。
史料证明:1929年,关东军多次制定武力吞并“满蒙”的计划;1931年1月,“满铁”副总裁松冈洋右公开叫嚣所谓“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1931年6月,日军参谋部制定《解决满蒙问题方策大纲》,决定采取军事行动……
从日本的角度看:
1.日本长期觊觎中国东北地区;
2.九一八事变是日本长期侵略政策的必然结果;
3.日本在事变前进行过周密的策划;
……
一二·九学生运动,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上海第十九路军击退日军的多次进攻
东北抗日义勇军
日军侵华

1931.9.18
1932.1.28
1935.9
1936.5
九一八事变
一·二八事变
华北事变

抗日救亡运动
张、杨发动“西安事变”
?
理解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南京国民政府:蒋介石奉行不抵抗
各方对日本侵华的态度:
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际联盟:对中日双方提出“警告”,要求中日立即撤兵
苏联:同情、支持中国,但不干涉;英美等国观望,但不采取制止行动
蒋介石在西安视察部队。右为杨虎城,杨后是张学良。
Shock!
理解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南京国民政府:
各方对西安的态度:
中国共产党:
力主讨伐VS反对“讨伐”
日本:一个原则:不得损害日本利益,组织亲日政府
英美:主张蒋和张杨妥协,愿意调解
苏联:坚决支持中国抗日,希望事变“和平解决”
“只要蒋介石同意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就应当释放他。”
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宋美龄搭机赶来西安,下机时满面愁容。
周恩来、叶剑英与国民党谈判代表张冲在红军驻西安联络处合影。
理解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和宋美龄返回南京,由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接机。
理解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板书
一、九一八事变
二、一二九事变
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国共联合抗日的序幕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后记
请谈谈你对蒋“攘外必先安内”不抵抗政策的看法。
1975年4月5日午夜,中国国民党总裁蒋介石,因心脏病在台北士林寓所去世。工作人员非常高兴地将这一消息报告给毛泽东。出乎大家意料的是,毛泽东并没有显示出高兴的神情,而是一脸凝重地说了三个字:“知道了。”没人能够了解毛泽东此时的复杂心情。
1958年第二次台海危机期间,毛泽东就不止一次地讲到过,蒋家父子是爱国的,并且试图团结蒋介石,搞联蒋抗美。
1918年,布尔什维克刚刚执政,德国和俄国之间的战争尚未停止。为了首先巩固内部,列宁不顾众多同事的反对,坚持批准与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割让了大片领土。等到政权巩固了,国家强大了,苏联最后又把这些割让的土地收回来了。
大数据分析
兵力对比 关东军1万余人 东北军大约30万人
事变经过
1931年,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9日,日军占领沈阳
4个月零18天,日军占领东北三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