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一课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课件+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第一课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课件+导学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导学案
【学教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制作中央集权示意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秦始皇的评价,掌握辩证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进行维护国家统一观念的教育
【重点】
秦始后巩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
【难点】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原因
一、自主学习
1. ??????年,秦国发动大规模的统一战争。????????? 年,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2.秦统一全国:
统一:公元 年,都城 。
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 -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 国家。
3.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政治上:实行中央集权,确立 的称号,拥有至高无上的 ,拥有绝对的权力;在中央设 、太尉、御史大夫分别管理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废除分封制,推行 制,全国设36个郡,下设县。
经济上:统一 (圆形方孔“半两”铜钱)、统一度(长度)量(容量)衡(重量)。
文化上:统一 (小篆,后来是隶书)。
思想上:为加强思想控制,实行“ ”。
军事上:北筑长城,南修灵渠。
二、问题探究
探究一:结合教材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1:李斯建议秦王政先攻韩赵“赵举则韩亡,韩亡则荆(楚)魏不能独立,荆(楚)魏不能独立则是一举而坏韩、蠹魏、拔荆,东以弱齐燕。”
材料2:战国七雄长期征战,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灾难,不利于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交流。渴望结束割据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安定已成为当时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
讨论:意气风发的秦王嬴政为什么能够统一天下呢?



探究二:根据材料合作探究:
材料一:西汉人严安说,秦统一全国使“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
材料二:


分析秦统一全国的重要意义。

合作探三:自主探究:阅读教材,同伴互助,整理秦国统一后巩固统治的措施。
主要措施 作用(意义)
政治
法律
经济
思想文化
交通运输
边防

三、练习巩固
1. 秦统一六国后,规定以一种圆形方孔钱作为全国通行的货币。该圆形方孔钱是( )

A.半两钱 B.五铢钱 C.开元通宝 D.洪宪通宝
2. 2018年新设立的国家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为我国反腐败斗争打造了一半利剑。秦始皇为监察官员而设立的官职是(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刑部
3. 秦始皇巡游各地前要向各地颁发圣旨,让各地作迎驾准备,圣旨上文字的书写应该是( )
A.金文 B.甲骨文 C.楷书 D. 小篆
4. 下列的情景在秦朝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在朝廷中,大臣齐呼“皇帝万岁” B.中央官吏太尉正在向秦始皇上奏折
C.某商人去原楚地经商,正在兑换楚国的蚁鼻钱 D.秦始皇正在用大篆起草诏书
5. “及至始皇……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秦始皇为“制六合”采取的措施是( )
A.确立皇帝制、实行三省六部制 B.建立刺史只、统一文字
C.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D.推行内阁制、颁布严苛律令
6. 李白的诗《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秦灭六国,诸侯西来的顺序是( )
①韩国 ②赵国 ③魏国 ④楚国 ⑤燕国 ⑥齐国
A.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③①④⑤⑥ C.③④①②⑤⑥ D. ④⑤①②③⑥
7. 电影《英雄》中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互不相同”,秦王说“统一以后这些杂七杂八的文字一律废掉,只留下一种写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 )
①秦始皇完成国家统一后,只是在局部地区统一了文字
②秦统一以后,把小篆作为通行全国的标准字体
③文字的统一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的交流
④文字的统一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8. “他统一六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他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成一套新的国家行政机构;他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促进了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这里的“他”是指( )
A.刘邦 B.李世民 C.嬴政 D.赵匡胤
9. 历史学家钱穆指出,古代中国能够推持大一统局面数千年之久而不败,主要得益于创建了一整套优良的政治制度,“优良的政治制度”指的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中央集权制
四.拓展提升
材料一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
——《左传》
材料二 这位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郡县,每一郡县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哪一政治制度?



(2) 上述两种政治制度有何显著区别?




参考答案:
1、 自主学习
1.公元前211年;公元前221年;
2.公元前221年;咸阳 长期分裂 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3.皇帝制度 权力 丞相 郡县 货币 文字 焚书坑儒
二、1. (1)商鞅变法使秦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实力。(主观条件)
(2)秦王制定了正确的统一策略(远交近攻)。
(3)统一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趋势。(客观条件)
(4)秦王赢政的雄才伟略,秦国杰出的军事将领强悍的军队。
2.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混战的局面,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3.




