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1 延续文化血脉 导学案课型设置:【自研·互动·表现40分钟】课时: 1 课时一、【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热爱中华文化。2、能力目标: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运用能力,传承、践行中华传统美德。3、知识目标:知道中华文化的内涵,懂得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二、【重点难点】 1、重点:如何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2、难点:中华文化的创造力和包容力。三、【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一)自研自探环节(课前自主完成,限时10分钟)阅读感知、自主学习——闪自主之光【导学1】——阅读教材P20-28页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中国文化的内容和特点?(是什么)P59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等,共同组成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2、为什么中华文化能够薪火相传、历久弥新?(为什么)P59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 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 ,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3、新时代,如何延续文化血脉?(怎么做)P60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新时代,延续文化血脉需要发展 。4、中华文化的作用?(是什么)P61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 。5、文化自信的内涵?(是什么)P61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6、如何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怎么做)P62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7、中华传统美德的产生和作用(地位)?(是什么)P62-63(1)产生:中华民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2)作用(地位):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 。8、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和发展?(是什么)P63-64(1)内涵:中华传统美德 ,博大精深。其中,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等。(2)发展: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了中华民族的 、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9、青少年怎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怎么做)P65美德的力量在于 。【导学2】——学有余力的同学,拓展延伸请你进一步研读教材,把你的疑惑写在下面的“学生笔记”栏里,向展示同学质疑,使我们共同提高。(二)合作探究环节(课中合作完成)研讨质疑、交流提升——闪协作之光【探究1】传统节日知多少(运用你的经验 P58)? 你知道这些不同民族传统节日的由来吗?与同学讨论:为什么这些传统节日能够传承至今?(请写下来)【探究2】海南非文化遗产—传承三千年的黎锦 (提前观看视频:《海南非文化遗产—传承三千年的黎锦》)? 有人说,有些文化遗产在现代生活中没有实用价值,没有必要保护。你认同这种说法吗?(请写下来)(补充:中华文化绚丽多彩,穿越时空焕发现代活力(相关链接 P60))【探究3】“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 朝鲜赛区预赛举行 (提前观看视频:《“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 朝鲜赛区预赛在平壤举行》)? 观看视频,谈谈新时期,我们青少年如何做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请写下来)【探究4】一脉相承的忧乐思想(探究与分享 P63)? 中华传统美德代代相传,虽然孟子和范仲淹生活的年代相隔一千多年,但他们的忧乐思想一脉相承。阅读这两段名句,你得到什么启发?将你的忧乐观与同学分享。(请写下来) (补充:《《朱子家训》摘录(阅读感悟 P64)》)【探究5】观看视频,回答下列问题(扩展视频:《神秘的捐款人 宁波慈善总会收到名为“顺其自然”的捐款累计1054万元》)? 如果有机会见到“顺其自然”,你最想问他什么问题?你身边有这样的“中国好人”吗?对于我们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有何启示?(请写下来)(三)检测反馈环节(课后巩固提升, 限时15分钟)成功体验、过关检测——闪智慧之光★【基础闯关全练】1. 我国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展示活动,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①是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②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③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物质基础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②③2. 展示过程中,观众们从传统艺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特点。它的特点是?( )A.生生不息,团结奋进B.艰苦奋斗,自强不息C.源远流长,博大精深D.口耳相传,绵延不绝★★【能力提升全练】3. 据《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总导演颜芳介绍,参加《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百余位选手来自全国各地、各个民族、各个行业,上至七旬老人,下至七岁儿童,既有大学教师,也有普通农民,还有在中国学习、工作的外国留学生。这说明?( )①中国诗词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②中国诗词没有难度,人人都会③中国诗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④中国诗词深受人们喜爱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4. 一碗爱心粥,温暖一座城。荣登“中国好人榜”的史春荣,60岁,是卫辉市城郊乡中心校的一名退休女教师,是卫辉市卫州路爱心粥屋的负责人。从2014年7月开始,她在卫辉市卫州路开了一家爱心粥屋,主要是为环卫工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贫困残疾人、流浪人员及各类拾荒者提供免费早餐,这成为古城卫辉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史春荣老师之所以能荣登“中国好人榜”,是因为她?( )A.舍生取义,大爱无疆 B.爱岗敬业,无私奉献C.乐于助人,诚信友善 D.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核心素养全练】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医针灸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已在14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11所孔子学院……中国元素正在深度融入世界。材料二??2017年8月,吉林省启动了“最美书声”全民朗读活动。活动中,所有人都可以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加入到朗读者队伍中去。这次活动将《吉林省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落到了实处。(1)中国元素深度融入世界,表明中华文化对世界产生的影响是什么?(2分)(2)吉林省各地广泛开展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请写出开展此项活动的意义。(2分)(3)读书贵在年少时,你会以怎样的实际行动参与全民阅读活动?(1分)四、学生收获·每课一思1、参与讨论了吗?2、提出了哪些问题?3、学到了什么?4、有哪些感悟?答案:【自研自探】导学11、源远流长 2、创造力 包容力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4、精神动力 5、坚定信念 6、创新性发展 7、精神力量 8、内涵丰富 思维方式 9、践行【检测反馈】1、D 2、C 3、D 4、D 5、?