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39张PPT。分封制的实行对西周产生的积极影响?简单分析分封制给周天子统治造成的不利影响?确立了周王的权威,开发了边远地区,成为对周围民族具有较大影响的国家。 分封的诸侯成为独立王国,拥有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大权。随着势力的壮大,一些诸侯王不再服从周天子命令,为了抢占地盘,相互间征战不已,形成春秋争霸局面。东周(春秋和战国)第二课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春秋(B.C770年——B.C476年) 战国(B.C475年——B.C221年) 西周东周周武王伐纣灭商建西周(B.C1046年——B.C771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春秋:因孔子编写的记载这段历史的史书《春秋》而得名。战国:由于各诸侯国以兼并或自保为目标,连年交战而得名。春秋战国春秋东周战国770BC,周平王东迁国都至洛邑,史称东周。一、东周的建立1、概况2、发展阶段(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分析分封制给周天子统治造成的不利影响,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二、诸侯争霸局面的出现1、诸侯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1)春秋时期,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威,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2)一些实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相互征战,争做霸主。诸侯争霸的目的:争夺霸权,争做霸主,做诸侯之长2、春秋五霸一种说法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春秋五霸 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齐桓公首先称霸齐桓公确立霸主的标志: 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齐桓公 成就霸业的主要原因?1、齐国盛产鱼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经济)2、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政治)3、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军事)4、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外交)(1)材料中的历史事实发生于哪个历史时期?春秋 管仲帮助齐桓公改革军制和内政,发展经济;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组织联军,阻挡楚国,树立威信。 齐桓公首先称霸(公元前7世纪中期)(2)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3)“管仲相桓公”对齐国产生了什么结果? 材料:“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齐桓公称霸——葵丘会盟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许多诸侯在葵丘会盟,周天子也派代表参加,并送来了祭肉,赋予齐桓公朝见天子不再行跪拜之礼的特权,等于正式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会上各国共同签订盟约,加强各诸侯国的经济合作,进一步维护宗法统治秩序。齐桓公的霸业至此达到了顶峰。3、齐桓公最先称霸(1)标志:公元前7世纪中期,葵丘会盟----齐桓公确立霸主地位。采纳管仲的建议,打出“尊王攘夷”旗号,在诸侯国中树立了威信深得民心不计前嫌,善于用人,虚怀若谷,善于吸纳别人的正确意见任用管仲改革,改革军制和内政,发展经济,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富国强兵从齐国所处的地理位置、齐桓公的个人因素等方面,简要分析齐桓公为什么会称霸?地理位置个人因素对内措施对外措施临近大海,物产丰富;中原东面,封锁较少(2)齐桓公最先称霸的原因背山面海,资源丰富。中原东面,封锁较少。你知道齐桓公与管仲的故事吗?你认为齐桓公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胸襟宽广,任用贤能,这样聚集了优秀的治国人才。 管仲改革的主要内容1、在全国划分政区,组织军事编制,设官吏管理;2、建立选拔人才制度,士经三审选,可为“上卿之赞” (助理);3、按土地分等征税,禁止贵族掠夺私产;4、发展盐铁业,铸造货币,调剂物价。改革使齐国富强起来 尊王攘夷、深得民心 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即在尊重周王室的名义下,团结其他诸侯,抗击威胁中原的周边民族,捍卫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齐桓公还和中原诸国组成联军,阻挡北上的南方强国楚,在诸侯国中树立了威信。据图分析战国时期与春秋时期相比发生了样变化?诸侯数量大大减少匈奴晋赵魏韩三 家 分 晋齐晋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央。4、战国时期的争霸局面(1)时间: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2)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战国七雄的位置相当于今天的哪些地区? 齐:今山东东北部; 楚:长江流域;秦:西边关中地区; 燕:华北、东北;赵:今河北; 魏:河南;韩:今陕西一带。战国七雄与春秋五霸进行的征战活动在意图上有何不同? 春秋五霸以称霸诸侯、做诸侯之长为目的,战国七雄以吞灭他国、兼并他国土地,做天下之主为目的。(3)战国时期争霸的特点:争霸目的:是要灭掉其他各国,一统天下。战国时期的战争与春秋时期的战争相比,有什么不同?战争规模更大,持续时间更长,也更为残酷,对社会经济发展破坏性更大,影响更广泛。如果你是当时的某个诸侯,面对激烈残酷的兼并战争形势,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应对?通过变法富国强兵,吞并别国或避免被别国吞并。思考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利弊? 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一些小国备受战争之苦,如郑国遭受战祸70多次,宋国也有40多次。 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诸侯国,到了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而到战国初期只有十几个诸侯国了。 与此同时,华夏族在同周边的少数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积极影响: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消极影响:客观上有利于实现区域性的局部统一,加快了统一步伐,促进民族融合,加速了新旧制度更替的进程。 没有,天子仍是天下共主,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霸主未能统一全国而成为最高统治者。霸主是否取代了天子,获取了全国的最高统治权?一方面,诸侯争霸破坏分封制,导致礼崩乐坏,原有的等级制度混乱,而且征战活动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诸侯争霸可能会对历史演变产生哪些影响?另一方面,为了争霸需要,一些诸侯国采取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措施,延揽人才,实行改革,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破坏性)(建设性)有人说“春秋无义战”,你是如何看待春秋争霸这一历史现象的?春秋争霸战争是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及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而进行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弊:利: 但争霸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1、要争霸就要改革,齐桓公等进行了改革,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为封建地主阶级的发展创造了条件;2、加快了统一的步伐,大国兼并小国,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3、争霸过程中,各民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的融合,推动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5、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异同点不同点:春秋五霸是要称霸诸侯,做诸侯之长;而战国七雄是要灭掉其他各国,一统天下。