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38张PPT。什么是“法西斯”?“束棒” 为中间插着一把斧头的一捆棍棒 “法西斯” 本为古罗马共和国时期执政官侍卫所使用的武器——“束棒”的音译,用来象征暴力和强权。20世纪前期,法西斯主义在古罗马发源地意大利率先兴起…1. 独裁专制(摧毁民主制度,实行集权)2. 极端民族主义(倡导种族优越论)3. 军国主义(推崇战争与武力)1922年,墨索里尼夺取意大利政权,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2.建立:(现代世界史上的第一个法西斯政权)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欧洲、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3.对外扩张:1935年10月意大利发动了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1936年宣布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亚 一战致使意大利损失了560亿里拉,63万人死亡。战后又爆发的经济危机,使工农业生产陷于停顿,造成食物短缺,日用品价格暴涨。大批找不到工作的退伍军人和工人在街头游荡,750万农民的生活也困苦不堪。工人夺厂、农民占地,政权摇摇欲坠。 1919年3月,墨索里尼在米兰建立了准军事组织“战斗法西斯”。 1921年11月7日,又以资产阶级右翼和反动军人为骨干成立了“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党徒达10多万人。墨索里尼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醉心扩张,梦想恢复古代罗马帝国的疆界、地位和威严. 1922年墨索里尼率领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得胜后合影法西斯党徒在罗马街头焚毁反对派的宣传品。1922年10月国王授权墨索里尼组阁,法西斯专政在意大利建立。图为墨索里尼向意大利国王致敬。法西斯党徒在罗马街头焚毁反对派的宣传品。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 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建立“Ein Volk, ein Reich, ein Führer.”一个民族,一个帝国,一个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德国纳粹党国徽德国纳粹国旗1.原因:2.过程:①1932年,在德国国会选举中,纳粹党成为第一大党。②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开始掌握国家大权——德国走上对内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对外积极扩张的道路。③1933年,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逮捕和迫害大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二、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1932年,德国的工业产量比1929年下降了近40%,农业产值下降了近30%,失业人数超过600万。广大中下层民众困苦不堪,对政府分不满加剧。④1934年,希特勒成为元首及国家总理,解散国会,禁止其他政党活动,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建立起法西斯专政。希特勒(1889—1945)纳粹党臂带阿道夫·希特勒,奥地利裔德国政治人物,少年时立志成为画家,曾在德国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且英勇负伤。1921年成为(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纳粹党党魁,1933年被任命为德国总理,1934年成为德国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兼任德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 希特勒出生在奥地利,1921年希特勒当选为纳粹党的唯一领袖。 希特勒大肆宣扬的纳粹主义主要包括民族主义、复仇主义、种族主义 纳粹党的民族主义招牌,是利用群众对《凡尔赛条约》的不满情绪,煽动民族复仇主义,为纳粹党建立独裁统治和对外侵略扩张而服务。 希特勒的种族主义鼓吹日耳曼民族是高贵种族、优秀种族,犹太人是劣等种族,是最危险,有害的,必须灭绝,借以煽动种族狂热,以达到实现其政治野心的目的。 阿道夫·希特勒1933年1月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德国总统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总理后,接见希特勒的合影。图为1934年兴登堡逝世。此后,希特勒集总统、总理大权于一身,称国家元首。德国纽伦堡集会上的法西斯组织——纳粹党 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或称国家社会主义德意志劳工党(NSDAP),简称纳粹党(Nazi Party),是20世纪前半叶魏玛共和国时代的一个政党,前身是德意志工人党(DAP),后由希特勒领导,在德国议会大选中获胜。 P.J.戈培尔和H.戈林为陷害共产党和欺骗群众,制造舆论。1933年2月27日夜,冲锋队队员通过戈林官邸中的隧道进入国会,放火焚烧柏林国会大厦,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国会纵火案”。借此,纳粹党解散一切工会,取缔其他一切政党,特别是德国共产党,实行一党独裁,取消德国民主制。德国工人支持希特勒希特勒检阅忠于他的党徒纳粹党旗“水晶之夜”(或翻译成碎玻璃之夜,是指1938年11月9日至10日凌晨,纳粹党员与党卫队袭击德国全境的犹太人的事件。这被认为是对犹太人有组织的屠杀的开始。许多犹太商店的窗户在当晚被打破,破碎的玻璃在月光的照射下有如水晶般的发光,这就是该事件名称的由来。 )法西斯德国战前对外扩张之路 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扩军备战;1935年,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实行普遍兵役制,扩充军队和军备开支纳粹德国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 1936年10月25日,意大利与德国在柏林签订《德意议定书》,议定书的主要内容是德国承认意大利兼并埃塞俄比亚,意大利答应在埃塞俄比亚给德国特权。