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教学设计课题 《法不可违》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学习 目标 明确法律的作用;知道什么是违法行为。 学会对违法行为进行分类。 发现违法的行为要及时改正,做守法之人。重点 违法行为的分类难点 如何做到远离违法行为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布置自主预习,使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以材料情境导入,引导学生思考。 思考:思考:1.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2.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 提示:小勤不懂法,不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实施了违法行为。这样的事情是可以避免的,那就是了解法律,不做违反法律的事。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引出本课主题--法不可违 读材料,思考问题。 从学生身边小事入手,引发思考认识到法不可违要做守法之人。讲授新课 探究一:高速路疯狂倒车 通过对新闻案例的分析老师引导学生说出法律的作用-------指引作用、评价作用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违法行为分类: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思考:以上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答案解析:是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探究二:违法行为分类①民事违法行为:违反民法,对社会危害性相对较轻,承担民事责任。 ②行政违法行为:违反行政法,对社会危害性相对较轻,受行政制裁(行政处分、行政处罚)。 ③刑事违法行为:违反刑法,对社会危害性最严重的,承担刑事处罚。 一般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 犯罪: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 判断违法行为的方法: 1、一看违反的法律类别(行政法、民事法、刑法) 2、二看违法行为的危害(轻或重) 3、三看违法者的被处罚结果 (1)行政违法行为:拘留、罚款、开除、记过 (2)民事违法行为:赔偿、赔礼道歉 (3)刑事违法行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等。 探究三:行政违法行为 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就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指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探究四:民事违法行为 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从事各种民事活动,如购置财产、签订合同、劳动就业、经营创业、结婚等。这些民事活动都是由民法来规范的。 探究五:遵章守法 我们如何远离这些违法行为呢?①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③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学生小组讨论新闻案例中人物的行为,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出法律的作用。 学生根据老师所列举的例子区分三类违法行为。 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思考如何远离违法行为 让学生通过情景体验体会法律的重要性以及违反法律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从而做一个守法之人,真正做到法不可违 。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违法,要远离违法行为,共同创建和谐、法治的社会氛围。 板书 法律的社会作用 违法行为的含义 违法行为的种类 如何远离这些违法行为? 如何做到文明有礼法不可违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6张PPT)道德与法治 部编版 八年级上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5.1 法不可违法不可为自主预习:1.违法行为的含义和类别? 2.哪些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3.哪些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4.哪些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5.如何遵章守法?思考:1.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2.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小勤家里生活比较困难,要强的他想通过勤工俭学减轻家里的负担。看到捡废品能赚钱,小勤决定试试。他来到建筑工地,捡了固定脚手架用的铁卡子,准备拿到废品收购站去卖。工地保安发现后,把他送到派出所,本来自尊心挺强的他,结果丢了大面子。提示:小勤不懂法,不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实施了违法行为。这样的事情是可以避免的,那就是了解法律,不做违反法律的事。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违法无小事新课导入:8月28日,一辆黑色轿车在沈海高速上倒车,被交警查获。驾驶员杨女士说,她驾车离开前一个高速服务区后,发现孩子没有上车,于是不顾一切在高速路上倒车。最终,杨女士被记12分、罚款200元。警方提示:如遇此类情况,可拨打12122求助。违法无小事探究一:高速路疯狂倒车(1)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指引作用)(2)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评价作用)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民事违法行为01行政违法行为02刑事违法行为03违法无小事探究一:高速路疯狂倒车 朱某在校园操场拾到苏某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朱某限期归还手表。 李某等人在体育馆场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展示不文明标语。体育管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不听。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他他们带走。公安机关给予李某等人警告处罚。 17岁的中学生赵某,多次手持三棱刮刀抢夺小学生赵某的财务,得赃款1000多远。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有期徒刑。思考:以上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思考:主人公的行为给社会造成了什么危害,其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行为人自己落得了什么结果?意外坠河身亡危害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后果自身承担主要责任,同桌饮酒者共同承担次要赔偿责任。违法无小事探究二:违法行为分类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法院近日判决一起生命权纠纷案件。因霍某在两次饭局中大量饮酒致意外坠河身亡,其亲属将同桌饮酒者告上法庭。法院最终判决霍某自身承担主要责任,同桌饮酒者共同承担次要赔偿责任。 