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6.2 共筑 生命家园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新课导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面对人口、资源和环境现状,树立忧患意识,提升生态文明素养,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能力目标:1.领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真谛,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与要求,举例说明人与自然和谐是人类之福、地球家园之福,懂得绿色发展道路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2.正确看待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情,既能认清当前面临的危机与挑战,又能阐明科学应对的策略和方法。 知识目标:1.理解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相处的关系,理解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知道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必要性。2.知道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明晰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路径,知道绿色发展道路是破解发展困境的最佳选择。教学重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教学难点: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学习目标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4.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必要性?3.自主学习0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因举例(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2)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3)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4)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小组讨论你还知道哪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例子?(1)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3)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02坚持绿色发展道路材料一 为进一步加强湖泊管理保护工作,我国将在2018年年底前在全国湖泊全面建立湖长制,建立健全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意见》2018年1月4日正式公布。全面建立湖长制有什么现实意义?3、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探究与分享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回答:(1)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请你比较一下,这两条道路有什么不同?(3)余村是如何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4、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1)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2)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实现绿色富国之梦。(3)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低碳微行动(4)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只有实行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P87相关链接)(5)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 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课堂小结1.下图漫画启示我们( )①经济发展面临严峻的环境挑战 ②要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③关停一切排放烟尘的企业 ④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2.在沿江城市湖北省宜昌市,“生态小公民”们要求爸爸妈妈使用无磷洗衣粉,减少磷的排放。他们说:“管好自家下水管,就能管好长江。”如果要为这个新闻取个标题,你认为恰当的是( )①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筑生命家园 ②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③自然服务于人类,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 ④可以牺牲环境资源,换取经济一时增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6.2《共筑生命家园》课件.pptx CCTV公益广告:节约-餐饮浪费篇_标清.mp4 伦敦杀人雾事件回顾正常人要靠盲人带路_高清.mp4 悄无声息高铁驶过“小鸟天堂”_超清.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