标志着“柏林—罗马轴心”形成。三、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与扩张1. 背景1927年6—7月,时任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主持召开“东方会议”,并在会后向天皇上呈秘密奏折。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田中义一(2)经济大危机导致日本矛盾激化三、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与扩张2. 核心组织:军部“军部”是日本的军事指挥枢纽。包括陆军省、海军省、参谋本部、海军军令部、关东军等军事机关。三、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与扩张3. 侵略(1)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迅速攻占东三省九一八事变标志着华盛顿体系开始被破坏(2)发动七七事变,挑起全面侵华战争4. 建政:受军部控制的内阁上台(1936年)广田弘毅1878—1948曾任外务大臣二战后被定为甲级战犯遭处死二战亚洲策源地形成三、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标志: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日本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亚洲策源地背景:经济危机,日本经济受到重创,激化了日本社会矛盾。日本觊觎中国之心由来已久——1927年《田中奏折》。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过程九?一八事变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旧址(坐落在今长春市新发广场)关东军,20世纪上半叶侵驻中国东北地区的日本陆军重兵集团。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出兵霸占中国原被沙俄“租借”的关东州(指辽宁半岛普兰店至貔子窝一线以南地区)和南满铁路。1919年,日本在旅顺口设关东军司令部。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我国东北全境。次年,关东军司令部迁至长春。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后,关东军成为日本陆军精锐主力和战略预备队,兵力达百万人。军国主义化的日本少年希特勒上台一党独裁扩军备战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墨索里尼 上台军部控制的内阁上台1933年1922年1936年独裁统治扩张侵略残酷镇压扩军备战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政治危机经济危机整体感知欧洲、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德国日本法西斯化的异同同 A 利用的时机相同(经济危机 社会动荡不安 趁机扩张势力进而夺取政权 ) B 上台后都加强了扩军备战,对外侵略,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异 A 德国希特勒纳粹党上台执政,一下子就确定了法西斯统治 B 日本以军部为主力的法西斯势力逐渐抬头,逐步完成法西斯化日德建立法西斯政权的过程与发展的异同 ①方式相同:日本没有法西斯政党,通过法西斯的主要势力军部权力的一步步扩大而最终确立起法西斯专政; 德国建有一个法西斯政党——纳粹党,并通过欺骗性宣传获得选举胜利而上台。 ②原因相同:都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③政策相同:对内实行极权统治,发展军事工业,扩军备战;对外积极扩张,发动侵略战争。“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形成㈠希特勒上台后的种种准备,德国成为欧洲战争的策源地;(1936年,日本广田宏毅组阁,标志着日本成为亚洲战争策源地)㈡1936年10月,德意双方签订秘密协定, 形成“柏林-罗马轴心”,意大利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的组成部分;㈢1936年11月德日签订《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约定共同反对共产主义,共同防范苏联。但是反共反苏只是表面,实质上是对付美英法;㈣1937年11月,意大利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形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轴心国集团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原因:德意日三国联合起来的目的,都是要实现其各自的侵略野心,并把矛头指向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抵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称霸世界。这是轴心国集团形成的主要原因。影响:对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传统不同。美国有民主主义传统;而德、意、日有军国主义传统。经济实力不同。美国经济实力雄厚,承受力强,可用国家干预办法摆脱经济危机;德、意、日三国经济基础薄弱,资产阶级急于用极端办法摆脱经济危机。阶级矛盾不同。美国阶级矛盾尚不致危及资产阶级统治;德、意、日三国阶级矛盾尖锐,法西斯党被看作是镇压革命的工具。个人的作用不同。罗斯福能够对群众作出一定的让步;而德、意、日三国领导人极端仇视人民。 为什么经济危机的发源地美国没有走上法西斯道路,而德、意、日却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欧洲、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2欧洲、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ppt 希特勒制造“国会纵火案”.mp4 希特勒的上台.wmv 德国法西斯道路:资本主义与专制独裁结合.wmv 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建立.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