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第一课 亚非大河文明古代印度【知识梳理】一、种姓制度等级等级名称社会阶层职责和义务第一等级第二等级第三等级第四等级佛教背 景时 间创始人教 义发 展【知识巩固】【选择题】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国家是在( )A.公元前3500年左右 B.公元前3100年左右C.公元前3000年左右 D.公元前2500年左右婆罗门神话:“原人”将他的口变为婆罗门,手变成刹帝利,腿变成了吠舍,脚变成了首陀罗,如图所示,回答2--3题。在古代种姓制度中,属于被统治阶级的是( )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刹帝利、首陀罗婆罗门、吠舍3.阿育王是古代孔雀王朝的国王。按古印度种姓制度划分,阿育王属于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4.下列历史事件中,与古代印度有关的是( )A.创建佛教 B.制作木乃伊 C.《汉谟拉比法典》 D.发明腓尼基字母文字【非选择题】材料一2:宣扬“众生平等”……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的根源是人的欲望,只有消灭欲望,忍耐服从,刻苦修行,才能摆脱“苦”,到达“极乐世界”。材料二:我国唐代高僧玄奘西行至天竺(今印度半岛)求取佛法。《大唐西域记》描述天竺等国的社会情况:“苦夫族姓殊者,有四流焉:一曰婆罗门,净行也……;二曰刹帝利,王种也……;三曰吠舍,商贾也……;四曰首陀罗,农人也……。”材料一描述的是什么宗教的教义?指出该宗教产生的时间及创始人(3分)材料二反映了当天天竺等国实行哪一制度?这一制度与材料一描述的宗教的诞生有何联系?(3分)(3)玄奘法师西行至天竺等国求取佛法,可见佛教已经不断向外传播。请运用相关史实说明佛教得以兴盛并向外传播的原因。(4分)第一单元 第一课 亚非大河文明古代印度参考答案【知识梳理】等级等级名称社会阶层职责和义务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和官吏把握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为神庙上供、养活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地者和贫困破产的人为前三个等级服务背 景种姓制度激化社会矛盾,引起人民的不满,反对婆罗门特权的情绪不断高涨时 间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教 义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宣扬的种姓制度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的根源是人的欲望,只有消灭欲望,忍耐服从,刻苦修行,才能摆脱“苦”,到达“极乐世界”。发 展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大力弘扬佛教,兴建佛寺、佛塔,召集佛教徒聚会、整理、编纂佛教经典,派僧侣传教【知识巩固】【选择题】D 2.B 3.B 4.A【非选择题】佛教 BC6世纪 乔达摩·悉达多种姓制度 联系: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日益引起人民的不满,反对婆罗门特权的情绪不断高涨促成了佛教的产生①早期佛教反对种姓制度,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也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②佛教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种姓制度的人入教,教义通俗易懂,信仰的民众日益增多。课件26张PPT。课前检测1. ,古巴伯伦王国国王 统一了两河流域。2.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其维护的是 的利益。3.古代两河流域的人民发明的 ,有利地推动了西亚文化的发展。4. 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为以后的欧洲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汉谟拉比法典》奴隶主阶级楔形文字腓尼基字母文字新知导入猜猜以下是哪个文明古国的文明成就?摩亨佐·达罗城遗址泰姬陵种姓制度第一课 亚非大河文明 ——古代印度新知讲解一、古代印度地理位置二、古代印度自然条件三、古代印度文明历程四、古代印度文明成果一、地理位置读图并结合七年级所学知识,描述古代印度的地理位置位于南亚次大陆,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亚次大陆指的是:喜马拉雅山以南一大片半岛形的陆地。二、自然环境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河流:印度河、恒河流经,河流定期泛滥,水源较充足。土壤:肥沃从图中圈出文明城市读图描述古代印度自然环境特点如何?农业发展条件十分优越,成为文明发源地。三、古代印度的文明历程摩亨佐·达罗城遗址1.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国家。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帕是当时最为著名的城市。2.公元前15世纪,来自中亚的雅利安人侵入南亚次大陆,征服当地居民,陆续建立一些小国。3.公元前6世纪,半岛逐渐统一4.公元前3世纪摩揭陀国阿育王基本统一半岛5.后又分裂 阿育王摩亨佐·达罗城中的大浴池遗址摩亨佐·达罗城市遗址摩亨佐·达罗的排水沟摩亨佐·达罗的深井文明图鉴哈拉帕谷仓遗址哈拉帕残留的土墙哈拉帕的内城哈拉帕商人使用的石质砝码文明图鉴三、古代印度的文明成果阅读书本P7—P9,了解古代印度的文明成果种姓制度佛教阅读时,用笔圈出关键信息三、古代印度文明成果种姓制度资料1:婆罗门贵族给种姓制度披上一层神圣的色彩,他们编造说,造物主“原人”用自己的嘴变成婆罗门,用手变成了刹帝利,用腿变成吠舍,用脚变成了首陀罗。从资料中可知,印度种姓制度是从何而来?雅利安人为了更好的统治,制定了种姓制度,并为之添上了神圣的色彩。依据婆罗门贵族的说法,说明四个阶级是如何产生的?