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5张PPT)思考:我们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①地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我们要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②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的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③我们要珍爱生命,共筑美好生命家园……人教部编版 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上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新知导入运用你的经验:下面是某同学摘录的诗文,让我们大声朗读并感受他的意境。 讨论并交流:阅读诗文,你能想象到怎样的生活图景?你认为上述两幅图景蕴含着怎样的共同意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蕴含着身处自然,与自然相融,悠然自得,快活忘我之境。新知讲解自学自研 自读教材P81—88,思考下列问题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什么)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怎么做)3.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为什么)4.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怎么做)5. 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是什么?怎样建设美丽中国 ?合作共研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探究与分享(1)伦敦“杀人雾事件”是人类文明的悲剧。请你分析造成这场灾难的原因。 (2)伦敦治理空气污染的历史经验对我们今天治理霾有什么启发? 视频:《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 表面上是天灾,实际上是人祸,是燃煤采暖、燃煤发电所产生的污染物蓄积所致。根本原因是人类缺乏环保意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原因:启发:①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一味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②以立法的形式控制污染物排放,坚持有法必依,严格执法,让有关法律落地生效;③加大环保投入,淘汰落后产能,实现转型发展;④树立环保意识,规范人们的环保行为,减少环境污染;等等。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因)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杀鸡取卵——从前一个贪婪的人家里喂养一只母鸡,他靠卖鸡蛋的钱维持生计.一天母鸡下了一枚金蛋,他仔细端详这枚金蛋,认为母鸡肚内肯定还有很多,就把母鸡杀了,仔细搜索,什么也没找到。《伊索寓言·生金蛋的鸡》 竭泽而渔——《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淮南子·本经训》:“焚林而田,竭泽而渔。 “杀鸡取卵”“、“竭在泽而渔”在资源和环境问题上给我们有 什么启示? 1972年6月,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达成了“只有一个地球”以及人类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体“的共识。 ...... 1994年3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正式生效,奠定了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基础。 2002年8—9月,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通过了《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承诺》和《执行计划》。2015年12月,通过《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指明了方向。2016年9月3 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联合国秘书长递交《巴黎协定》批准文书。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如何建设生态文明?3)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五大发展理念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如何建设生态文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坚持绿色发展道路3.为什么要坚持走绿发展之路?(为什么)绿色发展道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我国在应对资源和环境问题上已经取得非常明显的进步。探究与分享仔细阅读教材第84页“探究与分享” ,请思考相关问题:(1)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致富路。请比较一下,这两条路有什么不同?(2)余村是如何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先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后是发展特色产业和生态建设相结合。关停污染企业;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建设“美丽乡村”;引进无污染、高效益企业等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4.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1)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探究与分享P85虽然造纸厂能带来一时的经济效益,但它违规排放,对村民健康影响太大,得不偿失。在造纸厂打工能赚钱,一点儿污染算不了什么!厂里虽然效益还不错,但安装一套治污设备还是太贵了,不合算。观点严重错误。只顾自己的经济收益,不顾环保成本付出,其行为是违法犯罪行为。观点错误。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家乡,不仅要看眼前的经济利益,更要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观点有道理,指出了造纸厂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更不能以牺牲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阅读材料,你觉得他们说的对吗?①政府有关部门应该以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加大对造纸厂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依法查处,并督促企业加强环保意识,按照法律要求进行环境保护;②造纸厂必须按照法律要求,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强化责任意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③家乡人民群众应该增强环保意识,积极劝阻企业破坏环境的不法行为,并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2) 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 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4.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太阳能光伏电站——最丰富的资源和最洁净的发电过程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过程没有机械转动部件也不消耗燃料,并且不排放包括温室气体在内的任何物质,具有无噪声、无污染的特点;太阳能资源没有地域限制,分布广泛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因此,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一种具可持续发展理想特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 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逐步改善并恢复城市的自然生态平衡。“中国的绿色长城”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在中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中国政府为改善生态环境,于1979年决定把这项工程列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项目。探究与分享今天,“绿色化”已悄无声息得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低碳、文明生活,从我做起! 绿色发展理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作为一名消费者,你打算如何行动?熄灯一小时多乘公交车多种一棵树就餐要光盘少用塑料袋及时关电脑低碳、文明生活,从我做起绿色发展理念让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美好,使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 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天然林保护沙漠化治理退耕还湿 201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此次修改凸显保护优先原则,建立公共预警机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扩大公益诉讼主体,明确政府监督责任,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追责处罚力度等内容,是我国环境立法史上的里程碑。我国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说明了什么?史上最严环境保护法 4.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4)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归纳与升华 4.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1)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2)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4)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美丽中国愿景你心目中美丽中国的轮廓和图景是什么样子的?5、 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是什么?怎样建设美丽中国 ? 美丽中国,不仅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我们青少年能为建设美丽中国做些什么? 1、思想上: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理念。2、行动上:?、落实环保行动。如:节约用水、用电;绿色出行;等?、积极同破坏资源、环境的行为作斗争。拓展提高拓展提高阅读P88“拓展空间”思考下列问题:1、为什么塞罕坝从“美丽高岭”变成“黄沙漫漫”?为什么它又从“沙地荒原”变回“林海绿洲”?你从中得到哪些启发?原因:前期的塞罕坝的转变是人们对环境的肆意破坏造成的;后来的转变是由于人们对环境的大力保护,注重生态建设来实现的。启发:人类从来不是自然的主人。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我们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我们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2、起草一份环保倡议书,传播你的环保理念。 环保倡议书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它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共有的家园。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已经对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正常生活构成了现实威胁。爱护环境,崇尚文明,无疑才是人类自身的道义和责任。为了牢固树立同学们的环境保护新思想、新道德、新风尚,保护我们美好的家园,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①节约用水,一水多用,别让生命之泉空流。 ②节约用纸,珍惜森林资源。 ③节约用电,不过早开灯,人走灯熄。 ④推动垃圾分类回收,让垃圾变成资源。 ⑤旧物利用,让有限的资源处长寿命。 ⑥爱护绿化,不摧残花草树木。 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携手努力,从现在做起,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积极行动,保护环境,珍惜生命,让绿色永驻地球!