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 大战的全面爆发 课件(2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1 大战的全面爆发 课件(23张PPT)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与扩大
第一课时 大战的爆发
扩军至270万

军队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德国陆军人数
不得超过10万
—《凡尔赛和约》
莱茵河以东50
公里为非军事区
—《凡尔赛和约》

法西斯德国战前对外扩张之路
吞并奥地利
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部分地区











西方大国面对德国法西斯扩张采取的态度政策
△英国、法国:容忍、退让的绥靖政策
含义:
①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谋求自身的安全
②祸水东引,怂恿德国进攻苏联
达到顶峰:
1938年 《慕尼黑协定》
将捷克斯洛伐克部分地区割让给德国




“这是我们的时代的和平”——张伯伦
1、英法等国的纵容使德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增,提高了希特勒个人独裁的权力和在国内的威望;
2、削弱了英法两国在欧洲大陆的战略地位,给希特勒的进攻创造了条件。
英法绥靖政策的危害?
直接原因: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加速了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一二十年间,资本主义的发展极不平衡。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迅速增长,德国强烈要求从英、法、美等战胜国手中夺取殖民地和市场,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意大利和日本则不满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赃结果,企图建立地区霸权。最终,德、意、日首先发难,挑起了二战的战火。
历史原因:德、日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仇视。
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9月3日,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德国突袭波兰

概念:集中大量飞机、坦克和机械化部队,发动闪电般的突然袭击的一种战争样式。目的在于一举摧垮敌方的抵抗能力,在短期内赢得战争的胜利
特点:奇袭性、进攻性、速决性
实行“闪电战”的德国坦克










闪电战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前线法国卫生官员仍照常履行条例,逐一检查炊事兵的手指甲是否合乎要求。
法国士兵在西线静坐“站岗”
德国在西线只有25个师防守,而英法拥有1OO余个师,
上百万兵力,具有压倒的优势。
德国将领凯特尔认为:“假使发动进攻,他们所遇
到的将是特殊的一道军事纸屏,而不是真正的防御。”
奇怪的战争
实质:绥靖政策在战时的延续
目的:祸水东引
阿登山区

马奇诺防线
阿登山区

法比边界
马奇诺防线 (Maginot Line) 法国在一战后在东北法德边境地区构筑的筑垒配系。以法国陆军部长马奇诺的姓氏命名。 1928年开始施工,至1936年基本建成。整个工程耗资达60亿法郎,土方工程量达1200万立方米。











法国的沦陷
阿登山区
马奇诺防线
马奇诺防线(Maginot Line)法国在一战后在东北法德边境地区构筑的筑垒配系。以法国陆军部长马奇诺的姓氏命名。1928年开始施工,至1936年基本建成。整个工程耗资达60亿法郎,土方工程量达1200万立方米。



敦刻尔克
1940年4、5月
丹麦
挪威

卢森堡
卢森堡
卢森堡
卢森堡
卢森堡
卢森堡
卢森堡

荷兰
荷兰
荷兰
荷兰
荷兰
荷兰
荷兰

比利时
比利时
比利时
比利时
比利时
比利时
比利时
马奇诺防线







德国西线进攻
1940年5月26日至6月4日,英法海军冒着德军飞机和炮火的轰击,将33万8千余名英法及其它同盟国士兵从法国北部城市敦刻尔克撤离,渡过英吉利海峡,为以后的反攻保存了实力。
敦刻尔克大撤退
6月16日,雷诺辞职,84岁的贝当接任总理,第二天,法国广播中传来了贝当那苍老无力的声音:“今天我以沉重的心情对你们说,必须停止这场战斗,我已经向德国探询停战条件。”20日,希特勒同意停战,并提出停战协定的签署仪式于6月21日上午11时在贡比涅的雷通车站举行。
一个拥有5000万人口、号称“头号陆军大国”的法兰西,仅在战争爆发6周内使一败涂地,沦于德国法西斯的铁蹄之下。
法国沦陷后,法国爱国者纷纷起来反对占领者和卖国贼,为祖国的独立、自由和复兴而战。坚决主张抵抗德国法西斯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夏尔·戴高乐将军于6月17日流亡英国,在英国的支持下,戴高乐组织了“自由法国”运动,继续开展反德斗争。
希特勒及其部下在巴黎市中心埃菲尔铁塔下走过
戴高乐将军组织“自由法国运动”,继续斗争。

















不列颠之战

PK
德军共出动飞机416万多架次,向英国投掷6万吨炸弹,炸死炸伤英国居民8.6万余人,炸毁100多万栋建筑物。
英军以915架飞机和414名飞行员的代价摧毁了1733架德机,击毙和俘获6000名德国飞行员,德国的“海狮计划”不得不无限期推迟。






德国

苏联
比利时
丹麦
荷兰
挪威
卢森堡
1939.9.1突袭波兰






扩张疆域
英国







1939.9.3对德宣战
1940年4、5月间







1940年5、6月
1940年7月,不列颠之战



第一阶段:二战的全面爆发和初期阶段
到苏德战争爆发前(1941.6),德国已控制了欧洲14个国家和地区,占有了强大的军事资源。
★二战全面爆发
★敦刻尔克撤退
★波兰、法国速亡的原因
★不列颠之战及影响
波兰
课堂小结
(1939.9-1941.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