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9.1生活需要法律道法人教版 七下新知导入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通过了解法治的发展进程,增强自身法治观念。能力目标:初步培养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认识法治建设进程的能力。知识目标: 了解法律的产生和法治化的进程,知道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知道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重点: 生活需要法律。难点: 法治的发展进程。观察图片,这些图片概括了我们的哪些生活与法律有关?新知讲解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劳动法》 ………《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生 活 与 法 律的关系小组合作要求:1.参考教材P85-86,结合生活经历举例说明2.每人讲一句观点,记录员记录,重复不计3.各组做好展示的准备,展示形式不定4.时间:5分钟法律调整矛盾纠纷小结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息息相关 法治的脚步思考1: 是否有了人类,也就有了法律?法治的脚步原始社会 习惯奴隶、封建(专制)社会 人治国家(第一个王朝”夏“) 法律(“禹刑”、《汉谟拉比法典》)1. 法律的本质 P87法治的脚步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没有。古代,是人治,皇权大于法,以皇帝利益为主,是君主专制现在,是民主国家,法治为主,法大于权,人民利益为主。法治的依据是法律,法治强调的是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法治是现代化治国理政的重要标志,法治强调法律至上。思考2:法律产生之后,人类就走上依法治国的道路了吗?为什么? 法治的脚步2. 什么是法治?P87法治的脚步 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从2016年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这是1949年以来,"法治"二字首次出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名称中。法治的脚步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1982现行宪法通过1999实行依法治国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010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014我国法治进程法治的脚步必由之路①中国梦的实现②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法治的脚步③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3.法治的意义(作用)?P87-88法律法治的脚步小结二:课堂练习探究与分享P86:把该页面的内容与对应的法律连接起来。并说说以上内容中哪些是我们的权利,哪些是我们的义务?123456活动规则:1、每答对一题加5分。2、老师说“开始”后,同学才可举手回答。3、举手最快的同学获得答题的机会,得分加在该同学所在的小组上。拓展提高1.关于法律和生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生活即是法律 B.法律即是生活 C.法律源于生活 D.生活源于法律C2.右边漫画里的做法有利于( )①实现政治清明 ②消除乱用权力现象③保障绝对公正 ④依法治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3.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需要下列方式来协调( )①道德 ②亲情 ③友情 ④法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A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在违法的人才与法律打交道B、法律与任何人都有关系C、只要不违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远很远D、我年龄小,法律与我无关B5.公元前21世纪,我国产生了古代第一个王朝——夏,以及维护夏朝统治的法律制度。据文献记载,夏朝的法律称为“禹刑”。这表明( )A、法律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B、法律依靠人们自觉自愿遵守C、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D、法律产生之后,人类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C6.关于依法治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③法律产生之后,人类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④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B本节课我的收获是_____,今后要_____。课堂总结板书设计9.1《生活需要法律》自由平等公平正义观察身边关于法律的新闻,写一篇新闻稿,并用本课知识点来表述对此新闻的看法。作业布置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道法七下《生活需要法律》第1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生活需要法律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政治 年级 七年级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通过了解法治的发展进程,增强自身法治观念。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认识法治建设进程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法律的产生和法治化的进程,知道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知道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重点 生活需要法律。难点 法律的本质,法治的发展进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1.师生互相问好。2.通过“城市管理执法执勤亭”图片展示,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都离不开法律 举例:放学的时候,交警执勤维护秩序;市场乱摆摊位的时候,城管执勤治乱;淘宝买到伪劣产品,可以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七天无理由退换货”维护自己的权益。。。等等。 1.师生相互问好。 2.学生观看图片,讲出熟悉的法律名称,跟随老师的讲解进入教学主题3.认识到法律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激发学习兴趣,激起对学习的向往。引入到今天的课题讲授新课 活动一:观察三幅图片,这些图片概括了我们的哪些生活与法律有关?“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小组合作讨论生活与法律的关系活动二:(二)“法治的脚步” 阅读书本86—87页,找一找:是否有了人类也就有了法律? 活动三:(二)“法治的脚步”法律产生之后,人类就走上依法治国的道路了吗?为什么? 古代,是人治,皇权大于法,以皇帝利益为主,是君主专制 现在,是民主国家,法治为主,法大于权,人民利益为主,人民说的算 法治的依据是法律,法治强调的是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法治是现代化治国理政的重要标志。法治以法律为准绳,强调法律至上。 活动一: 1.学生畅谈图片反映的是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与法律有关 学生分组按照活动规则完成任务,学生运用自己的常识完成。 活动二:1.学生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中提炼问题答案或者根据教材进行回答。2.学生可与同桌交流完成 活动三:学生从教材中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 活动一: 1.引导学生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有关 2.通过合作交流,启发学生思考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活动二:1.落实教材知识,考察学生的信息提炼能力,和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能力,提炼出“古代国家人治,国家产生后才有了法律”。 考察学生对“法律本质”的理解。 活动三:帮助学生解决教材问题,深入感受我国的法治建设成就,点播:依法治国任重道远 课堂小结 教师对板书进行归纳,课堂总结 师生互动,根据教师板书,学生总结课堂收获。 梳理知识脉络,达成教学目标。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9.1 生活需要法律.ppt 9.1 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doc 【以人为本 法制中国】央视唯美大片法治公益广告_标清.mp4 法律相伴一生.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