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共筑生命家园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共筑生命家园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4月22日

6.1共筑生命家园
网红“打卡”地:茶卡盐湖
由于游客的增加、垃圾桶和清理人员的短缺,它几乎被垃圾淹没了。因为景区管理的决定,想要进入茶卡盐湖是需要穿鞋子套入湖中去体验湖的美丽,但是,许多游客听景区外面的诽谤,湖区的环保鞋套更贵,所以在景区外面购买了一个环保的一次性鞋套。在一天的高峰期可以清理出12吨垃圾,甚至景区里增加了很多垃圾桶,仍然不能满足大量的乘客。
天空之镜
1、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
活动一:从网红知原因

自然

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

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1、人与自然的关系:P81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
活动二:从短片知原因
1、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危害: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一味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P82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
活动三:从国际知原因
2016年4月22日,170多个国家领导人齐聚纽约联合国总部,将共同签署气候变化问题《巴黎协定》承诺将全球气温升高幅度控制在2℃的范围之内。
2016年4月22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宣布,在《巴黎协定》开放签署首日,共有175个国家签署了这一协定,创下国际协定开放首日签署国家数量最多纪录。
3、选择: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
一个牧场,牧民有两种做法,一是适当的控制自己的牲畜头数,尽量与牧场的承载力相适应;二是尽可能多的增加自己的牲畜头数……
假如你是牧民会作出怎样的选择?
活动四:从假设知做法
1、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二)怎样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做法)
你知道国家对此提出了什么基本国策?
什么发展理念?
活动五:从政策知做法
(2)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3)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二)怎样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做法)

6.2.2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思考:观看短片思考,我们为什么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活动一:从案例知原因
(1)我国在应对资源和环境问题上,已经取得非常明显的进步。
(2)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一)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原因
活动二:从余村知做法
结合课本P84探究与分享,余村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二)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1、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2、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蚂蚁森林”提倡的是一种什么生活方式?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值得提倡?
活动二:从马云知做法

风力发电
太阳能光热电站
城市森林公园
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
海绵城市
三北防护林
(二)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生态保护红线标识是为为进一步宣传生态保护红线的重要意义,扩大生态保护红线宣传和认知面,由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于2018年11月12日发布的标识。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生态保护红线标识取自书法和象形文字“山”的意向形,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同时,鲜红的红线给人以警示,传达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安全底线和生命线的本质。整个标识造型开放舒展、色彩鲜明,充分展现了生态保护红线这一生态保护领域“中国名片”的风采。
活动三:从标识知做法
生态保护红线标识的发布,警示我们怎么做?
(二)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4、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只有实行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
今天,“绿色化”已悄无声息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面。低碳、文明生活,从我做起。
低碳微生活
1.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养成物尽其用、减少废弃物的文明行为;
2.拒绝购买过度包装的产品;
3.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
4.节约粮食,拒绝浪费,践行“光盘行动”……
小组合作探究:绿色发展理念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你打算如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拓展空间
为什么走绿色发展道路?
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共筑生命家园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课后小结:
1.2018年4月26日,习总书记查看长江沿岸生态环境和 发展建设情况,考察调研长江生态环境修复工作,把脉长江经济带建设。针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习总书记指出,不搞大开发不是不要开发,而是不搞破坏性开发。( )
A.保护生态环境须禁止开发自然资源
B.经济发展必然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C.经济发展要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D.要将环境保护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C
课后练习:
2.2018年5月18至19日,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会议上指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要落实习总书记要求就必须( )

①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
③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
④放弃高科技和现代化,回到农耕文明社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A
A
A
A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6.2共筑生命家园 单元 三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九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知道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措施;明确绿色发展的意义,坚持绿色发展道路要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能力目标 联系实际说明建设生态文明和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必要性,结合我国的发展明确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节约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意识,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点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难点 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4月22日是什么日子知道吗? 世界地球日,制定这个日子是因为现在面临了很多问题同时也为了唤醒大家的意识,共筑我们的生命家园。 猜一猜 用小游戏调动积极性
讲授新课 活动一:从网红知原因 网红“打卡”地:茶卡盐湖。由于游客的增加、垃圾桶和清理人员的短缺,它几乎被垃圾淹没了。因为景区管理的决定,想要进入茶卡盐湖是需要穿鞋子套入湖中去体验湖的美丽,但是,许多游客听景区外面的诽谤,湖区的环保鞋套更贵,所以在景区外面购买了一个环保的一次性鞋套。在一天的高峰期可以清理出12吨垃圾,甚至景区里增加了很多垃圾桶,仍然不能满足大量的乘客。1、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 活动二:从短片知原因 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一味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P82 活动三:从国际知原因 2016年4月22日,170多个国家领导人齐聚纽约联合国总部,将共同签署气候变化问题《巴黎协定》承诺将全球气温升高幅度控制在2℃的范围之内。 2016年4月22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宣布,在《巴黎协定》开放签署首日,共有175个国家签署了这一协定,创下国际协定开放首日签署国家数量最多纪录。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 活动四:从假设知做法 一个牧场,牧民有两种做法,一是适当的控制自己的牲畜头数,尽量与牧场的承载力相适应;二是尽可能多的增加自己的牲畜头数…… 1、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活动五:从政策知做法 你知道国家对此提出了什么基本国策? 什么发展理念? (2)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3)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6.2.2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活动一:从案例知原因 思考:观看短片思考,我们为什么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1)我国在应对资源和环境问题上,已经取得非常明显的进步。 (2)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活动二:从余村知做法 结合课本P84探究与分享,余村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1、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2、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活动二:从马云知做法 “蚂蚁森林”提倡的是一种什么生活方式?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值得提倡? 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活动三:从标识知做法 生态保护红线标识的发布,警示我们怎么做? 4、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只有实行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及如何建设生态文明,也知道了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明确了走绿色发展之路的措施,通过学习提高了认识。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