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22张PPT。新知导入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 综合探究三 探寻丝绸之路新知讲解读图丝绸之路图获取相关信息开辟朝代 : ;相关人物: 。 出发地点: ;最远到达: 。 西汉张骞长安大秦 从路途中,你有什么感受? 路途之漫长一、重现:丝路何其遥远对照世界地形图,你发现丝绸之路自东向西依次经过了哪些地形区?昆仑山脉,天山山脉,塔克拉玛干沙漠,伊朗高原 从路途中,你有什么感受? 路途之艰险中华文明印度文明(佛教文化)两河流域文明古罗马文明古希腊文明 当代史学研究者在评价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时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中华文明、印度文明、两河文明和古罗马、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从路途中,你有什么感受? 多元文化融合材料一:古时穿梭于“丝绸之路”上的热闹景象材料二:西域与中原交流的物产谈谈丝绸之路的影响?1.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中国的丝绸、陶瓷、铁器、漆器等商品通过这条道路运送到西方。而西方商人则利用此路把良马、地毯物品及葡萄、核桃等物种运到中国。2.丝绸之路也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在汉代的城市街头,就能看到古罗马魔术艺人的表演。唐代朝廷上下,非常流行的马球游戏,就是从波斯经丝绸之路传人中国的。3.使西域和中原牢固地联为一体,沟通了亚欧两大洲,对中西方文化交流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丝绸之路路途遥远,环境复杂恶劣,西汉时期又是如何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的?阅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1.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三次攻打匈奴,使匈奴再也无力与中原对抗2.除了大力构筑河西长城外,还自敦煌往西至盐泽(罗布泊),沿线构筑军事防御设施,设置官员镇守,以保护去外国的使者并供应给养读图和P69,汉朝军事上是如何保障丝路的畅通?二、探讨:丝路何以通畅政治上:1.BC121年,汉朝击败匈奴,占领河西走廊,先后设置酒泉、张掖、武威、敦煌四郡2.BC60年,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读图和P69,汉朝政治经济上是如何保障丝路的畅通?经济上:西汉在丝路经过的河西地区大规模屯田开垦,沿线发展农业,保障“粮食自足”二、探讨:丝路何以通畅二、探讨:丝路何以通畅阅读材料,汉朝外交上和交通上是如何保障丝路的畅通?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西域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悬泉置,负责传递文书,接待往来的官吏与使者。为很多前往内地的西域使者和商队提供食宿和运送服务。沿途设置许多驿站(悬泉置驿站),为往来商队提供食宿和服务史料:“(汉朝)开始沿路建立屯戍,并把秦始皇所建以防匈奴的万里长城向西边延长出去。古长城之向西延长最初的用意自然是保护新开的通中亚的大道,秦始皇的长城纯粹是一种防御的性质……但是汉武帝的长城用意乃是作为大规模的前进政策的工具。” ——《斯坦因西域考古记》有人说,长城是封闭保守的象征。有人认为,长城在向西开拓推进和保障丝路通畅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你同意哪种观点?同意第二种观点,长城对于汉朝向西开拓推进和保障丝绸之路通畅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匈奴等少数民族往往“驱牛马万余头来与汉贾客(商人)交易”,获取大量生活、生产资料。中原地区则“骡、驴、骆驼,衔尾入塞”投入农耕、交通运输,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阅读材料,说说丝绸之路通畅带来的影响?丝绸之路的通畅推动了沿线区域的经贸发展以及民族的融合,同时也稳定了长城沿线地区的社会秩序。三、分析:发行《驿使图》纪念邮票的依据读图说说,邮政的基本要素邮政内容:邮递人员(驿使)、邮递物品(尺牍文书)、邮递工具(驿马)反映了我国古代邮政制度活生生的物证邮政意义:邮政保证和促进不同区域间的物品和信息的交流,而《驿使图》画像砖正是出土于中国历史上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最具代表通道之一——丝绸之路。甘肃嘉峪关地区雄踞河西走廊中部,地处丝绸之路的咽喉。在当地魏晋时期(220—420)古墓群中,出土了700余幅墓砖壁画,成为展现西汉以来丝路沿线及河西古代社会生活的地下画廊 提取墓砖壁画中的历史信息,说说丝路通畅后河西地区人民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提示:可从衣、食、住、行等方面) 扬场图没有以过多的笔墨去刻画正在扬场的主要人物,而是把焦点集中在麦垛及场院中啄食的双鸡。这不仅衬托出一派丰收的气象,而且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嘉峪关地区的农业已经相当发达。 牧马图描绘的是当时牧马的情景,牧马图准确、生动地表现了骏马的体态神情,牧马人的形象也威武、生动。马匹神骏雄健,属来自西域的品种。这幅画反映了当时北方民族的牧民生活。 犁耕图反映了当时使用的一种农具。西汉时期铁犁已广泛使用。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发明了耦犁,图3-39就反映了二牛一人的耕作方法。 龟兹妇女采桑图十分逼真地描绘了当时劳动妇女采桑养蚕的场面。汉代是我国桑蚕业发展的繁盛时期。这一壁画说明,这一地区当时桑蚕业也相当繁荣,受中原地区农业文明影响较深。图片都显示了: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交融四、寻访:汉代丝路古镇龟兹故城位于新疆库车县城西约两公里的皮朗村。龟兹国,是中国古代西域大国之一。 龟兹地处丝绸之路上的中西交通要冲。龟兹古国是古代西域之大国,它扼守丝绸之路北道中段之咽喉,连接东西方之贸易,传载东西方之文明,在世界经济、文化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东汉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1年)班超任都护时曾迁西域都护府于龟兹。唐贞观22年(公元648年)和唐显庆2年(公元657年)曾两度设安西都护府于龟兹,辖4镇、16府、72州之地。四、寻访:汉代丝路古镇2012年7月,新疆:库车县发现的汉代五铢钱和龟兹小钱楼兰(英文为:Kroraina),西域古国名。楼兰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代小国。国都楼兰城(遗址在今中国新疆罗布泊西北岸)。楼兰位于东经89°55′22″,北纬40°29′55″。通敦煌,扼丝绸之路的要冲。国人属印欧人种,语言为印欧语系的吐火罗语。汉武帝初通西域,使者往来都经过楼兰。 四、寻访:汉代丝路古镇敦煌是甘肃省酒泉市辖的一个县级市,中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敦,大也;煌,盛也。敦煌位于古代中国通往西域、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曾经拥有繁荣的商贸活动。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武威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的东端,东临省会兰州,西通金昌,南依祁连山,北接腾格里沙漠。古称凉州,历史上曾经是著名的“丝绸之路”要冲。“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马踏飞燕”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马踏飞燕”自出土以来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高超铸造业的象征。 一 带 一 路 (The Belt And Road)2013年由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丝绸之路经济带” 一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展·丝路新梦课堂练习1.在长达一年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这里的“它”开始于( )A.玄奘西游 B.郑和下西洋 C.鉴真东渡 D.张骞通西域2.在古罗马的废墟帕米拉古城,出土了东汉时期的丝织品,这一出土文物可以佐证( )A.中国丝织品最早是在东汉时输入罗马 B.罗马与东汉互派使者,交往比较密切C.东汉与罗马通过丝绸之路有贸易往来 D.罗马人在丝织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DC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