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九一八”事变(1931)华北危机(事变)(1935)“七七”事变(1937)全民族的抗战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1.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号召人民团结起来,筑成全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把侵略者驱逐出中国。蒋介石明确表示准备抗战。2.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 中国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第一次?国共携手,共赴国难! 1937年八一三事变(第二次上海事变)的发生,直接威胁国民党统治,因而谈判中表现出较多的合作愿望,被迫接受中共提出的条件。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9月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按照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将在陕甘宁边区的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10月,将在南方十三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开赴华中抗日前线。改编军队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林彪八路军一二〇师师长贺龙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新四军军长叶挺1896.9.10~1946.4.8广东省惠阳县周田村人新四军副军长项英1898~1941.3.14湖北武昌人 湘、赣、闽、粤、浙、鄂、豫、皖等南方八省边界的红军和游击队(除琼崖红军游击队外),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由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抗日战争主要战役抗日战争主要战役战役名称 时间 地点 中国军队 意义 平型关大捷 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1937年9月1938年春1940年8月山西太原附近山东台儿庄华北八路军第五战区国民党军队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敌的斗志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八路军二、正面战场的抗战 平型关战斗是八路军第115师在山西省东北部平型关地区对日军进行的伏击战,为太原会战的组成部分。 八路军第115师在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率领下,正确地运用伏击战术,以劣势装备一举歼灭日军精锐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1 000余人及其大批军用物资。 这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民心和士气,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威。 李宗仁: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最辉煌的战绩是台儿庄战役,共歼敌两万余人,是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第一次战役规模的大捷,而且对手是日本的王牌师团,在国际上也被称为"是日本建立现代化军队以来遭受的第一场引人注目的大惨败"。 台儿庄战役后蒋介石想在徐州再来一次会战,但日军已经从四方形成合围,李宗仁又一次显示军事才华,成功地将部队撤离,避免了一次重大的失利。后李又参加了武汉、随枣、豫南等会战,只凭台儿庄一战,李宗仁也可以无愧于抗日名将的称号。解放后,李宗仁将军在海外时刻关注祖国的发展变化,最后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定居,受到祖国人民的普遍欢迎和尊重。 目的:时间:指挥者:部队:战线:意义:为粉粹敌人“囚笼政策”1940年8月——1941年1月彭德怀华北两千多千米战线 百团大战八路军一百多个团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战役。它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精神,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 项目 领导者 作用 联系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国民党共产党多次打退日军的大规模进攻,有效地牵制了日军的兵力在广大群众的支持下,通过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和开展游击战,钳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兵力,歼灭了大部分伪军 相互配合,相互依存,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全民族抗战 1.原因:日军的疯狂入侵2.表现:①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奋起反抗侵略者。②广大民众运用智慧,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游击战打击日本侵略者。③华人华侨也以归国参战或捐款、捐物等各种形式,支援祖国的抗战。④抗日军队英勇奋战地雷战破袭战地道战麻雀战伏击战杨靖宇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冀中回民支队加拿大侨胞捐款购置飞机两架,支援祖国抗日海外华侨和世界各国人民,支援中国人民抗战。海外华侨捐赠的救护车南洋华侨学生卖花筹款救国越南华侨献金救国荷印华侨捐献的救护车马来西亚森美兰华侨捐赠给八路军的救护车美国华侨捐献的两辆血库救护车南洋华侨捐献的部分汽车纽约侨胞捐赠给八路军的救护车荷印华侨为祖国抗战捐献的飞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