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4.1《夯实法治基础》教学设计课题 《夯实法治基础》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九年级学习 目标 知道法治对个人的作用和对国家的意义。知道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国家的共识,理解法治要求实行良法和善治。掌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和要求。重点 法治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理解法治对个人和对国家的意义。难点 法治要求实行良法和善治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以问题导入:观看图片,想一想:究竟是什么保证了社会生活安全、有序、自由?引出本课主题—夯实法治基础 思考问题。究竟是什么保证了社会生活安全、有序、自由? 从图片引入,引导学生讨论。什么保证了生活安定有序。讲授新课 <选择法治道路>探究一:和平示威还是祸乱香港?如何看待示威者的行为?思考法治的重要作用。答案与提示:我要告诫一切犯罪分子,切莫误判形势,把克制当软弱,切莫低估香港社会守护法治、维护安定的强大正义力量,探究二:法治的要求 结合上述法律规定,说说法治与你有什么关系。你对良法是怎么理解的?辨析:有了法律就能实现法治吗?有法律制度不等于有法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探究三:走上法治道路 思考:从党的四位领导人的讲话中获取了什么信息?有法律制度不等于有法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描绘法治蓝图》 探究四:依法治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探究五:建设法治中国 ①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踏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学生小组讨论,如何看待示威者行为?体会法治的重要作用。 结合实例,法治的要求有哪些 思考如何建设法治中国 让学生通过情景体验/视频感受,体会法治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作用。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认识到法治对个人的作用,理解了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和善治。法治能够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中秩序、增进人民福祉。 板书 夯实法治基础 法治的含义和作用法治的要求走法治道路的意义选择法治道路我国重视法治建设建设法治中国的要求描绘法治蓝图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2张PPT)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4.1 夯实法治基础1.?法治的作用?2.?法治的要求是什么?3.?依法治国的提出,地位,总目标是什么?4.?怎样建设法治中国?自主预习观看图片,想一想:究竟是什么保证了社会生活安全、有序、自由?交通井然有序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法庭审判选择法治道路新课导入选择法治道路新课导入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傅玄(晋)《傅子·法刑》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 ——贝卡利亚(意)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 选择法治道路探究一:和平示威还是祸乱香港?不接传单就被打73岁老人被围堵 我之前去过很多次香港,也观察过几次和平游行,但令我从没想到的是,香港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天天都有示威者,其实就是暴徒。他们做一些没有底线的事,比如,攻击中联办、砸基站、墨水洒国旗等等。一次,我亲眼见到一位73岁的老人在机场被围堵,原因竟是没有接过他们(示威者)的传单,而是把传单打掉。他们愤怒地追着老人,一直追出去几百米。这还不甘心,他们(示威者)还“碰瓷儿”,躺在地上,说老人打了人……他们一边做着这样的事情,一边嘴上挂着“民主、自由”,他们心中的自由,就是“你不赞同我,就该去死,就该挨揍”。这样的民主是多么荒唐可笑!如何看待示威者的行为?思考法治的重要作用。 法治作用:①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选择法治道路探究一:和平示威还是祸乱香港?国务院港澳办回应“下一步怎么办”我要告诫一切犯罪分子,切莫误判形势,把克制当软弱,切莫低估香港社会守护法治、维护安定的强大正义力量,切莫低估中央政府和全国人民维护香港繁荣稳定、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的坚定决心和巨大力量!归根到底,香港的命运掌握在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手中!《未成年人保护法》 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视单独居住。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公安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 反对家庭暴力法 思考:结合上述法律规定,说说法治与你有什么关系。你对良法是怎么理解的?选择法治道路探究二:法治的要求①法治要求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良法之治宪法集中反映党的和民的意志和利益,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立法宗旨是惩治犯罪,保护人民。民法典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选择法治道路探究二:法治的要求辨析:有了法律就能实现法治吗?②有法律制度不等于有法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选择法治道路探究二:法治的要求(商鞅生活的秦朝是法治社会吗?)人治选择法治道路探究二:法治的要求人治思维的本质是主张人高于法或权大于法;法治思维认为国家的法律是治国理政的基本依据。人治思维漠视规则的普遍适用性,按照个人意志和感情进行治理,具有极大的任意性和非理性;法治思维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具有稳定性和一贯性。人治思维奉个人的意志为最高权威;法治思维以法律为最高权威。 人治思维与法治思维的区别在哪儿?实行良法之治 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程序正当,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民福祉。 实行善治 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选择法治道路探究二:法治的要求2.法治的要求是什么? 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君主专制近代100年变法改制新中国成立后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才走上了一条探索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道路,党和政府努力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选择法治道路探究三:走上法治道路法治是经历封建专制后的历史选择相关链接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道德规范和法治规范应该相互结合,统一发挥作用。相关链接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我们必须把依法治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党和国家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坚持在法制轨道上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解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依靠法治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确保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从党的四位领导人的讲话中获取了什么信息?法治的作用: ②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描绘法治蓝图探究四: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依法治国的地位: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新时期中国法治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绘就了中国法治新蓝图。描绘法治蓝图探究四:依法治国(结合视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五个体系: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全面依法治国十六字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描绘法治蓝图探究五:建设法治中国①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踏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夯实法治基础选择法治道路描绘法治蓝图法治的作用法治的要求依法治国地位总目标怎样建设法治中国良法善治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夯实法治基础本课总结1.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良法,应该( )①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②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民福祉 ③反映当权者的意志 ④符合公平正义要求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D本课小测:2.对漫画《微博议政》的理解正确的有( )A. 只有网络才能搜集到真实的民意B.法治要求善治,赋予公民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C. 微博是实现全体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途径之一 D.微博议政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B本课小测: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这意味着依法治国必须( )A. 强化法治工作的队伍建设 B. 各级政府部门应依法行政C.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和意识 D. 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D本课小测:4.“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关于如何实现法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②法治要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 ③我国制定的法律法规必须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④实现法治,要求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A本课小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决定》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mp4 九上4.1教学设计.doc 九上4.1课件.pptx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wmv 视频一:奉法者强.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