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促进民族团结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促进民族团结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第7课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7.1促进民族团结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九年级
学习 目标 1.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了解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措施;知道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公民的义务2.搜集整理少数民族的资料,区分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提高对民族团结重要意义的认识3.增强自觉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点 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
难点 民族团结的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中华民族唱起来》师生引出话题:中华民族56个民族 观看视频,导出本站课题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 民族大家庭(一)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展示中国民族分布图1.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56个民族宛如璀璨的明珠点缀着祖国的壮丽河山,共同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中华民族大家庭。2.民族分布的特点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民族的分布呈现大杂居、小点聚居、相互交错的特点。(二)我国各族人民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关系展示南北朝战争和五代十国两副图片。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中华文化、捍卫祖国统一、推动历史进步,在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渐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文字基本统一、观念基本相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1)中华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中不断融合,由多元到一体、由松散到紧密,最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谁的大格局。 (2)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三)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型民族关系1.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3. 新型民族关系: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平等团结和谐的社会主义(四) 民族平等是民族政策的基石展示P92相关链接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师生总结:1. 政治上在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多大的差异,都 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 2.法律上各民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3. 各民族不仅在政治、法律上平等,而且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所有领域平等。(五) 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P92探究与分享《江孜保卫战》从江孜保卫战的历史故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近代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并肩抵御外侮。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故事?这些故事中的英雄人物表现出哪些共同的精神追求?师生总结:民族团结的表现(1)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迁徙、贸易、婚嫁等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2)近代以来,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饱受欺凌,但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挺起脊梁、奋起抗争,以百折不挠的精神,打败了侵略者,记得了民族独立。(六)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意义P93探究与分享《玉树地震救灾》结合材料讨论:各族群众积极参与玉树抗震救灾说明了什么?师生总结 我国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压力,直面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二、家和万事兴(一)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P94相关链接展示四张图片:各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景象师生总结: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社会状况得到很大改善,民族地区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应有贡献。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二)党和国家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观看视频《支持经济发展》国家推动西部大开发后,你了解民族地区发生了哪些变化?师生总结:1.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2.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驶上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三)促进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发展及意义P95相关链接《西藏班学生》师生总结:(1)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2)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关广大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福祉。(3)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促进民族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四)发展民族地区文化事业的重要意义播放《刘三姐》视频师生总结:(1)没有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就没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2)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五)维护民族团结重要性P96探究与分享《促进民族团结》师生总结: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2)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三、巩固提升:单项选择: 1.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这表明( )①我国已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②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我们追求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④我国实现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同等发展 A.①② B .②④C.①③ D .③④2.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习近平强调,扎实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 把祖国北部边疆打造得更加亮丽。这有利于( )①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同步富裕②促进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发展③维护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④坚持民族区域自治,消除民族之间的差异 A.①③ B .②③ C.③④ D .①④ 自主思考后,表达自己观点。 自主思考后,表达自己观点。 自主思考后,表达自己观点。 学生自主思考后,表达自己观点。 自主思考后,表达自己观点。 自主思考后,表达自己观点。 交流探讨总结观点 学生交流探讨自主思考 学生交流探讨自主思考 学生交流探讨自主思考 教师分析问题,师生共同解答问题。 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我国民族分布 让学生通过自主了解民族交往交融形成了现在的民族格局 让学生思考民族平等的内涵 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维护民族团结的表现 学生思考共同繁荣的意义 让学生思考国家经济发展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让学生思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模式 学生思考民族 地区社会事业发展的意义 学生思考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发展的意义 学生思考维护民族团结重要性 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能提升。

课堂小结 巩固,理顺总结。 让学生能结合当前形势,对本课知识进行总结
板书 1.民族分布的特点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型民族关系 3.民族平等内涵、民族团结的表现、共同繁荣的重要性 4.发展民族 地区的经济发展表现 5.促进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发展及意义 6.促进民族地区文化发展意义7.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9.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知识点能清晰明了,便于掌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共26张PPT)
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

汉满纳西京东乡
独龙侗水彝苗壮
门巴土家维吾尔
柯尔克孜瑶德昂
乌兹别克鄂伦春
基诺赫哲傣布朗
锡伯哈尼俄罗斯
仡佬仫佬景颇藏
这么多的地方
都是我的家乡
读一次 念一遍
就记在心上
我的大祖国呀
你真的好漂亮
五十六朵花绽放
P90
傈僳怒佤鄂温克
裕固朝鲜土阿昌
普米萨拉塔吉克
毛南保安蒙古羌
拉祜白回塔塔尔
珞巴畲黎达斡尔
高山布衣哈萨克
每个名字暖洋洋
这么多的地方
都是我的家乡
读一读 唱一唱
你就不会忘
我的大祖国呀
你真的好漂亮
五十六族花芬芳
中华民族唱起来 ——王雅洁
一、 民族大家庭
P91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56个民族宛如璀璨的明珠点缀着祖国的壮丽河山,共同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民族分布的特点
(一)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中华文化、捍卫祖国统一、推动历史进步,在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渐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文字基本统一、观念基本相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P91
(二)我国各族人民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关系

(三)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型民族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P91
各民族不仅在政治、法律上平等,而且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所有领域平等。
法律上
政治上
(四) 民族平等是民族政策的基石
P91-92
P92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烈强的侵略,各族人民共赴国难,团结御侮,救亡图存,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
1903年12月,一支英国侵略军偷越我国边界,占领西藏帕里等地区,又于1904年4月进犯江孜。西藏人民践行“勿让洋人染指我疆土”“纵然男尽女绝,誓不与侵略者共天地”的誓言,在江孜保卫战中浴血奋战,坚持了3个多月。
近代以来,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饱受欺凌,但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挺起脊梁、奋起抗争,以百折不挠的精神,打败了侵略者,记得了民族独立。
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迁徙、贸易、婚嫁等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
(五) 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P92
P93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里氏7.1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各地救援力量第一时间向灾区集结,各种救援物资以最快速度向灾区运送,各族群众以各种方式为灾区人民祝福,出了一幕幕各民族合力抗震救灾的感人场景。
P82
我国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压力,直面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六)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意义
二、家和万事兴
P94
宁夏羊绒生产工厂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作鱼皮画
乌鲁木齐文博会上民族服饰展区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发展生态旅游
P93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社会状况得到很大改善,民族地区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应有贡献。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一)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人心思定谋发展,人心思治求幸福。
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
P94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二)党和国家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P95
内地西藏班的开办,对加速西藏人才培养、促进民族交流和团结、推动西藏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辽阳一中西藏班学生
P93
(1)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三)促进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发展及意义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P87
刘三姐是传说中的壮族民间歌手,刘三姐歌谣以歌代言,反映了壮族人民的情感表达方式,见证了壮族的文化发展历程,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2006年,刘三姐歌谣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P9
(四)发展民族地区文化事业的重要意义
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
(1)没有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就没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
民族文化进课堂
……
我们要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
P96
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爱我们的祖国。
围绕“如何促进民族团结”这一话题,同学们打开了话匣子。
宗教信仰
P96
(五)维护民族团结重要性
(1) 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同心掬得满庭芳
(2)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单项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这表明( )
①我国已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②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我们追求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④我国实现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同等发展
A.①② B .②④
C.①③ D .③④
C
2.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习近平强调,扎实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 把祖国北部边疆打造得更加亮丽。这有利于( )
①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同步富裕
②促进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③维护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④坚持民族区域自治,消除民族之间的差异
A.①③ B .②③
C.③④ D .①④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