三、练习巩固
1.A 2. B 3. D 4. C 5.C 6. A7. D 8.C 9.D
四、(1)政治制度:材料一:分封制;材料二:郡县制。
(2)显著区别: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诸侯王的王位实行世袭;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中央政府任免;官吏的官位不能世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共20张PPT)
新知导入

风云突变,雷鸣电闪!天下大势,分久必合。
天降大任于赢政,四海归一!
新知讲解
公元 前259年
公元 前221年
公元 前210年
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赵国都城)。及生,名为政,姓赵氏。
年十三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
二十六年,齐王建与其相后胜发兵守其西界,不通秦。秦使将军王棻从燕南攻齐,得齐王建。……秦初并天下
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
13岁
39岁
50岁
嬴政帝王之路
公元 前247年
二十六年……秦初并天下,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秦王怀念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卷六》
嬴政的历史人生
新知讲解
(1)秦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实力。(主观条件)
(2)秦王制定了正确的统一策略。
阅读历史文本(教材、材料)思考:
  意气风发的秦王嬴政为什么能够统一天下呢?
商鞅变法
远交近攻
(3)统一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趋势。
(客观条件)
秦统一天下的历史必然性
(4)秦王赢政的雄才伟略,秦国杰出的军事将领强悍的军队。
材料 1:李斯建议秦王政先攻韩赵“赵举则韩亡,韩亡则荆(楚)魏不能独立,荆(楚)魏不能独立则是一举而坏韩、蠹魏、拔荆,东以弱齐燕。”
材料2:战国七雄长期征战,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灾难,不利于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交流。渴望结束割据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安定已成为当时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
新知讲解
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的过程
新知讲解
北达长城一带
西抵陇西
东到东海
南至南海
秦朝的疆域:
西汉人严安说,秦统一全国使“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
分析秦统一全国的重要意义。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混战的局面,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新知讲解
自主探究:阅读教材,同伴互助,整理秦国统一后巩固统治的措施。
主要措施 作用(意义)
政治
法律
经济
思想文化
交通运输
边防
新知讲解
自主探究:阅读教材,同伴互助,整理秦国统一后巩固统治的措施。
建立(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后世影响深远
颁布律令
这一整套制度此后长期沿用下来
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有利于巩固秦朝的统一,
有利于各地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统一文字
成为维系中华文明的重要纽带。有利于思想上统一,但破坏了文化。
大修弛道
加强了中央和地方的联系
修长城、运河
巩固统一
主要措施 作用(意义)
政治
法律
经济

思想文化

交通运输
边防
“评价历史人物”小贴士
? 全面客观,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 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 将历史人物或事件置于特定的历史情景之下
写出你眼中的秦始皇。
人物 评价
司马迁:
“以暴虐为天下始”。
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击浮云,诸侯尽西来。
新知讲解


秦的疆域
长城一带
东海
南海
陇西
中国在公元前221年,也就是基督尚未诞生前约两百年,即已完成政治上的统一;并且此后以统一为常情,分裂为变态(纵使长期分裂,人心仍趋向统一,即使是流亡的朝廷,仍以统一为职志),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现象。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秦始皇》
1.秦统一天下的条件
2.秦统一天下的过程
3.秦统一的意义
“秦王扫六合”
1、皇帝制度
2、中央行政体制
3、地方行政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经济措施
2、文化措施
巩固统一的经济文化措施
板书设计
当堂训练
B
B
1. .秦统一全国的时间是(   )。
 A.公元前230年
 B.公元前221年
 C.公元230年
 D.公元221年
2.某史学家说:“始皇时代……以一政府而统制方数千里之中国”。秦始皇为“统制方数千里之中国”采取的措施有( )
①推行郡县制 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③统一文字 ④统一度量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当堂训练
3.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秦王扫六台,虎视何雄哉!”李白诗中的秦王扫六合应该出现在下面年代尺的( )



A B C D
A
B
4.“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为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而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是( )
A.夏启 B.秦始皇 C.北魏孝文帝 D.唐太宗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新知讲解
皇帝
太尉




御 史大夫

郡(郡守)
县(县令)
最高统治者
中央
地方
(郡县制)
哪个中央官职
最重要?
行政
军事
监察
(1)全国各地计量长短、容积、轻重的标准和货币各不相同,怎么办?
(2)用何种字体来改变各地文字不统一的状况?
(3)怎样加强中央与各地的联系?
(4)如何有效地调集军队抵抗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侵扰与新统一地方叛乱?
观看视频结合教材P3,分组谈论帮助秦始皇解决下列问题(先点空白处,再点黑部)
新知讲解
规定以“小篆”作为标准字体通行全国
意义:有利于文化交流,汉字基本定型。

李斯写的八个篆体字:受命于天,既受永昌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交通上:大修驰道,拆除路障,规定车轨间距离
意义:加强了中央和地方的联系:
车辆畅行无阻,交通便利,加强了各地的交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