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课件(5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课件(55张PPT)

资源简介

课件55张PPT。教学课件
历史与社会 九年级上册 RJ
第二单元 开辟新的发展道路第三课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913年春,袁世凯指使部下刺杀宋教仁,1914年初下令解散国会,不久又废除《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12月袁世凯率文武百官祭孔 。
1915年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日本支持袁世凯称帝。背景:
1.袁世凯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一、新文化运动镜头1:百姓门户上的对联镜头2:袁世凯祭天 ○对联和袁世凯祭天体现了辛亥革命后,什么思想在多数中国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这说明什么问题?2.辛亥革命后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并没根本改变,封建统治思想还根深蒂固○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认为阻碍共和制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扫除这个障碍?  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要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 一洗刷干净不可。——陈独秀3.深受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影响的一批进步的中国知识分子,认为人们缺少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缺少民主和科学觉悟,是中国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随着经济上的迅速发展,在政治上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①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②列强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势不两立原因:9月15日,上海出现了一本杂志《青年杂志》,其主编发表了一篇文章《敬告青年》,言辞相当尖锐。热点关注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揭开了
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新文化运动:矛头指向封建传统思想。他们认为,要在中国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不但要进行政治革命,还必须进行思想革命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青年》北京大学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民主和科学概况代表人物:陈独秀鲁迅胡适钱玄同蔡元培李大钊①②③④⑤⑥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 打倒“孔家店” 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理论核心和精神象征,只有打倒儒家传统道德才能唤醒民众,才能实现民主政治与民主共和。 阅读材料:分析为什么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指向儒家传统思想? 新文化运动时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不对?这个口号是否适用于今天?(1)“打倒孔家店”实质上是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态、思想体系、文化传统的全面清算。但是,这个口号全面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是偏激的、片面的。
(2)这个口号不适用于今天。儒家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其精华,也有糟粕。我们应该采取辩证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地继承,改造创新,与时俱进。 白话文通俗易懂,能为广大劳动人民接受,理解,便于新思想的广泛传播,更容易普及到普通民众中去。2.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狂人日记》书影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这里的历史指中国数千年的君主专制历史。在“仁义道德”的名义下,实质都是一种封建礼教“吃人”的历史。鲁迅借狂人之口,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本质。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 适鲁 迅创作第一部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批判 旧道德首倡白话文发起者,提出民主、科学主张
创办《新青年》杂志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前期: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思想
革命文学
革命性质: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内容:社会花絮新文化运动影响在哪里?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让军阀混战中的中国响起了思想启蒙的声音。民主科学、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的提出,使人们的思想,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从而更加广泛而深刻地影响整个社会。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对五四运动作了思想准备;有利于文化的普及繁荣;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进步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知识分子受到民主与科学洗礼;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找到拯救中国、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前期没有与群众斗争相结合局限评价: 1917年8月,北洋政府宣布参加协约国一方,对德、奥宣战,中国派出华工奔赴欧洲战场,担负起军事战地工程及后方服务等繁重的战勤任务,付出了数万人的伤亡代价。庆祝一战胜利二、五四运动背景:1.结合第一单元所学内容,说一说中国政府为什么要庆祝大战的胜利?2.当时的人们为什么会如此兴奋?中国成为战胜国,人们热切期盼利用战胜国的身份取消一系列不平等条约3.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哪些正当要求?结局如何?“公理”是否战胜了“强权”?中国代表提出的废弃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取消二十一条、收回在大战中日本夺取的德国在山东的权益等多项正当要求 。结局:被操纵会议的列强拒绝,它们作出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 “强权”战胜了“公理”!3.你是如何理解顾维钧所说的“如此之惨”与“如愿以偿”的? 在巴黎和会上,顾维钧代表中国成功地陈述了直接收回山东的理由,日本代表则公开了1918年与北洋政府的秘密协定,指出中国参战后向日本借款,中日有密约,中方已“欣然同意”由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特权。美英法对山东问题做出了向日本一边倒的决裁。中国代表团虽然提出强烈抗议,但只剩下是否签字的问题。
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竟然和战败国一样,成为任人宰割的俎上鱼肉,中国是“如此之惨”。
日本是“如愿以偿”,达到自己的目的。山东问题形成:
①19世纪末:德国强租胶州湾,把山东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②一战期间:日本侵占山东,强占了胶济铁路和青岛,提出亡国的“二十一条”巴黎和会中国外交遭受挫折导火线:1919年
5月4日 北京学生严惩 亲日派官员还我青岛;
废除《二十一条》;
外争国权
内惩国贼五四运动第一阶段想一想: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的是哪一口号?过程: 为什么在国内首先行动起来的是青年学生,特别是北京大学的学生? 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启蒙了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和觉悟1919年
6月初上海工人取得了初步胜利工人罢工
学生罢课
商人罢市五四运动进入到第二阶段以上图片又说明了一种什么现象?中国女性地位和觉悟的提高 北京 地域上青年学生突破了青年学生、知识分子的范围,发展成以工人阶级为主的工、学、商参加的全国性的广泛的群众爱国运动。此后,中国的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扩大:北京学生罢课
(学生被捕)上海学生工人阶级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比较运动的两个阶段(初步胜利) 学生:先锋作用
工人:主力作用1.被迫释放被逮捕学生。
2.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
3.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结果: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学生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陆、章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1919年6月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五四运动发展成以工人阶级为主的全国性的广泛的群众爱国运动。影响:(1)“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的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
(2)五四运动使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开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国、看世界。性质:
一场声势浩大的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性质和影响: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①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起到主力军作用。
②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背景: ①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把眼光转向俄国。②经过“五四”运动,人们有了新的觉醒,马克思主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进步青年。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李大钊——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1919年9月至11月,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较完整地向中国人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代表人物及作品:影响:促使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在民主和科学的大旗下继续奋斗,并日益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2)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工人运动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阶级基础两张图表各反映了什么?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工人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陈独秀的话有什么道理?为什么先进分子要到工人中去宣传马克思主义? 认识到工人阶级的重要性。
培养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立准备条件。 这种宣传能够起到怎样的效果?突出工人阶级的重要性,增强工人阶级参与革命的热情,扩大革命队伍。 (3)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组织基础 1920年,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先后在上海、北京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南陈北李”
相约建党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 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于何时何地由谁领导成立?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中国还有哪些共产党早期组织? 中国
共产党


条件
(基础)2.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工人运动的发展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3.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4.共产国际的帮助阶级基础外部条件组织基础思想基础1921年7月23日上海——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①召开时间:②地点:浙江嘉兴南湖(1)中共一大2.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中共“一大”会址——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嘉兴南湖 红船建党纪念日:
 
党的诞生日:7.17.23中共“一大”部分代表上海:李 达、李汉俊
北京:张国焘、刘仁静
长沙:毛泽东、何叔衡
武汉:董必武、陈潭秋
济南:王尽美、邓恩铭
广州:陈公博、包惠僧
旅日:周佛海 13人中共一大的主要内容: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名称:
奋斗目标:
领导:
重点:中国共产党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 陈独秀没有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为什么中共“一大”会上还要选举他为中共中央局书记?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影响很大,名望很高。
陈独秀最早在上海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在建党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影响(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新”在哪里?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政党:奋斗目标:工人阶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2)中共二大时间地点内容
奋斗目标意义依据: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条件诞生标志完善中共“二大” (制定民主革命纲领)意义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中共“一大”召开组织基础思想基础阶级基础外部条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