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24张PPT。相对于平原地区来说,山区在自然条件上主要存在着哪些特点?山区地表崎岖不平,土壤不够肥沃,交通相对困难,人们生存的自然条件较为艰苦。第二课 与山为邻垂直的生计1.利用手中地图册,找到安第斯山脉。2. 看图,说一说安第斯山脉在世界的位置,它的走向如何,在山脉中的地位怎样? 安第斯山脉气候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从山麓到山顶气候差异显著,自然景观呈现出明显的变化。(垂直自然景观)从北到南纵贯南美大陆(南美洲西部),全长近9000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一、地理位置秘鲁的大部分国土位于安第斯山区,中部地区平均海拔4000多米。二、自然环境观察:秘鲁安第斯山区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的变化?25℃16℃7℃-2℃分布着大量的热带雨林分布着林地和灌木分布着大片的草原积雪冰山带,终年积雪。自然环境:自然景观特点这里气候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从山麓到山顶气候差异显著,自然景观随之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原因):受海拔高度即地形(势)影响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对人类活动造成许多限制安第斯山高大,地势崎岖海拔越高,气候越寒冷,空气越稀薄世代生活在安第斯山区的土著居民是什么人?他们中的一个部族曾建立了哪个古文明帝国,成为南美洲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印加文化遗址农业文明历史悠久印加文化时期的农业遗迹印弟安人是南美洲的开拓者。安第斯山脉中段地带是南美洲古代文明的发祥地。早在10世纪前后,居住在这一带的印第安人部族—印加人,建立了以秘鲁南部库斯科为中心的印加帝国。到15世纪鼎盛时期,人口约有1000万。当时农业已相当发达,人们在沿河谷两旁的山坡修建梯田和灌溉系统,栽培玉米、马铃薯、豆类和西红柿等农作物,并驯养骆马和羊驼。勤劳智慧印第人,不仅培育了多种农作物,而且创造了古老的文明,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印第安人印加人印加帝国面对这样的自然条件,秘鲁印第安人又是如何利用当地的环境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呢?山上山下不同的景观对照图3-20和上面的资料,说一说印第安人是如何利用山体不同高度发展生产的。在海拔较低的山坡处,印第安人开辟梯田,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农作物;在山区的高海拔处,气候较为寒冷,分布着广阔的干寒草原,居民以放牧驯养的羊驼和骆马为生。山上山下不同的景观低海拔:种植业高海拔地区:发展畜牧业当地主要的畜种是什么?骆马羊驼海拔高海拔低放牧驯养羊驼和骆马山坡山谷开辟梯田,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自然条件气候极为寒冷,经常遭受霜冻。生产方式海拔较低,温度适宜三、印第安人生产特色1、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低海拔的山谷和山坡处;2、畜牧业主要分布在高海拔,这里气候寒冷,经常霜冻,形成了广阔的干寒草原地带印第安人的衣、食、住、行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山区的自然环境不仅影响着当地的生产而且也影响他们的生活。衣 羊驼毛质地轻柔,纤维细长,保暖性强,极为珍贵,有“纤维上帝”之美誉。四、生活特色食 玉米和马铃薯是山区居民的主要粮食。此外,羊驼和骆马的奶和肉也为人们提供丰富的食物。行 骆马能在崎岖的高山峻岭间行走自如,体小但耐饥渴。是当地居民的主要运输工具。说一说印第安人的衣、食、住、行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以玉米和马铃薯为食物;驯养羊驼和骆马提供奶、肉、皮革和毛;利用骆马作为山区的运输工具。秘鲁国徽的左上角是什么动物的图案?它的形象出现在国徽上说明了什么?秘鲁国徽左上角的图案是骆马,说明骆马在当地居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安第斯山区山上山下不同的生产生活情景,体现了人与自然怎样的关系? 印第安人在长期与自然环境的接触中,掌握了安第斯山脉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利用山体不同高度因地制宜的发展生产,把自己的生产与山区地势的变化融为一体,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类只有充分认识到自然环境的发展规律,趋利避害,使自然环境向着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发展,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学习收获]:衣食住行特色自然环境农业文明成就安第斯山区农业生产农业的垂直布局山上:畜牧业山下:种植业垂直的生计课堂小结: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