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时 间月 日执教人集体研讨二次备课辅备人八年级 备课组全体老师课 题南宋与金的和战教学目标1.了解金和南宋的建立。2.通过汉族与女真等民族之间交往及相互影响的若干事例,体会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通过汉族与女真等民族之间交往及相互影响的若干事例,体会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通过汉族与女真等民族之间交往及相互影响的若干事例,体会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意义。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准备PPT、配套练习教学过程【导入】朗读《满江红》问题:这首词的作者是谁?诗词中靖康耻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胡虏指的是哪个民族?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今天的新课。【新课讲授】1.了解南宋、金分立政权的建立情况根据下表,填写金、南宋政权并立简况2.金的兴起及建立3.金与北宋的关系过渡:还记得前面提到的靖康之耻吗?任务:请同学们阅读书本103页的内容并进行复述。总结:《满江红》的靖康耻指的是靖康之变,胡虏指的女真族。4.南宋的建立在这样动荡的时代,朝代总是在不断的更替,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下南宋的建立。提醒:当时与南宋并立的政权有金和西夏。过渡:南宋的建立者是否能一改以往宋朝懦弱无能的局面呢?出示资料: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题临安邸》(南宋·林升)说明南宋统治者荒淫腐化,只图偏安江南,不思恢复北方失地和中原故都。过渡:面对金军的进攻及当朝统治者的荒淫,南宋军民奋力抵抗。过渡:就在岳飞取得大捷,抗金局势有利于南宋时,故事的后续出乎我们的意料。资料:正当岳飞节节胜利、捷报频传之际,秦桧串通张浚、杨沂中等主和派大臣,唆使谏官罗振向高宗上奏说:「兵微将少,民困国乏,岳某若深入,岂不危也!愿陛下降诏,且令班师!」高宗本意就是稍胜而退,以制金人重归于和,所以他马上诏命岳飞班师。岳飞力争说:「天时人事,有利于我,功及垂成,时不再来!」为逼岳飞退兵,高宗一连发出十二道金牌,措词严厉,不容违抗。岳飞无奈,只能仰天长叹:「十年之功,废于一旦!」。过渡:最终岳飞死于奸人之手。出示相关资料,请两位同学朗读高宗与秦桧的内心独白。思考:高宗和秦桧为什么要杀害岳飞?过渡:岳飞之死,南宋称臣,宋金对峙局面形成。过渡:朝代建立之后,就要进行政权巩固。金也像辽一样通过效仿中原巩固统治,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下金的措施。任务:请同学们阅读书本104-105的内容,概括金巩固统治的措施。(提示: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概括)总结:金确立封建制度,女真族汉化,民族融合趋势进一步加强,是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时期。【课堂小结】作业设计 课时特训配套练习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件27张PPT。 诗词中靖康耻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胡虏指的是哪个民族?图文觅史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满江红》南宋与金的和战根据下表,填写金、南宋政权并立简况完颜阿骨打1115年会宁汉族赵构1127年临安女真 女真族原生活在松花江和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以渔猎骑射为主的生活。一、金的兴起 女真族是由居住在黑龙江流域的黑水靺鞨发展而来的,他们的辛勤劳动对开发东北地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女真受辽的统治,辽最后一个皇帝荒淫无道,对女真人的勒索压迫更为凶狠,迫使他们揭竿而起,奋起抗辽。盛产貂皮、黄金、珍珠、人参、猎鹰。阿骨打(公元1068-1123年)是金国的建国者,出身于女真完颜部。公元1113年,阿骨打继任都勃极烈(即大酋长),统一邻近各部,发动了反辽战争。公元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国称帝,国号大金。金建国后,阿骨打命完颜希尹制作女真文,复与宋订约共同攻辽,不幸于辽灭亡前夕病死。东京北宋辽金1115年,完颜阿骨打会宁称帝,国号金。金和北宋联合夹击辽。1125年,辽天祚帝被俘,辽朝灭亡。靖康之变1125年,金灭辽 1125年10月,金兵两路南下,宋徽宗急忙把帝位传给儿子赵桓(钦宗),自己逃往南方。 1126年,宋朝都城被金军攻破1127年,宋徽宗、宋钦宗和宗室后妃等被金军掳获,宫廷仪仗、典籍和大批珍宝器物也被掳走,历史称“靖康之变”。二、南宋建立与南宋的抗金斗争1127赵构临安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题临安邸》(南宋·林升) 南宋统治者荒淫腐化,只图偏安江南,不思恢复北方失地和中原故都。南宋六和塔 1130年,韩世忠在镇江宋军大败金兵,金军被堵截在黄天荡四十八天。 王彦领导的八字军将士一心,英勇杀敌,转战太行山区,得到两河人民的响应,与金军大小数十百战,威震燕代,牵制了金军南侵的活动。军民抗金斗争 1140年,岳飞率宋军在郾城大败金朝骑兵主力,取得大捷。 正当岳飞节节胜利、捷报频传之际,秦桧串通张浚、杨沂中等主和派大臣,唆使谏官罗振向高宗上奏说:「兵微将少,民困国乏,岳某若深入,岂不危也!愿陛下降诏,且令班师!」高宗本意就是稍胜而退,以制金人重归于和,所以他马上诏命岳飞班师。岳飞力争说:「天时人事,有利于我,功及垂成,时不再来!」为逼岳飞退兵,高宗一连发出十二道金牌,措词严厉,不容违抗。岳飞无奈,只能仰天长叹:「十年之功,废于一旦!」。秦桧妻 王氏 秦桧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高宗和秦桧为什么要杀害岳飞? 