思考:主人公的行为给社会造成了什么危害,其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行为人自己落得了什么结果?扰乱了公共场所的秩序 危害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后果根据相关条例,罚款70元、记2分的处罚。违法无小事探究二:违法行为分类近日,辽宁锦州一司机边开车边把身体探出窗外。锦州交警称,该司机由于“心情不好”,将身体探出窗外吹风,有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和其他妨碍安全驾驶的违法行为。交警已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并依法给予其罚款70元、记2分的处罚。危害违法行为后果抢夺他人财物,抢劫罪。刑事违法行为 根据相关法律,将会受到刑罚处罚 违法无小事探究二:违法行为分类8月17日凌晨,南京的何先生喝完酒后在小区里摇摇晃晃往家走,这时路过一男子起了贼心抢走了他的钱包。不过让他郁闷的是抢到手的包里就10块钱,干脆把包丢进了垃圾桶。虽然只抢了10块钱现金但彭某还是因涉嫌抢劫罪被警方刑拘。 思考:主人公的行为给社会造成了什么危害,其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行为人自己落得了什么结果?内容名称化学课件:www.1ppt.com/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www.1ppt.com/kejian/shengwu/ 地理课件:www.1ppt.com/kejian/dili/ 历史课件:www.1ppt.com/kejian/lishi/ 三种违法行为比较一般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犯罪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发生在公民之间、企业之间、公民与企业之间发生在公民与国家之间,轻微违反国家管理1.在十字路口闯红灯。2.持刀抢劫他人财物。3.欠钱不还。4.某人开玩笑说:“地震了。”引起恐慌,导致他人受重伤。5.打架斗殴。6.拾得别人的钱物不还。民事违法行为: 3、6 行政违法行为: 1、5刑事违法行为: 2、4违法无小事判断下面情形属于何种违法行为?1、一看违反的法律类别(行政法、民事法、刑法)2、二看违法行为的危害(轻或重)3、三看违法者的被处罚结果(1)行政违法行为:拘留、罚款、开除、记过(2)民事违法行为:赔偿、赔礼道歉(3)刑事违法行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等。违法无小事判断违法行为的方法: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探究三:行政违法行为2019年5月17日下午,五名被告人约定在深圳市的地铁站内拍摄恶搞视频,上传至某视频播放平台,以赚取人气和点击率。18时30分,在列车快要行驶至福田区华强北地铁站时,被告人吴某涛又在车厢内大喊“所有人趴下,小心地雷”等话语,被告人陈某生随即趴倒在车厢地板上。其他三名被告人分别拍摄视频和充当群众演员。周围乘客受到惊吓,纷纷向车厢两端跑去,在列车停靠在华强南站以后,整个列车内的乘客纷纷逃离车厢,造成现场公共秩序和地铁营运秩序严重混乱。当天,两名犯罪嫌疑人就被警方控制。随后,检察机关依法对5人批准逮捕。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就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指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探究三:行政违法行为 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从事各种民事活动,如购置财产、签订合同、劳动就业、经营创业、结婚等。这些民事活动都是由民法来规范的。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探究四:民事违法行为 探究:民事违法行为化学课件:www.1ppt.com/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www.1ppt.com/kejian/shengwu/ 地理课件:www.1ppt.com/kejian/dili/ 历史课件:www.1ppt.com/kejian/lishi/ 民事违法行为:不履行合同镜头一中:卖方不履行合同,给买方造成财产上的损失,卖方的信誉度降低,影响双方继续进行合作。我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镜头一:买卖双方签订合同之后,卖方收款却只发一半货物。我只收了一半 探究:民事违法行为化学课件:www.1ppt.com/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www.1ppt.com/kejian/shengwu/ 地理课件:www.1ppt.com/kejian/dili/ 历史课件:www.1ppt.com/kejian/lishi/ 民事违法行为:侵犯肖像权镜头二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第一百二十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镜头二:艺龙旅行网使用“葛优躺”图片宣传本公司的旅游项目以及酒店预订,葛优认为侵犯了其肖像权,于是向法院起诉,索赔40万。 探究:民事违法行为化学课件:www.1ppt.com/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www.1ppt.com/kejian/shengwu/ 地理课件:www.1ppt.com/kejian/dili/ 历史课件:www.1ppt.com/kejian/lishi/ 民事违法行为:侵犯肖像权镜头三中:出版社侵犯了作者的著作权。《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镜头三: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我们如何远离这些违法行为呢?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1)(2)(3)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探究五:遵章守法法律的社会作用: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标准或方向,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违法行为种类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犯罪行为社会和谐的保证:遵章守法如何做?认识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法不可违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本课小结1.下列属于违法行为的是( ) ①小东参与抢劫他人财物 ②小哲经常参与赌博、寻衅滋事、打架斗殴 ③小青周末没有参加社区的献爱心活动 ④小将多次拨打119谎报火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法不可为本课小测2.池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处罚款;瞿某因醉驾被处拘役,他们的行为分别属于( )A.民事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B.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C.行政违法行为 严重违法行为 D.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C法不可为本课小测3.谎报火警、匪警、无端拨打“110”电话,故意移动、损坏交通标志等行为,一般来说,公安机关给予处罚的依据是( )A.民法通则 B.刑法C.宪法 D.治安管理处罚法 D法不可为本课小测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二单元第五课5.1法不可违教案.doc 第二单元第五课5.1法不可违课件.pptx 高速路倒车.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