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五四运动(实用课件 2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2五四运动(实用课件 23张PPT)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新文化运动p44
1.背景
2.时间 开始标志 口号
3.人物:
4.内容:p45
5.性质:
6.影响:p46
中国共青团团歌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
用青春拥抱时代……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
用生命点燃未来……
“五四”的火炬……
唤起了民族的觉醒……
壮丽的事业……
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母亲用共产主义为我们命名…
我们开创新的世界……
1、说一说中国政府为什么要庆祝大战的胜利。
2、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什么要求?
3、巴黎和会上是如何对待中国提出的要求?

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二、五四运动经过——5月4日
北京各校学生齐集________,举行游行示威(高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口号,要求严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
至东交民巷使馆区时遭警察阻拦
改道至________,火烧________,痛打________。
学生的示威活动遭到________的镇压
天安门
还我青岛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
曹汝霖
章宗祥
陆宗舆
赵家楼
曹宅
章宗祥
北洋政府
五四运动经过——5月5日
北京学生举行________,各地区学生纷纷响应
总罢课
五四运动经过——6月初起
学生再次上街________
北洋政府________
激起________,各界人士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________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很快席卷全国
爱国宣传
逮捕800多名学生
全国人民强烈反对
上海
中心转移到上海
工人阶级成为主力
规模、影响扩大(三罢斗争)
6月,运动形势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为什么上海能成为五四运动的中心?
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
返回
返回
结合课本内容独立完成下表:
5月4日
-6月初
学生
北京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惩办三个
卖国贼
6月初起
上海
工人阶级
工人罢工
学生罢课
商人罢市
取得初步胜利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五四运动的经过
时间  中心 先锋 口号 要求

时间  中心  主力 内容 结果

五四运动取得什么成果?
1.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2.免除曹、章、陆的职务
3.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第一次向列强说“不”
四、五四运动的成果
1.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2.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始,3.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的解放,人们开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国、看世界
五四运动的意义
一场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的性质
历次革命运动口号之比较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太平天国运动
“扶清灭洋。” ——义和团运动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辛亥革命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五四运动
中国人民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口号
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道路之比较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向西方学习
十月革命后
以俄为师
反封建
反帝
反封建
反帝反封建
中国近代史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年
1919年
1949年
鸦片战争
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和重要标志事件
胡适 :“1919年所发生的‘五四运动’,它把一个文化运动转变成了一个政治运动,所以称之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或“启蒙运动”。
胡适对“五四”运动的评价,反映“五四”还有什么影响意义?此外,你觉得“五四”运动还有哪些影响?
加速了新文化运动的步伐
激发青年的爱国热情
掀起了反帝运动
提高了女性地位
对中共成立作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
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开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国、看世界……
五四运动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被篆
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了,为了弘扬五四精神,
1949年12月,我国正式宣布五月四日为中国青
年节。学习了这一课,你们认为什么是五四精
神呢?




背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导火线)
过程
第一阶段:5月4日,北京学生游行示威,火烧赵家楼曹汝霖家,遭到北洋政府的镇压。先锋:学生
第二阶段: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支援学生反帝爱国斗争,主力:工人阶级
初步胜利果实
1.释放被捕的学生
2.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
3.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性质:反帝爱国运动
影响:P51
五四运动
1.时间、导火线
2.口号
3.第一阶段 中心 先锋
第二阶段 中心 主力
4.取得的成果
5.性质
6.意义
7.五四精神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比较表
进步的知识分子、学生
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学生、工人阶级、商人等
封建专制制度,旧文学,旧道德
帝国主义、封建北洋军阀政府
思想解放运动
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
创办报刊进行宣传、改革文学
创办报刊进行宣传,游行示威(罢课、罢工、罢市)
参与者 反对的对象 性质
斗争的形式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1840-1919
1919-1949
相同点:①社会性质: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革命任务:都是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 ③革命性质: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后,还要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资产阶级
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资产阶级的平等、自由思想和民主共和观念
马克思主义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革命的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土地问题不能彻底解决
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土地问题。
有胜利的一面,但最终果实被窃取,革命任务没有完成,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为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
不同点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时间
领导力量
指导思想

革命前途


群众基础


结果不同


中国代表向巴黎和会提出希望条件七条:
(一)废弃势力范围;
(二)撤退外国军队、巡警;
(三)裁撤外国邮局及有线无线电报机关;
(四)撤销领事裁判权;
(五)归还租借地;
(六)归还租界;
(七)关税自由权。
接着,在中国旅欧学生要求下,中国代表又向巴黎和会提出废除“二十一条”的要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