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1张PPT) 自九一八事变日本抢占东北三省后,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中国局部抗战由此开始。七七事变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在长期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中的中流砥柱,全国军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完全胜利。全民族抗战?全面认识国民党、共产党是怎么看待日本的侵略行为?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国、共的态度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解开了国共联合抗日的序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9月,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抵抗、外交解决主张:建立统一战线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底线:不再丧失主权决心:“牺牲一切”主张:全民族抗战消极“积极”(暂时)始终如一地、积极地主张抗战日军占领区华北战场江南战场华南战场1937.7太原会战1938年春徐州会战1937.8淞沪会战1938.10武汉会战1942.1长沙会战1938.10广州会战全面认识国民党、共产党在抗日战场上的贡献! 国民党——正面战场 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 军队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概况 国民革命军八路军、新四军正面作战平型关战役: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敌后抗战台儿庄战役: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鼓舞中国军民的抗敌斗志蒋政府:一边抗战;一边寻求外交途径解决……无论形势多么险恶、战争多么残酷,始终坚持抗战到底:百团大战中国共产党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中的中流砥柱态度上:始终如一地、积极地主张抗战行为上:无论形势多么险峻、战争多么残酷,始终坚持抗战到底结论理由历程中国共产党的进一步发展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思想的发展1.敌强我弱,中国不能速胜日本;2.中日战争,中国必然是胜利方;3.中国能取得战争胜利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全民族抗战全民族抗战回望李林:华侨抗日女英雄第三战区三北游击司令部——金仙寺全民族抗战回望 1939年4月的一天,永城抗日救亡学生大队成立后,宣传抗日,搜集枪支,动员青年参加抗日武装,扩大队伍,演抗日剧,唱抗日歌,镇压恶霸和汉奸,打击顽固势力和破坏分子,十分活跃。 1941年2月到1943年5月,共有10多批、9300多名“特殊工人”被日军由关内押送到阜新各煤矿挖煤。“特殊工人”中的共产党员不甘心当亡国奴,他们自发地建立秘密党组织,发动和领导“特殊工人”采取怠工、罢工、制造事故和暴动等方式,顽强地同日伪当局进行斗争。 为永远铭记抗日英烈的不朽功勋,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先后于2014年9月1日和2015年8月24日公布了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两批共900名。板书全民族抗战二、全民族抗战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后记根据李宗仁(台儿庄战役)、彭德怀(百团大战)、杨靖宇(东北抗战)的事迹,写写你对抗日英雄的认识。 1937年10月12日,李宗仁就任第5战区司令长官正值上海已失,南京危在旦夕。他从战略上判断:京沪战事一旦结束,津浦线必然是敌人攻击的目标。并根据对形势的分析,提出抗战的战略重点是“以空间换取时间”。南京失守后,面对日军三路大军以猛虎扑羊之势,向徐州的夹攻,李宗仁深知自己的部队难与敌军相火拼,他抓住敌军骄狂之弱点,运用自己数万之哀兵,与敌展开运动战,“敌进我退,敌退我打”。 彭德怀在自传中写到:这次战役大大提高了华北人民群众敌后抗日的胜利信心,对日寇当时的诱降政策以及东方慕尼黑阴谋以很大打击,给蒋管区人民以很大兴奋。此役也给了投降派又一次打击,提高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的声威,打击了国民党制造所谓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谣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