在抗金形势对南宋极为有利时,宋高宗为什么命令岳飞班师回朝?败,被灭;胜,老皇帝会回来。同时,不论胜败,人民武装都会在战争中得到发展。威胁着我的皇位。不如,趁胜和金人讲和。不杀岳飞,放虎归山,一旦抵抗派得势,我的地位不保,底细必然泄露。杀掉他可得金人欢心。岳飞之死:宋高宗急于求和,又惧怕岳飞拥兵自重,解除了岳飞的兵权,并以所谓“谋反”的罪名将他杀害,抗金成果毁于一旦。杭州西湖的岳飞墓岳王庙岳飞庙前的秦桧夫妇跪像有人认为岳飞是著名的抗金名将,而有人认为他是民族英雄,你同意哪种观点?请说出你所持观点的理由。抗金名将。宋金之战属于中华民族内部兄弟之争。 1141年,宋金议和南宋对金称臣、割地、缴纳钱币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绍兴和议”消极影响:议和是南宋政府向金乞降的结果,是不平等的,给南宋人民带来沉重负担。积极影响:客观上减少了战争,保持了一个较长的相对安定和平的时期,有利于南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各族人民的友好交往。三、金的汉化改革习俗措施1、政治:改官制,立中央集权机构2、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3、文化:通婚、改俗原因:学先进的中原文化,巩固统治。作用:金确立封建制度,女真族汉化,民族融合趋势进一步加强,是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时期。相同点: 内容:宋每年都要给辽、西夏、金“岁币” 影响: 1.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2. 保持了短暂的和平,有利于各方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3.有利于民族融合不同点: 内容:1.臣属关系:宋夏和议是夏对宋称臣;宋金合议是宋对金称臣 2.宋金和议中,南宋割让土地给金。 澶渊之盟、庆历和议、绍兴和议的异同辽916年契丹族耶律阿保机上京北宋960年汉族赵匡胤东京西夏1038年党项族元昊兴庆金1115年女真完颜阿骨打会宁南宋1127年汉族赵构临安用图表表示五个政权归纳整合政治特点:民族政权并立南宋与金的和战女真族的崛起金的建立↓灭辽、灭北宋(靖康之耻)与南宋的和战战:岳飞抗金和:宋金议和↓↓女真与汉的融合课堂小结金的汉化改革↓1、1115年,在会宁称皇帝建立金的是A.阿保机 B.阿骨打C.元昊 D.耶律德光 2、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A.堰城大捷 B.南宋收复建康C.南宋开始 D.南宋与金达成和议 BD3、宋辽、宋夏、宋金“和议” 共同点不包括:A 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 客观上有利于双方经济文化的发展C 导致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D 两宋王朝都需要交纳“岁币”C随堂练习4.历史上曾经遭受辽控制压迫的女真族生活在我国(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东南地区 D.西南地区5.下列关于女真族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女真人生活在炎热地区 ②女真地区盛产貂皮、珍珠等 ③女真人的畜牧业比较发达,以养猪闻名 ④女真人受到辽统治者的残酷压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6.下列关于阿骨打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是女真族的杰出首领 ②统一女真各部 ③12世纪初在会宁称帝 ④在位期间,提倡“女真旧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ACB7.岳飞诗“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中的“靖康耻”是指( )A.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B.西夏和金订立盟约C.金军掳走宋徽宗和宋钦宗 D.宋金议和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8.北宋与南宋的关系,类似于( )A.西汉与东汉 B.西晋与东晋 C.东魏与西魏 D.唐朝与后唐9.北宋、南宋与少数民族关系的相似之处是( )A.对少数民族称臣 B.向少数民族送银两C.对少数民族割地求和 D.都被少数民族打败后订立盟约议和10.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A.南宋建国 B.1141年宋金达成和议 C.郾城大捷 D.南宋收复建康CBBB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005年,宋辽达成和议。宋真宗应允每年向辽输纳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约为兄弟之国。 ——《中国史纲要》材料二:1141年,宋金达成和议,规定:一、宋高宗向金称臣,并要“世世孙孙谨守臣节”。二、宋金两国,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为界,中间的唐、邓两州皆属金国。三、宋每年向金国输纳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1)上述两则材料中的“宋”分别指哪个政权?(2)材料二中的“和议”在当时造成了怎样的割据局面?(3)上面两则材料分别是哪两个盟约的内容?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这两个盟约?12.南宋诗人林升在诗中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歌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现状?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3.3南宋与金的和战 教学设计.doc 4.3.3南宋与金的和战 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