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共筑生命家园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共筑生命家园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共筑生命家园》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九年级
学习 目标 1.理解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2.知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具体措施。 3.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4.能够提出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具体做法。
重点 知道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要性。
难点 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以陶渊明诗句导入。思考:阅读诗文,你能想象怎样的生活图景?上述两幅图景蕴含着怎样的共同意境? 答案解析:想象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情景。人既是自然的一部分,也应该具有自然的本性,在整个自然运动中完成其个体生命。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引出本课主题--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筑生命家园。 阅读诗句,想象诗句中蕴含着怎样的生活图景。 学生常见诗句出发,引发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讲授新课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探究一:网红打卡地茶卡盐湖。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观看“美丽中国说“视频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一种怎样的状态?进一步理解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关系。 探究二:思考:伦敦“杀人雾事件”是人类文明的悲剧,请你分析造成这场灾难的原因;伦敦治理空气污染的历史经验对我们今天治理霾有什么启发? 答案解析:特殊的天气状况是“伦敦杀人雾事件”的重要诱因,但就其根本原因则在于环境污染。加强对原有环保法规的执法检查,制定有针对性的空气污染治理的法律法规,优化能源结构。 讨论伦敦烟雾事件以及其对当下我国治理雾霾的指导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采取措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着重向学生解释五大发展理念)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探究三:观看短片思考,我们为什么坚持绿色发展道路?(以塞罕坝事件为例)答案解析:我国在应对资源和环境问题上,已经取得非常明显的进步。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探究四:以余村两条不同发展道路展开讨论:(1)请你比较一下,这两条道路有什么不同?(2)余村是如何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 答案解析:发展过程中,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探究五:阅读教材85页“探究与分享”思考:你如何看待这件事情? 解析:发展经济的同时,要让群众感受到切实的环境效益。 探究六:上海垃圾分类说一说:在生活中如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拓展运用:绿色发展理念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你打算如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学生小组讨论, 美丽中国,不仅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 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让学生通过情景体验/视频感受,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知道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能够认识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正视发展中的挑战,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国策。
板书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因 正共筑生命家园 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共25张PPT)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6.2 共筑生命家园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3、为什么走绿色发展道路?
4、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5、怎样建设美丽中国?


共筑生命家园
自主预习:阅读课本81-88页,自学下列问题:


思考:阅读诗文,你能想象怎样的生活图景?上述两幅图景蕴含着怎样的共同意境?
答案解析:想象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情景。人既是自然的一部分,也应该具有自然的本性,在整个自然运动中完成其个体生命。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新课导入: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探究一:网红“打卡”地:茶卡盐湖

由于游客的增加、垃圾桶和清理人员的短缺,它几乎被垃圾淹没了。因为景区管理的决定,想要进入茶卡盐湖是需要穿鞋子套入湖中去体验湖的美丽,但是,许多游客听景区外面的诽谤,湖区的环保鞋套更贵,所以在景区外面购买了一个环保的一次性鞋套。在一天的高峰期可以清理出12吨垃圾,甚至景区里增加了很多垃圾桶,仍然不能满足大量的乘客。
天空之镜
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③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致、“纷乱”中的有序。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笔记区

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


相互依存
共生共荣
动态中的平衡
发展中的协调
进取中的有度
多元中的一致

“纷乱”中的有序
思考:观看“美丽中国说“视频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一种怎样的状态?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点拨一下:

思考:伦敦“杀人雾事件”是人类文明的悲剧,请你分析造成这场灾难的原因
伦敦治理空气污染的历史经验对我们今天治理霾有什么启发?
答案解析:特殊的天气状况是“伦敦杀人雾事件”的重要诱因,但其根本原因在于环境污染。加强对原有环保法规的执法检查,制定有针对性的空气污染治理的法律法规,优化能源结构。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探究二:伦敦烟雾事件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政策支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于2005年8月在浙江湖州安吉考察时提出的科学论断。
规划先行,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前提,也是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顶层设计。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①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②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笔记区

2、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我国在应对资源和环境问题上,已经取得非常明显的进步。
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从“栖鸟无息树、黄沙遮蔽日”到“成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思考:观看短片思考,我们为什么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探究三:塞罕坝案例

余村两山理论
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或详细文本描述
地处浙江省安吉县的余村,群山环抱,秀竹连绵,四季常青。20世纪70-80年代,余村为解决温饱问题,开矿、建水泥厂,成为全县有名的“首富村”, 但很快尝到了苦头:水泥厂污染空气,到处是灰;山林被破坏,水土流失;炸山开矿导致伤亡事故不断。2003年,当地政府提出特色产业和生态建设有机结合,创建全国首个生态县,余村陆续关停矿山和水泥厂,村民收入大幅度下降,发展前景一度陷入迷茫。
24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探究四:如何看待余村发展两条道路?

思考:这是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
只顾发展经济而忽略环境保护的不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余村两山理论
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或详细文本描述
习近平到余村考察,称赞余村关停矿山、水泥厂是“高明之举”,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长三角游客多,这坚定了余村发展生态旅游自此,余村封山护林,重新制订发展规划,把全村划为休闲旅游区、美丽宜居区、生态农业区三个区块,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以舒适、优美、生态、人文为目标,建设“美丽乡村”;围绕“文创小镇”“智慧小镇”建设,引进无污染、高效益企业,增强发展后劲。余村定成了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生动地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思考:这是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
在发展经济时注重了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探究四:如何看待余村发展两条道路?


思考: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余村是如何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

答案解析:余村及时转变了发展理念,坚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制定了正确的发展规划。结合自身实际,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走上了健康发展之路,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处理好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探究四:如何看待余村发展两条道路?

造纸厂虽然效益还不错,但安装一套治污设备还是太贵了,不合算。
村民王婶
小清父亲
造纸厂厂长

在造纸厂打工能赚钱,一点儿污染算不了什么。

虽然造纸厂能带来一时的经济效益,但它违规排放,对村民健康影响太大,得不偿失。
答案解析:走绿色发展道路,要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探究五P85:你如何看待这件事情?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2019年6月12日,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发布了《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图文并茂,将主要的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还有大件垃圾、装修垃圾、电子废弃物等“一网打尽”。
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说一说:在生活中如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探究六:上海垃圾分类

风力发电
太阳能光热电站
城市森林公园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

海绵城市
三北防护林
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的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问题。
很多时候都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是错误的,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要调整生活方式,坚持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红线不能践踏!!!

①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②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③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④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笔记区

3、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美丽中国,不仅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
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美丽中国”
“美丽中国”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概念,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今天,“绿色化”已悄无声息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面。低碳、文明生活,从我做起。
低碳微生活
1.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养成物尽其用、减少废弃物的文明行为;
2.拒绝购买过度包装的产品;
3.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
4.节约粮食,拒绝浪费,践行“光盘行动”……
小组合作探究:绿色发展理念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你打算如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拓展空间



为什么走绿色发展道路?
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怎样建设美丽中国?
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共筑生命家园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共筑生命家园
课后小结:

1.2018年4月26日,习总书记查看长江沿岸生态环境和 发展建设情况,考察调研长江生态环境修复工作,把脉长江经济带建设。针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习总书记指出,不搞大开发不是不要开发,而是不搞破坏性开发。( )
A.保护生态环境须禁止开发自然资源
B.经济发展必然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C.经济发展要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D.要将环境保护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C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课后小测:

2.2018年5月18至19日,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会议上指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要落实习总书记要求就必须( )

①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
③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
④放弃高科技和现代化,回到农耕文明社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A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课后小测:

A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课后小测:

A
A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课后小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