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课件(25张幻灯片+1个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课件(25张幻灯片+1个视频)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民主发展历程;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了解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和具体的民主制度
能力目标:自觉参与社会主义民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民主,感知民主,增强热爱社会主义民主的情感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民主。
教学难点: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P30运用你的经验:
小调查:你心目中的“民主”是什么样的?
对同学们的观点进行分类整理,讨论:大家心目中的“民主”有什么异同?
<1>、民主一词源于希腊,意为人民。其定义为: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惟邦本”、
“政得其民”、“以百姓心为心”等民本思想,
是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是一个成语,指只有以百姓为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就安宁了
政得其民: 治理国家要得到人民的认可。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常常是没有私心的,以百姓的心为自己的心
① 民主在价值上的要求:
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② 民主价值的实现:
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③ 选择民主道路的决定因素:
具体国情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4>、1840年以来的近代中国饱受封建专制压迫和外敌入侵的屈辱。抗击侵略、反对专制、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伸张人民权利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过,成为当时中国人民的最强心声。
进步意义:反对封建专制,挽救民族危亡,伸张人民权利,争取社会进步,启蒙了中国人民的思想,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
历史局限性:一是对中国的国情认识不清,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二是对实现民主思想所依靠的力量认识不清,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没有形成一股强大的改革和革命的洪流。他们眼中的民主都属于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并没有实现“还权于民”。
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
社会主义民主得以真正确立。
以争取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
中国人民民主政权建立
给追求民主进步、救亡图存的中国人带来新的希望
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5>、 俄国十月革命给追求民主进步、救亡图存的中国人带来了新的希望。
<6>、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以争取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和教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
探究与分享P32: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结合学过的宪法知识,说说为什么社会主义民主得发展需要宪法保障?
2、新型的民主
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是有生命力的。
(符合中国实际)
(符合中国国情)
<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每年3月,春意盎然,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会聚北京,共商国是。一份份议案、直指住房、医疗、教育等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让人们感受到更多的温情暖意。两会是民意的荟萃,是群众意见、建议最为集中的表达。
2018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讨论的问题有:依法治国、收入分配、金融监管、脱贫攻坚、住房保障、扫黑除恶、房价调整、养老服务、污染防治等。
人大代表经过民主选举方式产生,来自于人民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具有广泛性、代表性、先进性,人大代表所代表的利益和意志是全体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政协委员密切联系群众,了解和反映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3>、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
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
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
特点 表现


最广泛 ① 主体广泛:社会主义民主是有史以来绝大多数人真正享有的民主
② 内容广泛:人民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方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最真实
最管用 ① 人民的意愿得到充分反映
② 人民的合理要求得到充分实现
③ 人民的合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④ 人民的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
<5>、人民民主的真谛和人民民主的形式
①真谛: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a、选举民主:
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形式权利。
b、协商民主:
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协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建立健全网络协商方式,有利于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网络问政
网上信访
网络举报
网上建议
……
为什么我国的人民当家做主从来就不是一句口号、一句空话?而是落实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的。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民主制度 内涵





保障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选举民主 、协商民主。协商民主是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
特优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
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探究与分享P35
2015年,青海省某市设立村民说事制度,在具备条件的行政村设立村民说事点,召开村民说事会,由村干部组成工作小组,每周定期与群众通过聊天拉家常的方式,让群众就近“说事”。村民在这里说的事被如实记录下来,村民说事会提出问题后,由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提出初步意见,再提交说事会进行决策,村民说事会议情况及办理情况全部公示,并接受群众监督。
答:村民说事制度,一方面实现了干部与群众平等对话,另一方面,公众的参与也是对村干部决策的补充和完善,使其决策特别是关系到村民利益的决策能够让村民满意。“村民说事”是村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好载体,是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好载体。
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主
1、2019年1月31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界人士和基层群众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这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  )
A.是广泛的民主,是所有人都真正享有的民主
B.就是协商民主,人民内部各方面进行充分协商
C.是抽象的民主,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
D.是真实的民主,人民的意愿可以得到充分反映
D
2、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是在(  )
A.“五四”运动之后 B.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
C.新中国成立之后 D.改革开放之后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民主,这说明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  )
A. 追求民主价值的历史进程 B. 领导阶级的执政意愿
C. 它的民主实现形式 D. 它的具体国情



C
D
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因为( )
①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③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党的领导并驾齐驱、相互制约 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有选举民主这一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A
5、习近平曾在新贺词中说:“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关心困难群众,让困难群众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实现是我们党和政府当前工作的一个重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 ③保障公民当家作主 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
A. ①② B. ①③ C.①④ D. ②③
C
6.党的十八大把“民主”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基本范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民主。下列对“民主”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民主”的提出是和“专制”相对应的 ?
②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③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
④每个国家选择的民主道路都是相同的
?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B
7.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各地的网民通过微信、微博等方式,在人民网等各大网站对自己较为关注的问题表达心声和意愿,积极献计献策。这一做法( )

①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②保证人民的利益得到切实的保障
③保证人民越来越多地参与民主管理
④表明网络问政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唯一渠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A
8.九年级某班小明,在学习“新型的民主”这一框题时,认识到我国政治制度体现人民当家作主,展示了一个学习卡片(如下图),请指出这一政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