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及如何建设生态文明,也知道了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我们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树立节约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意识,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自觉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为建设生态文明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板书设计共筑生命家园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道路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必要性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怎样建设美丽中国作业布置1.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已经初步形成布局基本合理、类型比较齐全、功能相对完善的体系,在维护生物多样性、生态安全等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建设我国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意义在于 ( )A.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维护自然生态平衡B.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和智力支持C.为人类的生存和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自然资源D.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A2、“节能有我,绿色共享”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每一位公民都不能置身事外,袖手旁观。下列做法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是 ( )①节约用水,节约用电 ②垃圾分类回收,变废为宝③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方便生活 ④光盘行动,减少浪费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3、在应对资源和环境问题上,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是 ( )①走绿色发展道路 ②建设生态文明 ③先发展经济再治理环境④实现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B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2 《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课题 共筑生命家园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九上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节约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意识,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敬畏自然,热爱自然,自觉践行低碳生活方式,为建设生态文明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2、能力目标:联系实际说明建设生态文明和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必要性,结合我国的发展明确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3、知识目标: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知道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措施;明确绿色发展的意义,坚持绿色发展道路要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重点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难点 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一、目标导学 看视频,答问题:我们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引出课题:共筑生命家园 结合P81“运用你的经验”,讨论并交流:阅读诗文,你能想象到怎样的生活图景?你认为上述两幅图景蕴含着怎样的共同意境? 赏图片,自由发言。 观看视频 讨论交流 代表展示 通过观看视频及图片,让学生知道地球是我们生命的家园,我们要爱护地球,共筑生命家园讲授新课 二、新知探究(一)自学自研,自读教材P81—88,思考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什么) 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怎么做) 3.为什么要坚持走绿发展之路?(为什么) 4.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怎么做) 5、 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是什么?怎样建设美丽中国 ? (二)合作共研 第一框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观看视频,思考:人与自然应是怎样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探究与分享P82,观看视频,阅读材料,思考:(1)伦敦“杀人雾事件”是人类文明的悲剧。请你分析造成这场灾难的原因。 (2)伦敦治理空气污染的历史经验对我们今天治理霾有什么启发?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因)(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2)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3)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 (4)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如何建设生态文明?(1)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出示两则寓言故事“杀鸡取卵”“、“竭在泽而渔”在资源和环境问题上给我们有 什么启示?阅读P83?“相关链接”,了解人类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历程。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观看视频《五大发展理念》 第二框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绿色发展道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3.为什么要坚持走绿发展之路?(为什么)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我国在应对资源和环境问题上已经取得非常明显的进步。探究与分享P84,仔细阅读教材第84页“探究与分享” ,请思考相关问题: (1)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致富路。请比较一下,这两条路有什么不同? (2)余村是如何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4.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1)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探究与分享P85,阅读材料,你觉得他们说的对吗?你怎么看到这件事,谈谈理由。如果你是小青,面对家乡小河的变化,你认为政府有关部门、企业、家乡村民应该承担起哪些责任?(2) 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 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观看图片及材料,了解绿色发展理念。探究与分享P86, 绿色发展理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作为一名消费者,你打算如何行动?(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 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出示几组图片,了解几大原则。 “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思考:我国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说明了什么?(4)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观看视频《美丽中国愿景》,说一说:你心目中美丽中国的轮廓和图景是什么样子的?5、 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是什么?怎样建设美丽中国 ?美丽中国,不仅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三、巩固提升 1、当堂演练(见课件) 2、拓展提高阅读P88“拓展空间”思考下列问题:1、为什么塞罕坝从“美丽高岭”变成“黄沙漫漫”?为什么它又从“沙地荒原”变回“林海绿洲”?你从中得到哪些启发?2、起草一份环保倡议书,传播你的环保理念。 学生自读教材,思考问题 仔细观看视频,获取信息,思考问题,交流分享看视频读教材 找问题标记要点交流讨论展示 读故事,谈启示 看视频读教材 找问题标记要点交流讨论展示 仔细阅读材料,分析归纳,思考问题,交流分享 分析材料,从话语中体会思想 观看图片思考交流分享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观看视频阅读教材思考问题 交流讨论代表展示 初步感知本课所学内容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并认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关爱生命家园,关切人类未来,树立人与地球相互依存、相互尊重的价值共识。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到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引导学生在通过对比余村两条不同发展道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通过图片及文字材料的分析,理解为什么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 培养学生正确的认知,正确理解绿色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了解中国下决心通过严格的法律与规章制度为资源环境提供保障。引导学生认识建设美丽中国的轮廓和图景,体悟到建设美丽中国不仅包含着个人情感的归属与寄托,还体现着一个大国的形象和担当,寄托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梦想。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及如何建设生态文明,也知道了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我们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树立节约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意识,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自觉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为建设生态文明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强化学生认知板书 共筑生命家园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怎样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1.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意义 2.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3、怎样建设美丽中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课用).mp4 6.2共筑生命家园.ppt 6.2共筑生命家园教案.doc 世界最大人工林场塞罕坝-除了震撼,还是震撼_clip.mp4 人和自然的关系_标清_clip.mp4 卡通解读五大新发展理念3.mp4 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_高清_clip(1).mp4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海燕)_高清_clip.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