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共筑生命家园【课件+教案+导学案+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 共筑生命家园【课件+教案+导学案+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2 共筑生命家园 导学案

课型设置:【自研·互动·表现40分钟】
课时: 1.5 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理念。
2、能力目标: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生活理念。
3、知识目标:知道创新、协调、绿色、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辩证关系。
2、难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
(一)自研自探环节(课前自主完成,限时10分钟)
阅读感知、自主学习——闪自主之光
【导学1】——阅读教材P81-88页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什么)P81-82
(1)人与自然的关系: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 。
(2)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态度: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必须遵循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2、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怎么做)P83-84
(1)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以 为目标。
(2)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态度和方案: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坚持创新、协调、 、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3、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为什么)P84
走绿色发展道路, ,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4、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怎么做)P85-87
(1)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 、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增长。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2)价值取向(以人民为中心):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 ,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3)行为选择:走绿色、循环、 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4)制度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 。
5、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是什么)P87
走绿色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既是建设 的时代图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导学2】——学有余力的同学,拓展延伸
请你进一步研读教材,把你的疑惑写在下面的“学生笔记”栏里,向展示同学质疑,使我们共同提高。

(二)合作探究环节(课中合作完成)
研讨质疑、交流提升——闪协作之光
【探究1】感受诗文的意境(运用你的经验 P81)
? 阅读诗文,你能想象到怎样的生活图景?你认为上述两幅图景蕴含着怎样的共同意境?(请写下来)




【探究2】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提前观看视频:《海南南海今起进入伏季休渔期》)
? 为什么要在全国实行全面伏季休渔制度?
? 实行全面伏季休渔制度,这对我们开发、利用自然有何启发?(请写下来)
(补充:只有一个地球(阅读感悟 P82))





【探究3】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提前观看视频:《伦敦杀人雾事件回顾正常人要靠盲人带路》)
? 伦敦“杀人雾事件”是人类文明的悲剧。请你分析造成这场灾难的原因。
? 伦敦空气污染的治理经验对我们今天治理霾有什么启发?(请写下来)
(补充:(补充:环境保护的国际共识(相关链接 P83)))






【探究4】浙江余村的变迁
(提前观看视频:《从卖矿产到卖风景 看安吉余村的美丽蜕变》)
? 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请你比较一下,两条道路有什么不同?
? 余村是如何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请写下来)






【探究5】造纸厂前的对话(探究与分享 P85)
? 你怎么看这件事,谈谈理由。(请写下来)






【探究6】海绵城市建设
(提前观看视频:《从带你2分钟看懂海绵城市》)
? 为什么许多城市都大力建设海绵城市?(请写下来)






【探究7】低碳微行动(探究与分享 P86-87)
? 绿色发展理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作为一名消费者,你打算如何行动?(请写下来)
(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修订(相关链接 P87))






(三)检测反馈环节(课后巩固提升, 限时15分钟)
成功体验、过关检测——闪智慧之光
★【基础闯关全练】
1、我们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对自然心存敬畏”的原因是?(  )
①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
②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③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④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 “共同保护不可替代的地球家园”的正确做法是?(  )
①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必须符合自然规律
②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④开发和利用自然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
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能力提升全练】
3.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就要?(  )
①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②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
③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④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 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要?(  )
①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走绿色发展道路
②坚持科教兴国战略,走自主创新道路
③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④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核心素养全练】
5、阅读《“我”的自白书》,运用国情国策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找出“我”不受欢迎的原因。
(2)怎样才能让“我”不再绝望等待?









四、学生收获·每课一思
1、参与讨论了吗?
2、提出了哪些问题?
3、学到了什么?
4、有哪些感悟?






