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生活在民主国家(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生活在民主国家(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本道德与法治九年级第3课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3.1生活在民主国家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九年级
学习 目标 1.了解我国民主发展历程;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了解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和具体的民主制度2.自觉参与社会主义民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3.了解民主,感知民主,增强热爱社会主义民主的情感
重点 社会主义民主
难点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通过小调查:你心目中的“民主”是什么样的?民主就是自由发表意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民主就是投票选举。 民主就是少数服从多数。等讨论:大家心目中的“民主”有什么异同?(人民代表大会、君主立宪、总统共和制等 学生结合实际发表自已的看法。 让学生知道民主的的不同表现形式
讲授新课 一:民主的足音 (一)认识民主1.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2.师生共同总结: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二)中国民主进程探索(民主制度)1.阅读教材第31页“探究与分享”。2.思考:在这些追求民主的先贤眼中,民主是什么样的?3.教师讲解:(1)1840年以来的近代中国饱受封建专制压迫和外敌入侵的屈辱。抗击侵略、反对专制、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伸张人民权利,成为当时中国人民的最强心声。(2)回溯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价值的历史进程,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不惜献出生命,但这些艰辛尝试并没有实现“还权于民”,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愿望在近代没能实现。 4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1).指导学生研读教材第31-33页内容,理清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的脉络并进行总结。2).教师总结:(1)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以争取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 (2)1949年,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 (3)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和教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 (4)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实践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二:新型的民主 (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1.学生观看视频了解我国民主的特征2.思考:为什么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都是群众关心的问题?提示:结合新型民主的特点来回答。3.教师讲解:(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是有生命力的。(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二)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1.通过课本探究与分享活动,了解网络问政成为一种新的民主协商形式2.总结:通过协商解决。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我国实行人民民主,既要发展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又要发展协商民主,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三)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1.观看视频《基层群众》2.思考:村民说事制度是我国基层民主治理的一种创新尝试。为什么说这种制度有利于村民实现基层民主?我国还有哪些民主制度?3.师生共同总结:(1)在我国,人民享有越来越广泛的民主权利,人民的利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保障,人民越来越多地参与民主管理。(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三、巩固提升:单项选 1. “人大代表人民选, 选好代表为人民。”这体现我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形式有( )①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民主权利②人大代表行使权利③发展协商民主④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权利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某地为了调整公交车票价,通过召开听证会、网络平台、市民热线、媒体等向广大市民征集意见,广大市民的参与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A该地的这种做法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B这表明我国人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C这体现了我国基层民主制度的优越性D这表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 自主思考后,表达自己观点。 学生自主思考后,表达自己观点。 通过视频,独立思考中国民主的特征 教师分析问题,师生共同解答问题。 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中国人民主价值思想源头,民主价值上的要求和实现 联系中国近代史,了解中国民主进程 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人民当家作主的具有生命力 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能提升。

课堂小结 巩固,理顺总结。 让学生能结合当前形势,对本课知识进行总结
板书 自立于民族之林 1.中国全面加快融入世界的步伐 2.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3.坚决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 知识点能清晰明了,便于掌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共22张PPT)
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
P30
一、 民主的足音
P20
民本思想是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
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尚书·五子之歌
(一)认识民主(民主价值)
P31
“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 ——康有为
“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由幼稚而强壮,民权发达则纯粹之民国” ——孙中山
“欲张国势,莫要于得民心;欲得民心,莫要于通下情;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 ——郑观应
(二)中国民主进程探索(民主制度)
P31
新文化运动倡导的“德先生”(democracy,民主)与“赛先生”(science,科学),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两面旗帜。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陈独秀提出: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P31

十月
革命
成立
共产党
建立
新中国
民主
P31-32
确立社会主义民主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一个国家民主的内容和进程无不经过宪法得以体现和反映。
1954年通过并分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为我国后来的民主建设与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
经过曲折发展,1982年我国制定了现行宪法。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要求,现行宪法经过五次修正,把适合中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P31

P33
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公平正义,为共同的价值追求
(三)法治保障民主的意义
二、新型的民主
热点:有依法治国、收入分配、金融监管、脱贫攻坚、住房保障、扫黑除恶、房价调控、养老服务、污染防治等群众关心的问题。
P33
(二)
(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P33
(二)
党的领导下,人民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方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意义)
(意义)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网络问政成为一种新的民主协商形式。
P34-35
P34
基层民主创新方法:事前听证、事中协调、事后评议
民主制度
(三)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P35
(二)
单项选择题

1. “人大代表人民选, 选好代表为人民。”这体现我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形式有( )
①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民主权利
②人大代表行使权利
③发展协商民主
④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权利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D
2.某地为了调整公交车票价,通过召开听证会、网络平台、市民热线、媒体等向广大市民征集意见,广大市民的参与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

A该地的这种做法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
B这表明我国人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C这体现了我国基层民主制度的优越性
D这表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