三、古代印度文明成果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祭司掌握神权国王、武士和官吏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把握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向国家纳税,为神庙上供,养活第一、第二等级被征地者和贫困破产的人为前三个等级服务除此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实质:贵族的统治工具资料2那是流传着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位理发师的儿子爱上了一个少女。他父亲告诫说:“儿子,你不要把愿望寄托在办不到的事情上。你是理发师的儿子,属于低级种姓(首陀罗),而那个女孩属于高级种姓(刹帝利)。刹帝利的女儿是不能与你结婚的。”结果,理发师的儿子在绝望中忧郁而死。资料反应了什么社会问题?三、古代印度文明成果种姓制度反映了当时不同种姓之间壁垒分明、等级森严的社会状况。不同等级的人之间不得通婚。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随着社会的发展,种姓制度日益引起人民的不满,反对婆罗门特权的情绪不断高涨。种姓制度虽已废除,在当今印度社会仍有影响。三、古代印度文明成果佛 教阅读书本,填写表格种姓制度激化社会矛盾,引起人民的不满,反对婆罗门特权的情绪不断高涨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1.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宣扬的种姓制度2.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的根源是人的欲望,只有消灭欲望,忍耐服从,刻苦修行,才能摆脱“苦”,到达“极乐世界”。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大力弘扬佛教,兴建佛寺、佛塔,召集佛教徒聚会、整理、编纂佛教经典,派僧侣传教三、古代印度文明成果佛 教教义详解佛教为何会受到国王和广大民众的支持?1.早期佛教反对种姓制度,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得到了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2.佛教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教义通俗易懂,信仰的民众日益增多。三、古代印度文明成果佛 教 释迦牟尼的故事释迦牟尼是释迦族的王子,出生在今天尼泊尔的蓝毗尼。相传,年轻的释迦牟尼驾车出游时,途中先后遇到老人、病人和死人,他们衰老、羸弱的身影和凄惨的景象让他内心深感痛苦。后来,他听说出家可以获得解脱生老病死等苦难的办法,于是决心出家修行。坐在一棵巨大的菩提树下,经过七天七夜的苦思冥想,他终于大彻大悟,创立了佛教。此后几十年间,他宣传佛教,广收门徒。门徒们称他为“佛”,意思是“大彻大悟”的人。他死后,遗体被火化,留存下来的遗骨由信徒们分别带到各处建塔供奉。这种塔在我国被成为舍利塔。 释迦牟尼的故事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成亲多年,非常恩爱,却从未怀孕生子,两人为此非常苦恼。直到有一夜,摩耶夫人梦见一头白象进入自己的腹中,此乃祥瑞之兆,果然,不久,摩耶夫人便怀孕了。怀孕后的摩耶夫人内心非常平和安宁,喜欢去幽静的森林散步,鸟语花香,流水潺潺。在临近生产日子,摩耶夫人按照当时印度的习俗,带着一群人回娘家待产。当队伍行进到蓝毗尼时,孩子就要出生了,于是便找了一颗无忧树,生下来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诞生图菩提树 佛陀讲经 佛陀说法 佛陀打坐三、古代印度文明成果佛 教 阿育王是古代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又被称为“无忧王”。阿育王曾经谋杀的兄弟姐妹有99人,阿育王夺取了王位后,开始向外扩张。最大规模的扩张是对羯陵伽的远征。被俘虏的羯陵伽人有15万人,被杀的有10万人。 成为教徒后,阿育王对残酷的战争给人民所造成的灾难感到十分后悔。此后代替暴力统治和侵略的将是不竭余力的宣扬佛教,从此以后,他不再向邻国派遣军队,而是派遣宣扬佛教的高僧。 阿育王三、古代印度文明成果佛 教 阿育王又宣布佛教为印度的国教,为了弘扬佛法,阿育王派出了包括王子和公主在内的大批使者和僧侣,到邻近的国家和地区去传教。很快传到了埃及、叙利亚、缅甸、中国和世界各地。 除了宣传佛教,阿育王还为老百姓做了许多的好事。如扩大灌溉工程,修筑道路,建立医院等等。在阿育王在位的40多年里,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印度的孔雀王朝也成了印度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的统一帝国。 佛教的创始当然应该归功于释迦牟尼,但它的大规模的传播,则要归功于阿育王。 佛教主要向两个方向传播。一支向北经中亚传入中国内地,然后通过中国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等,称北传佛教。另一支向南传入我国傣族地区以及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等国,称南传佛教。 印 度中 国佛教传播路径自然环境 位置气候河流古代印度文明历程文明成就课堂总结公元前2500年出现城市国家雅利安人入侵建立小国公元前6世纪其半岛逐渐统一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基本统一半岛 再次分裂城市国家:哈拉帕、摩亨佐·达罗制度:种姓制度宗教:佛教阿拉伯数字课堂练习1.下列古迹属于古巴比伦王国的是( )A.金字塔 B.良渚古城遗址 C.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D.印度河流域古遗址2.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指出: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古丝绸之路跨越的“两河流域”诞生了( )A.埃及文明 B.巴比伦文明 C.印度文明 D.希腊文明CB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古代印度.doc 第一单元第一课 古代印度.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