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45张PPT。教学课件 历史与社会 八年级上册 RJ第四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二):“多元一体”格局与文明高度发展第二课 隋唐:开放革新的时代隋朝的建立隋文帝杨坚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581年(隋文帝)长安杨坚隋文帝的统治 进行一系列改革,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地方豪强实力,澄清吏治,消除民族对立的因素,发展经济,并打败突厥。措施:新制度: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作用:稳固了后方,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隋的兴亡隋的统一 结束了近四百年的南北分裂局面,大大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推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时间:意义:589年,灭陈 南朝时期最后一个王朝,公元557年,陈霸先取代梁朝,自立为帝,国号陈。南陈初年,政权比较稳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也得到了恢复。到582年陈叔宝即位后,由于陈叔宝的荒淫腐败,统治日趋腐朽,南陈统治下的人民极为穷困。此时,隋在安定北方之后,于588年兵分8路南下进攻陈,公元589年,隋军攻占建康,陈叔宝被俘,南陈灭亡。隋朝统一了全国。南 陈 604年七月,隋文帝病危,杨广派人入宫将父文帝杀死,又假称文帝诏赐兄杨勇死,缢杀之;遂即位,为隋炀帝。隋的繁荣1、开凿的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2、人物:时间:隋炀帝从605年起,历时六年3、概况: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5、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对于巩固统一和推动沿岸地区的城镇发展起了重要作用。4、地位:隋朝大运河一条:一条贯穿南北的大动脉长安1.客观原因:我国主要河流走向是自西向东,从南到北交通很不便利,物资运输主要依靠陆路交通。( 陆路交通又存在速度慢、运量少、运费高的缺点)运输大宗货物十分困难。当时江南地区的经济已经有所发展。2.主观原因: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加紧对东南财富的攫取,满足自己南巡的愿望。开凿大运河的原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材料二:“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材料三: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材料四: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材料五: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材料六: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合作探究:开凿大运河的作用及评价6、评价: 请同学们比较这六则材料对大运河的评价有哪些不同,你认为哪种是正确的?该如何评价大运河的开凿?●材料五比较客观,我认为正确。材料五: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隋朝的暴政,大运河的开凿并不能使隋朝因此而亡国。●对大运河的评价有过于肯定的,如材料一、二材料一:“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材料二:“天下转漕,仰此一渠。”●也有过于否定的,如材料三、四、六材料三: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材料四: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材料六: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总的说来是好事。积极: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对于巩固统一和推动沿岸地区的城镇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消极:征发了大量的民工,耗费了巨大的财力、物力,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隋朝的灭亡1、原因:2、标志:隋炀帝的暴政(无休止的徭役和兵役)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好大喜功,连年役使数百万人大兴土木,如开凿大运河;多次发动攻打高丽的战争,导致田地荒芜。国库充足,民间饥馑遍野。隋炀帝骄奢淫逸不恤民力,大肆兴役无节制巡游接连发动战争农民起义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武则天唐的盛衰时间:都城:建立者:618年长安李渊唐朝的建立唐高祖李渊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资料:据史书记载,隋朝末年,隋炀帝“驱天下以从欲,罄万物而自奉”,“徭役无时,干戈不戢”,人民流离失所,民不聊生。618年,李渊取而代之建立唐朝。不久次子李世民,经过政权的争夺,登基成为唐朝第二位皇帝,贞观初期,“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你认为唐太宗有可能会实施哪些措施,来改变这种局面?1、经济上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思考:1.