(1)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分)(2)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对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分)(3)读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各类书籍,如读《西游记》等;有计划地读书,如每天读书10分钟,每月读一篇名著,等;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读书活动,如上好阅读课,参加朗读比赛,等。(答出能够体现喜欢读书或读书的具体做法均可给分)(1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1 延续文化血脉 教案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热爱中华文化。2、能力目标: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运用能力,传承、践行中华传统美德。3、知识目标:知道中华文化的内涵,懂得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二、【重点难点】 1、重点:如何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2、难点:中华文化的创造力和包容力。三、【教法学法】1、教法:讲授法。2、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齐读单元导语P57,理清教材思路,把握住关键词)(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初步理解单元的主要内容,初步感知关键词)(二)讲授新课【活动1】传统节日知多少(运用你的经验 P58)? 你知道这些不同民族传统节日的由来吗?与同学讨论:为什么这些传统节日能够传承至今?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思考,初步感知我们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活动2】海南非文化遗产—传承三千年的黎锦 (提前观看视频:《海南非文化遗产—传承三千年的黎锦》)? 有人说,有些文化遗产在现代生活中没有实用价值,没有必要保护。你认同这种说法吗?(补充:中华文化绚丽多彩,穿越时空焕发现代活力(相关链接 P60))(设计意图:结合本土素材,增强学生对材料的认知与理解)【活动3】“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 朝鲜赛区预赛举行 (提前观看视频:《“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 朝鲜赛区预赛在平壤举行》)? 观看视频,谈谈新时期,我们青少年如何做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设计意图:通过了解“汉语桥”的相关内容,增强学生分析材料、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活动4】一脉相承的忧乐思想(探究与分享 P63)? 中华传统美德代代相传,虽然孟子和范仲淹生活的年代相隔一千多年,但他们的忧乐思想一脉相承。阅读这两段名句,你得到什么启发?将你的忧乐观与同学分享。(补充:《《朱子家训》摘录(阅读感悟 P64)》)(设计意图:联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我国文化的认同)【活动5】观看视频,回答下列问题(扩展视频:《神秘的捐款人 宁波慈善总会收到名为“顺其自然”的捐款累计1054万元》)? 如果有机会见到“顺其自然”,你最想问他什么问题?你身边有这样的“中国好人”吗?对于我们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有何启示?(设计意图:观看视频,联系社会热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三)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新时期我们需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延续我们的文化血脉。我们了解中华传统美德,努力做新时代的美德践行者。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 (略)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1张PPT)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5-1 延续文化血脉 文明是社会进步的状态,凝结着民族的价值追求。文明是个体教养和开花的表征,也是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目标。 煌煌五千年,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新奇迹,为人类文明注入新活力。我国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得到全面提升。 中华人民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共筑生命家园,让人民更富裕,让国家更富强,让中国更美丽。5-1 延续文化血脉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自学目标 P57~661、中国文化是怎样形成的?其内容和特点是什么?2、为什么中华文化能够薪火相传、历久弥新?3、新时代,如何延续文化血脉?4、中华文化的作用是什么?5、文化自信的内涵和重要性是什么?6、如何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7、中华传统美德的产生和作用(地位)是怎样的?8、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是什么?发展状况是怎样的?9、青少年怎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要求:带着下列问题快速阅读课本传统节日知多少(运用你的经验 P58)我在草原参加那达慕大会。我在拉萨过望果节。我在瑶乡过盘王节。我在西安过春节。你知道这些不同民族传统节日的由来吗?与同学讨论:为什么这些传统节日能够传承至今?一、中华文化根1、中国文化的形成、内容和特点?P59(1)形成:长期以来,中国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国文化。是什么文明与文化(相关链接 P59) 文化中的积极成果作为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便是文明。人类文明从来是以进步文化为基础,没有进步文化的发展,就不会有文明的发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一、中华文化根1、中国文化的形成、内容和特点?P59(1)形成:长期以来,中国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国文化。是什么(2)内容和特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等,共同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海南非文化遗产—传承三千年的黎锦有人说,有些文化遗产在现代生活中没有实用价值,没有必要保护。你认同这种说法吗?一、中华文化根1、中国文化的形成、内容和特点?P59(1)形成:长期以来,中国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国文化。是什么(2)内容和特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等,共同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2、为什么中华文化能够薪火相传、历久弥新?P59 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为什么中华文化绚丽多彩,穿越时空焕发现代活力(相关链接 P60)一、中华文化根3、新时代,如何延续文化血脉?P60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新时代,延续文化血脉需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丰富内涵)。怎么做一、中华文化根4、中华文化的作用?P61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质、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是什么习近平关于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论述(相关链接 P61) 2014年,习近平在文艺工作会谈上指出,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只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中华文化根5、文化自信的内涵和重要性?P61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内涵)。