答案:
【自研自探】导学1
1、智慧选择 自然规律 2、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绿色 3、建设生态文明 4、牺牲环境 绿色富国低碳发展 生态保护红线 5、美丽中国
【检测反馈】
1、D 2、D 3、A 4、D
5、(1)①滋生蚊蝇、繁殖细菌、释放有毒气体,会损害人类身体健康。②无法分解、影响美观、污染土地,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①分类巧处理,变废为宝,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②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2 共筑生命家园 教案
课型:新授课
课时:1.5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理念。
2、能力目标: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生活理念。
3、知识目标:知道创新、协调、绿色、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辩证关系。
2、难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教法学法】
1、教法:讲授法。
2、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活动】感受诗文的意境(运用你的经验 P81)
? 阅读诗文,你能想象到怎样的生活图景?你认为上述两幅图景蕴含着怎样的共同意境?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分享,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初步感知)
(二)讲授新课
【活动1】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提前观看视频:《海南南海今起进入伏季休渔期》)
? 为什么要在全国实行全面伏季休渔制度?
? 实行全面伏季休渔制度,这对我们开发、利用自然有何启发?
(补充:只有一个地球(阅读感悟 P82))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际,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感,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学以致用)
【活动2】伦敦大气污染与治理
(提前观看视频:《伦敦杀人雾事件回顾正常人要靠盲人带路》)
? 伦敦“杀人雾事件”是人类文明的悲剧。请你分析造成这场灾难的原因。
? 伦敦空气污染的治理经验对我们今天治理霾有什么启发。
(补充:环境保护的国际共识(相关链接 P83))
(设计意图:选用经典案例,增强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解)
【活动3】浙江余村的变迁
(提前观看视频:《从卖矿产到卖风景 看安吉余村的美丽蜕变》)
? 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请你比较一下,两条道路有什么不同?
? 余村是如何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
(设计意图:选用经典案例,明确选择绿色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活动4】造纸厂前的对话(探究与分享 P85)
? 你怎么看这件事,谈谈理由。
(设计意图:以常件案例为切入点,在思辨中作出最佳选择)
【活动5】海绵城市建设
(提前观看视频:《带你2分钟看懂海绵城市》)
? 为什么许多城市都大力建设海绵城市?
(设计意图:结合身边的案例,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活动6】低碳微行动(探究与分享 P86-87)
? 绿色发展理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作为一名消费者,你打算如何行动?
(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修订(相关链接 P87))
(设计意图: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坚信对走绿色发展道路的信心)
(三)小结
我们了解了人与自然要和谐共生的道理,理解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要协调发展,懂得了绿色发展理念要落实在行动上和渗透在日常生活细节中。
(四)布置作业——塞罕坝的变迁(拓展空间 P88)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略)



