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预防犯罪 课件(26张幻灯片)+2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 预防犯罪 课件(26张幻灯片)+2视频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材料 危害程度 违反的法律 承担的责任 所属违法类别 违法大类


民事法律规范

三类违法行为的相同点
第2课时 预防犯罪
情感目标: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治观念,防微杜渐。
能力目标: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犯罪的危害,基本特征及刑罚的种类;懂得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要求:请同学们以导学案为依据,大声阅读教材,找出知识梳理中所列知识点和问题,理解记忆!
知识梳理:(老师要检测呦 )
一、了解罪与罚
1、刑法的含义: 刑法的作用:
2、犯罪的含义: 犯罪的特征:
3、刑罚的含义: 刑罚的种类:
二、加强自我防范
1、了解: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有哪些?

2、思考:有人认为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
龄小犯罪不受处罚,这个观点对吗?说明
理由。
3、归纳:青少年如何预防犯罪?
知识梳理之检测:
1、刑法的含义:刑法是明确规定什么行为是_____,以及对______应当判处什么样的____ 的一部法律。
2、刑法的作用:是惩治 ____,保护___________利益的有力武器。
犯罪
犯罪
刑罚
犯罪
国家和人民
小贴士1:
刑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最严厉的法律。
犯罪是我们成长路上最凶险的陷阱。
1、犯罪的含义:犯罪是具有______社会危害性,触犯了______,应当受到______处罚的行为。
2、犯罪的特征:
(1)
(2)
(3)
刑事违法性
严重社会危害性
应受刑罚处罚性
(最本质特征)
(法律标志)
(必然后果)
知识梳理之检测:
刑罚
刑法
严重
刑罚的种类
主刑
附加刑
管制 拘役 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 死刑


罚金 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驱逐出境
知识梳理之检测:
1、刑罚的含义:刑罚又叫________ 、______,是指________依法对________适用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___________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限制或剥夺
犯罪分子
审判机关
刑事处分
刑事处罚
2、
不良行为: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侮辱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观看收听色情淫秽音像制品和读物;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功德的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进行淫乱色情卖淫活动;多次偷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吸食注射毒品;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小贴士2:
不良行为属于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属于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知识梳理之理解: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
知识梳理之理解:
那种认为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不受处罚的想法对不对?为什么?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岁犯罪应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岁未满十六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罪、抢劫罪、贩卖毒品罪、放火罪、投毒罪、爆炸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小贴士3:
任何人的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未成年人也不例外。
①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③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知识梳理之总结: 青少年如何预防犯罪?
案例分析:
湖南匡某于2015年12月组织“枪手”代替考生参加2016年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影响极其恶劣,被人民法院以组织考试作弊罪提起公诉。 2016年7月15日匡某一审被判 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15000元。这是自去年11月《刑法修正案 (九)》正式实施以来,北京首起涉嫌组织考试作弊罪的新型案件。
请你判断:匡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请说出你判断的依据。
所有的考试作弊行为都是犯罪吗?
小贴士4:
犯罪=严重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犯罪的特征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犯罪,必须同时具备三个特征。三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找出下文中的三处错误
2017年1月24日,因非法经营疫苗被告人庞卫、孙琪被山东济南
公安机关开庭审判,依据我国《民法》认 定被告人庞卫、孙琪犯非法经营罪判处拘役和有期徒刑15年,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剥夺政治权利2年。
人民法院
刑法
主刑不能并列使用
小贴士5:
刑罚在适用时,主刑只能单独使用,附加刑既可单独使用,也可并列使用.
要求:小组成员全员参与讨论,五分钟后检验各小组的交流成果。
1、结合教材53页“探究与分享”的两个案例说说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
2、结合教材55页“探究与分享”陈某案例,分析说明陈某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
陈某的行为轨迹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为你解惑: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
1、危害程度:一般违法对社会的危害性较轻,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严重。
2、违反法律:一般违法违反的是民事或行政法律法规 ,犯罪违反的是刑法。
3、法律后果:一般违法行为要受到民事处罚或行政制裁,犯罪会受到刑事处罚。
(从危害程度、违反法律、法律后果方面思考)

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个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逐渐无心学习,不完成作业,经常旷课。开始,他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老师、父母。后来便放纵自己,曾因偷学校的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的处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变本加厉,在社会上偷窃财产、参与赌博,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搞钱到网吧玩游戏,他跟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的几天内就作案三起,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

为你解惑:2、结合教材55页“探究与分享”陈某案例,分析说明陈某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陈某的行为轨迹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提示:可以从陈某的行为和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的关系方面考虑)
违纪行为
学校纪
律处分
一般违法行为
行政
处罚
犯罪行为
刑罚
处罚
陈某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
小贴士6:
不良行为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许多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如果不及时加以改正,就可能发展为犯罪,所以我们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据陈某材料分析
1、陈某走上犯罪道路的自身原因有哪些?
2、陈某的行为给他带来了哪些危害?
3、从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4、反思自己:
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预防犯罪,从我做起,
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