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重要性)。是什么“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 朝鲜赛区预赛举行观看视频,谈谈新时期,我们青少年如何做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一、中华文化根5、文化自信的内涵和重要性?P61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内涵)。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重要性)。是什么6、如何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P62 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怎么做牛刀小试中华文化像一条悠久的历史长河,虽然历经沧桑、饱受磨难,但仍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这是因为中华文化( )A.源远流长、博大精深B.由各族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而成C.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D.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解析 A、B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说法错误。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故选D。二、美德万年长7、中华传统美德的产生和作用(地位)?P62-63(1)形成:中华民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是什么(2)作用(地位):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一脉相承的忧乐思想(探究与分享 P63)中华传统美德代代相传,虽然孟子和范仲淹生活的年代相隔一千多年,但他们的忧乐思想一脉相承。阅读这两段名句,你得到什么启发?将你的忧乐观与同学分享。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齐宣王在他的雪宫里召见了孟子。齐宣王问:“有贤德的人也有这种快乐吗?”孟子回答说:“有。人们要是享受不到这种快乐,就会埋怨他们的国君。享受不到这种快乐而指责他的国君,是不对的。作为一国之主却不与百姓共同享受快乐,也是不对的。国君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百姓也以他的快乐为快乐;国君以百姓的忧愁为忧愁,百姓也会以他的忧愁为忧愁。与天下人同乐,与天下人同忧,还不能称王天下的,从来没有过。”一脉相承的忧乐思想(探究与分享 P63)中华传统美德代代相传,虽然孟子和范仲淹生活的年代像个一千多年,但他们的忧乐思想一脉相承。阅读这两段名句,你得到什么启发?将你的忧乐观与同学分享。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以二者为之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心思,或许不同于这两种心情,这是为什么呢?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高尚的庙堂上,则为平民百姓担忧,处在荒远的江湖中,就为国君担忧。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处在荒远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二、美德万年长8、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和发展?P63-64(1)内涵: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中,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等。是什么《朱子家训》摘录(阅读感悟 P64)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简约,宴客切勿流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逾珍馐。 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内外整洁;到了黄昏便要休息并亲自查看一下要关锁的门户。 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凡事先要准备,像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像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 自己生活上必须节约,宴请客人时也不要铺张浪费,接连不断。餐具质朴而干净,虽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食品节约而精美,虽是园里种的蔬菜,也胜于山珍海味。《朱子家训》摘录(阅读感悟 P64)勿营华屋,勿谋良田。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亲邻须多温恤。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zèn)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 不要营造华丽的房屋,不要贪图好的田地。 自己生活节俭,以做人的正道来教育子孙。 不要贪不属于你的财,不要喝过量的酒。和做小生意的挑贩们交易,不要占他们的便宜,看到穷苦的亲戚或邻居,要关心他们,并且要给他们有金钱或其它的援助。 他人来说长道短,不可轻信,要再三思考。因为怎知道他不是来说人坏话呢?因事相争,要冷静反省自己,因为怎知道不是我的过错?《朱子家训》摘录(阅读感悟 P64)施恩勿念,受惠莫忘。人有喜庆不可生嫉妒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节选自朱用纯:《朱子家训》 对人施了恩惠,不要记在心里,受了他人的恩惠,一定要常记在心。 他人有了喜庆的事情,不可有妒忌之心;他人有了祸患,不可有幸灾乐祸之心。做了好事,而想他人看见,就不是真正的善人。做了坏事,而怕他人知道,就是真的恶人。二、美德万年长8、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和发展?P63-64(1)内涵: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中,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等。是什么(2)发展: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宁波慈善总会收到名为“顺其自然”的捐款如果有机会见到“顺其自然”,你最想问他什么问题?你身边有这样的“中国好人”吗?对于我们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有何启示?二、美德万年长8、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和发展?P63-64(1)内涵: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中,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等。是什么(2)发展: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9、青少年怎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P65 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怎么做牛刀小试作为传统美德的精华,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下列历史故事蕴含中华传统美德的有( )①苏武牧羊 ②揠苗助长③负荆请罪 ④大禹治水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解析 苏武牧羊体现了爱国情感。揠苗助长比喻违背自然规律,比喻为急于求成,反而坏了事。负荆请罪体现了知错能改。大禹治水体现了坚持不懈和公而忘私的精神。①③④符合题意,②排除,故选D。5-1 延续文化血脉延续文化血脉中华文化根中华文化的特点、创造力和包容力延续文化血脉中华文化的作用文化自信、铸就新辉煌美德万年长传统美德的产生、作用、内涵、发展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5-1延续文化血脉导学案.doc 5-1延续文化血脉教案.doc 5-1延续文化血脉课件.ppt 【拓展视频素材】“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朝鲜赛区预赛在平壤举行.mp4 【拓展视频素材】海南非文化遗产—传承三千年的黎锦.mp4 【拓展视频素材】神秘的捐款人宁波慈善总会收到名为“顺其自然”的捐款累计1054万元.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