海府路的今昔对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共29张PPT)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6-2 共筑生命家园
感受诗文的意境(运用你的经验 P81)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天星桥(节选)
梁衡
这是一种多么美妙的有机的结合。你看石临水巧妆,极尽其态,因水而灵;水绕石弄影,曲尽其媚,因石而秀;而这树呢,抱坚石而濯清流,展青枝而吐绿云,幻化出一团浓烈的生命。这种生命的力量和美感充盈在这条不大的山谷之中,令你流连忘返,回肠荡气。
阅读诗文,你能想象到怎样的生活图景?你认为上述两幅图景蕴含着怎样的共同意境?
6-2 共筑生命家园
自学目标 P81~88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3、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4、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5、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要求:带着下列问题快速阅读课本
海南南海今起进入伏季休渔期(2019.5.1~8.16)
为什么要在全国实行全面伏季休渔制度?
实行全面伏季休渔制度,这对我们开发、利用自然有何启发?
只有一个地球(阅读感悟 P82)
地球的整个体系由一个巨大的能量来赋予活力。这种能量通过最精密的调节而供给给了人类。尽管地球是不易控制的、捉摸不定的,也是难以预测的,但是它最大限度地滋养着、激发着和丰富着万物。这个地球难道不是我们人世间的宝贵家园吗?难道它不值得我们热爱吗?难道人类的全部才智、勇气和宽容不应当都倾注给它,使它免于退化和破坏吗?我们难道不明白,只有这样,人类自身才能继续生存下去吗?
——节选自《只有一个地球——对一个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81-82
(1)人与自然的关系: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自然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意志、“纷乱”中的有序。
为什么
(2)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态度: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伦敦杀人雾事件回顾正常人要靠盲人带路
伦敦“杀人雾事件”是人类文明的悲剧。请你分析造成这场灾难的原因。
伦敦空气污染的治理经验对我们今天治理霾有什么启发?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P83-84
(1)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建设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
怎么做
环境保护的国际共识(相关链接 P83)
1972年6月,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这是各国政府共同探讨环境问题、探讨保护全球环境战略的第一次国际性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达成了“只有一个地球”以及人类与环境时不可分割的“共同体”的共识。这是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第一座里程碑。
1982年5月,人类环境特别会议在肯尼亚内罗毕召开,通过了《内罗毕宣言》。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21世纪议程》。
1994年3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正式生效,奠定了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基础。
2002年8-9月,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会议通过了《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承诺》和《执行计划》。
2005年2月,《京都协议书》正式生效,标志着国际社会进入一个实质性减排温室气体的阶段。
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会议在法国巴黎通过《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指明了方向。
2016年9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联合国秘书长递交了《巴黎协定》批准文书。
在人类环境保护的历次重要会议上达成的共识,这对我们保护环境有什么启发?
环境保护的国际共识(相关链接 P83)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P83-84
(1)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建设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
怎么做
(2)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态度和方案: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牛刀小试
右边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
A.人类是自然的主人
B.人类与自然是相对的
C.我们可以一味地向自然索取
D.开发和利用自然,必须符合自然规律
解析 漫画中小鱼的话和小孩的话都启示我们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D符合题意,故选D。
浙江余村的变迁
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请你比较一下,两条道路有什么不同?
余村是如何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
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3、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P84
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我国在应对资源和环境问题上已经取得非常明显的进步。
为什么
造纸厂前的对话(探究与分享 P85)
小清家在一条小河旁。以前,河水清澈见底,人们常在合理捕鱼捉虾,洗衣洗菜。后来,河水渐渐变得浑浊起来,鱼虾不见了踪影,人们也不敢在河里洗衣洗菜了。原来,在小河的上游建了一家造纸厂。厂里的污水违规排放直接进入河里,河水被严重污染了。
村民王婶 虽然造纸厂能带来意识的经济效益,但它违规排污,对村民健康影响太大,得不偿失。
小清父亲 在造纸厂打工能赚钱,一点儿污染算不了什么。
造纸厂厂长 造纸厂虽然效益还不错,但安装一套治污设备还是太贵了,不合算。
你怎么看这件事,谈谈理由。
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3、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P84
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我国在应对资源和环境问题上已经取得非常明显的进步。
为什么
4、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P85-87
(1)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增长。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怎么做
海绵城市建设
为什么许多城市都大力建设海绵城市?
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4、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P85-87
怎么做
(2)价值取向(以人民为中心):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低碳微行动(探究与分享 P86-87)
今天,“绿色化”已悄无声息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低碳、文明生活,从我做起!
低碳为行动
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养成物尽其用、减少废弃物的文明行为。
拒绝购买过度包装产品,选购无包装、简易包装、大容量包装产品。
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选购和使用可再生材料制品。
节约粮食,减少浪费,适量点餐,践行“光盘行动”。
绿色出行,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多骑自行车。
……
绿色发展理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作为一名消费者,你打算如何行动?
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4、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P85-87
怎么做
(2)价值取向(以人民为中心):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3)行为选择: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修订
(相关链接 P87)
2014年4月24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此次对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凸显保护优先原则,建立公共预警机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扩大公益诉讼主体,明确政府监管职责,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追责处罚力度,是我国环境保护立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4、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P85-87
怎么做
(2)价值取向(以人民为中心):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3)行为选择: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4)制度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只有实行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5、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P87
美丽中国,不仅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内涵——外表与内在)。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轮廓、图景和意义)。
是什么
牛刀小试
观察右图,河湖长制的实施(  )
A.体现了绿色发展的理念
B.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C.促进我国人口均衡发展
D.解决了农村水资源问题
解析 河湖长制进农村体现了绿色惠民,体现了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故选A。
6-2 共筑生命家园
共筑生命家园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为什么
怎么做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为什么
怎么做
建设美丽中国
塞罕坝的变迁(拓展空间 P88)
为什么塞罕坝从“美丽高岭”变成“黄沙漫漫”?为什么它又从“沙地荒漠”变回“林海绿洲”?你从中得到哪些启发?
你还知道哪些环保人物?与同学一起分享他们的环保故事。
起草一份环保倡议书,传播你的环保理念。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