唐太宗重视生产的措施是源于他对什么的总结?2.唐太宗把“水”和“舟”分别比喻谁? 2、政治上(1)善于用人,虚心纳谏(2)沿袭和完善三省六部制隋朝首创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秦朝行政系统简表回顾比较:皇 帝中书省工部刑部兵部礼部户部门下省吏部尚书省1.提高了行政效率。2.分工合作,互相牵制。3.改善并加强了中央集权。3、文化上完善科举制隋朝首创沿袭和完善三省六部制善于用人,虚心纳谏沿袭和完善科举制经济:政治: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贞观之治文化: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史称“贞观之治”。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原本是唐高宗的皇后,高宗去世后,她自己做了皇帝。她在位期间,严厉打击豪门大族,大量选拔普通地主中的优秀人才,社会生产继续发展。贞观遗风武则天与“贞观遗风”无字碑 武则天以后,唐朝政局动荡,直到唐玄宗即位,才稳定下来。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开元。唐玄宗励精图治,任用富有改革精神的贤人做宰相。他尤其重视地方吏治,亲自考核县吏的政绩。他仿照唐太宗,虚心求谏,坚决抑制奢靡,提倡节俭。这些措施使得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开元盛世唐玄宗与“开元盛世”姚崇宋璟生产工具的改进曲辕犁筒车1、农业生产粮食总产量持续增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唐朝手工业分布2、手工业生产(1)丝织业发达四川织锦(2)制瓷业发达唐三彩是唐代陶瓷制造中极富特色的一种,它表面的色釉丰富多彩,造型美妙高超,是闻名于世的艺术珍品。1.都市众多2.商人多3.城市规划整齐从哪些方面可以反映出唐朝商业的繁荣?3、商业繁荣 唐玄宗统治后期,渐渐贪图享乐,宠爱杨贵妃,不理政事,任用奸臣,造成朝政混乱,爆发了以边防将领安禄山和史思明为首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从此,唐朝开始由盛转衰。 907年,节度使朱全忠夺取政权,建立后梁,唐朝灭亡。唐朝灭亡后,中国重新陷入分裂割据的状态。唐朝的衰亡“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长恨歌》 民族团结与中外交流唐朝时期边疆各族分布图唐与吐蕃的关系青藏高原吐蕃概况建立政权时间:7世纪初首领:松赞干布 都城:逻些(今拉萨) 唐与吐蕃的友好交往唐与回纥的关系回 纥内蒙古色楞河流域回纥的概括晁衡来华遣唐使唐代时,日本派赴中国的使节团。唐朝代隋以后,日本沿袭遣使入隋的旧制,继续派出遣唐使。630年第一次遣使,最后一次在838年。初期使团共200余人,乘船2艘,以后增为4艘,人数增至500余人。鉴真东渡 鉴真(688~763年)扬州江阴人,俗姓淳于。原为扬州大明寺高僧,精通佛经和医学。日本僧人荣睿、普照等曾邀请他去日本,先后五次东渡,均未成功。753年,已双目失明的鉴真带着弟子第六次东渡,到达日本。他带去佛教经典以及建筑、雕刻和医学等知识,对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和日本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鉴真在日本十年,深受日本人民的崇敬,死后葬在日本的唐招提寺。雕版印刷是在印章和拓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一、雕版印刷的出现科 技 文 化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拓印刻石 雕版印刷的实物展示: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金纲经》雕印于868年。是一部经卷,长488厘米。卷首是图册,接着是经文,画面精美,线条流畅,墨色均匀清晰,印刷技术已很纯熟。《金纲经》发现于敦煌石窟,近代被外国殖民者掠走。《金刚经》 二、火药的发明 火药是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现的副产品。 火药是由硫磺、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构成。 炼 丹 爆 破 图 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在他的《丹经》一书中,第一次把火药(黑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 硫磺、硝石各二两,研碎放入砂罐;将砂罐放在土坑里,砂罐顶部与地面齐平,四周用土填实;再把三个皂角烧红成炭放进砂罐,就会产生炽烈的火焰。 三、光耀千古的诗坛1、唐朝-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 ——严诩《沧浪诗话·诗评》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lǐn)俱丰实。 ——杜甫 《忆昔》科举考试重视诗赋唐代社会经济繁荣2、唐代三大著名诗人“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白居易“诗魔”“诗王”非洲时 代 风 尚外国使节、商人、留学生、僧侣等陶俑骑驼乐舞彩三俑大食金币(唐长安出土,是中国境内发现最早的阿拉伯铸币)东罗马金币(唐都长安城何家村窖藏)在中国境内发掘的波斯琉璃盘唐人的社会生活—衣食住行娱乐陕西扶风出土唐代绣金上衣唐代云头锦鞋唐代织锦绣袜唐墓壁画反映的妇女发型、衣饰唐戴面纱女陶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