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实用课件 1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2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实用课件 18张PPT)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请回顾上一节课内容,回答:导致武昌起义爆发的因素还有哪些?
武昌起义爆发原因
阶级基础
导火线
组织基础
思想基础
四川保路运动
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
革命思想的传播
兴中会、同盟会的成立
武昌起义1911.10.10,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
武昌起义的经过
请阅读书本P14,说说武昌起义的经过。
武昌起义后,各省响应,清朝的统治迅速崩溃。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结合地图,归纳武昌起义发生的有利条件?
革命组织:革命党人在湖北新军中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奠定了革命基础。
导火线:四川保路运动鼓舞了革命党人的斗争士气。清政府为镇压四川保路运动,将湖北新军西调,造成了武汉地区清朝兵力的空虚,从而给武昌起义的爆发和成功创造了有利条件。。
地理位置:湖北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处于交通枢纽地位,水路交通便利。
经济发展:武汉建立了许多钢铁厂兵工厂、火药厂、造币厂,是“械精饷足”之区。
群众基础:武汉是帝国主义入侵较早的地区,当地人民不断掀起的反帝斗争为武昌起义奠定了群众基础。
孙中山被选为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时间:
法律:
性质:
地点:
1912年1月1日
南京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共和制政府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阅读书本P15-16,回答下列问题。
公元纪年与民国纪年的换算
* 把公元纪年换算成民国纪年:
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民国1年),
求民国纪年是用公元时间--1912+1。
如:(公元)2019
* 把民国纪年换算成公元纪年:
用民国年代加上1912-1。
如:(民国)89年
108(年)(民国)
2000年
活学活用:

新中国成立那一年是民国多少年?
1949-1912+1=38
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思想
主权在民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原则?
(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原则?
(3)材料三中的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
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材料二: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
之区别。
材料三: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
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否定等级观念,确认资产阶级的人权平等法则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性质: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献
评价辛亥革命
有人说,皇帝倒了,辫子割了,革命成功了。 有人说,这只是表面现象,革命并没有成功。
你眼中的辛亥革命是怎样的?
论从史出
一分为二
评价历史事件
将历史事件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
材料1:
1912年3月5日,《时报》上刊载了一篇题为《新陈代谢》的文章,文中描述民初中国社会的革故鼎新说:“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
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君主专制
建立中华民国,实行民主共和
材料2:
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
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材料3: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生活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令﹐如:革除历代官厅“大人”﹑“老爷”等称呼,禁止蓄辫、缠足等。
1912年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为礼服,修改中山装造型,并赋予了新的含义。
材料4:
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洲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为至。
——《临时大总统告各友邦书》1912年1月
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承认条约有效,没有明确的反帝内容
材料5:
辛亥革命后,从城市到农村,很多人还是把君主当做神来供奉。过年时,百姓的门户上依然贴着“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的春联。
没有彻底解放人们的思想
标志
成果
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
时间、地点:
1911年10月10日
中华民国成立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清朝覆亡
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
结果
影响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窃取革命果实,中华民国名存实亡。
四川保路运动(导火线)
成功
失败
启示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中国必须寻找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革命道路
中国同盟会的:
1、建立时间
2、地点
3、领导人
4、性质
5、革命纲领是什么?后来概括为什么?并且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6、机关刊物
7、革命活动
记忆:
1.辛亥革命 1911
2.武昌起义 1911.10.10 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
3.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1912,孙中山被选为临时大总统 时间、地点、性质、法律
4.辛亥革命的影响(积极、消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