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法不可违课件(20张幻灯片)+1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法不可违课件(20张幻灯片)+1视频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王源对抽烟一事道歉,将按法律程序进行处罚
2019年5月21日,微博“爆”了一个热词:王源抽烟。据了解到,因为王源是在餐厅内吸烟,属于违法行为。而据最新消息得知,王源吸烟照所在餐厅已被处罚,并且被责令限期整改。公众人物在公共场合吸烟,按照法律是要进行罚款,接下来将依据行政执法程序,锁定相关证据,按法律程序进行处罚。
思考:王源室内抽烟受到处罚说明了什么?



八年级第五课
第一框 法不可违

教学模板PPT
语文S版 二年级上

1.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可以分为哪几类?
2.违法行为要承担哪些责任?
3.我们应如何做到遵章守法?

新课导航



活动一

-05-
走近法律
你的一生中会接触到哪些法律?
未成年人保护法
刑法
义务教育法
宪法
劳动合同法
社会保险法
婚姻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老年人权益保护法
……




-06-
说说法律的作用




-07-




















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规范作用)
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评价作用)
规范作用
可以做什么
必须做什么
应当做什么
不应当做什么

哪些行为是合法的
哪些行为是非法的
……

评价作用




-08-
猜猜看:下列行为是否违法?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01
行政违法行为
02
03
刑事违法行为



活动二 辨别违法

-09-









霍某在两次饭局中大量饮酒致意外坠河身亡,其亲属将同桌饮酒者告上法庭。法院最终判决霍某自身承担主要责任,同桌饮酒者共同承担次要赔偿责任。

李某等人在体育馆场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展示不文明标语。体育管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不听。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他他们带走。公安机关给予李某等人警告处罚。

17岁的中学生赵某,多次手持三棱刮刀抢夺小学生赵某的财务,得赃款1000多远。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有期徒刑。

思考:(1)这些行为触犯的法律类别有何不同?所受处罚一样吗?
(2)这些行为对社会产生了哪些危害?产生的危害有什么不同?
(3)如果你在某一场合遇到李某这样的朋友,你会如何处理?




-10-
发生在公民之间、企业之间、公民与企业之间
发生在公民与国家之间,轻微违反国家管理
一般违法行为
犯罪
三种违法行为的比较
活动三、警惕违法行为


镜头一
镜头二
镜头三
想一想,你自己或者身边人做过这些事情吗?
谎报险情
破坏铁路封闭网
殴打他人





-14-
你说我说
这些行为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吗?谈谈你对这些行为的看法。



分组讨论

-13-
一般违法行为 具体类别 身边事例 社会危害
常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妨碍公共安全的行为
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
妨碍社会管理的行为
常见的民事违法行为 侵犯他人民事权利的行为
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
(1)你能列举身边有哪些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2)你能找到哪些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小结

-23-





















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就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指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从事各种民事活动,如购置财产、签订合同、劳动就业、经营创业、结婚等。这些民事活动都是由民法来规范的。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第三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三)盗窃、损毁路面井盖、照明等公共设施的。
  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民法总则》第一百一十九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民法总则》第一百一十条 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我们如何远离这些违法行为呢?
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1)

(2)

(3)
遵章守法


1
2
3
板书设计
以下案例各属于哪一类违法犯罪行为?

1、王某与刘某因一件小事发生争执,王某一怒之下,把刘某打成重伤,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2、李某在放学回家途中用弹弓把沿街路灯打破了4、5盏,被公安机关处于200元罚款。

3、甲把乙打成了重伤,丧失了劳动能力。

4、影楼私自将别人的照片放大并展出。

5、小明的爸爸开车闯红灯。
?

刑事违法行为(犯罪)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犯罪)

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课堂练习
拓展空间:
王家里饲养的宠物狗经常夜里狂吠,邻居很有意见,多次与小王交涉,小王却理直气壮地说:“我有权养狗,狗叫是正常现象。”邻居于是报警,说狗叫扰乱了他们的正常生活秩序,侵犯了他们的权利。小王被公安机关予以警告处罚。



公安机关为什么会处罚小王?















谢谢您的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答辩:风云办公
专业:法律1201级
指导老师:风小云
日期:201X.5.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