战争规模更大,持续时间更长,也更为残酷,对社会经济发展破坏性更大,影响更广泛。相同点:给广大人民带来了灾难;客观上有利于实现区域性的局部统一,加快了统一步伐,促进民族融合,加速了新旧制度更替的进程。无论是春秋还是战国时期,诸侯国要想不被别国吞并,就要想办法变强,如何做? 变法成效措施国王国家旧石器新石器骨器春秋时期以前,人们使用什么生产工具?春秋时期铁犁头牛耕示意图假设你是当时的农民,你会选择哪一种?为什么?春秋时期除了出现铁农具之外,还运用了什么技术?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技术的推广有什么意义? 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技术的推广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产能力和效率,个体生产成为可能,促使生产关系发生变革,出现新兴地主、农民。 骨耜(河姆渡遗址出土)(3)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1)战国时期,各国争霸的现实压力(直接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什么相继展开变法运动?(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 1、背景2、目的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3、主要变法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影响最大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三、社会变革---变法运动人物扫描 商鞅出生于卫国,原名公孙鞅,后因功被秦国封于商,因而被称为商鞅。他“少好刑名之学”,在魏国手下做过官。入秦后,以强国之术说动秦孝公,主持变法。变法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秦孝公死后,商鞅遭诬陷被车裂而死。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想一想,这个故事在今天是否还有意义?使商鞅得以取信于民,增强了改革的信度,有利于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行。 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还没公布,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命人)在都城市场南门前放置一根高三丈的木头,招募(能)搬到北门的人,给予十钱。百姓看到后对此感到奇怪,没有人敢去搬木头。(商鞅)又说:“能搬木头的人赏五十钱。”有一个人搬了木头,就给了他五十钱,用来表明没有欺骗(百姓)。最后颁布了那法令。启示改革会遇到各种阻力,人们难免有观望、等待和逃避等心态,只有通过“取信于民”才能显示改革者的决心,排除人们的观望情绪,推动改革的顺利实施。做诚实守信的人,不说假话、谎话,说到做到。从“以史为鉴”的角度从公民教育的角度4、商鞅变法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奖励军功,立有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建立县制,由国家直接派官吏管理影响:秦国国力增强,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从根本上改变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增强国力。——公元前356年(秦孝公统治时期) 废除贵族特权,极大地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加强中央的管理,削弱了豪门贵族在地方的权力。富国强兵增强国力 (1)内容及作用 (2)特点 (4)影响更加全面、彻底的地主阶级的改革 (3)性质封建国家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国富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建立县制奖励耕织奖励军功从法律上维护了土地私有制经济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兵强由国君直接任免官吏进行治理加强中央集权商鞅变法解读奖励耕战合作探究:商鞅变法为什么会成功?①秦孝公的支持;②南门立木,取信于民;③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根本原因);④商鞅具有献身精神和顽强毅力 (5)成功原因时间:前356年 地点:秦国(2)主要内容:允许自由买卖土地;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可免除徭役。 按军功授爵赏田,废除贵族特权;建立郡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3)特点:比其他各国改革更加全面、彻底(4)性质:是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的改革(5)影响:使秦国国力增强,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 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6)成功原因: ①秦孝公的支持; ②南门立木,取信于民; ③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根本原因); ④商鞅具有献身精神和顽强毅力4、商鞅变法(1)背景:铁农具、牛耕技术的普遍使用,促进了生产发展,也 推动了社会 结构的变化;适应争霸需求;顺应社会发展时代潮流。商鞅变法更加全面、彻底;秦国从此强盛起来,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特点、历史作用:封建国家 cxycq制作谈谈改革对现代社会的意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强大,必须改革,固步自封,固守传统只能落后于人高谈阔论材料一:齐桓公重用管仲,管仲实行改革,使齐国迅速强大,成为当时第 一个称霸的诸侯。材料二:清朝末年,中国贫穷落后,饱受帝国主义国家的蹂躏,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清朝统治者盲目自大,不思改革进取。材料三: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发展缓慢,观念滞后,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以上三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1.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 )A.国家众多,分裂趋势加剧 B.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国C.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 D.周王室衰落,诸侯争霸2.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秦穆公3.为了争霸,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来发展本国势力的是(???? )A.晋文公???????B.越王勾践 C.齐桓公?????? D.楚庄王DAC4.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是在什么时期(???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 D.商朝5.下列内容中,不属于商鞅变法内容的有(????)A.规定土地归国家所有???? B.奖励耕织C.建立县制??????????D.鼓励军功6.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农耕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发展农业生产?????B.限制商业活动 C.增强秦国实力?????D.废除旧贵族特权BA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