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浅谈地理教材图象的教学新教材地理 ( http: / / www.teachercn.com / DiLi / " \t "_blank )教科书是由文字、图象、作业三部分组成。其中,图象形式多种多样:为了说明地理 ( http: / / www.teachercn.com / DiLi / " \t "_blank )事物的分布,配以各类地图;为了反映地理 ( http: / / www.teachercn.com / DiLi / " \t "_blank )事物的面目,配以素描图;为了说明地理 ( http: / / www.teachercn.com / DiLi / " \t "_blank )事物的成因,配以示意图;为了增强直观感受,每册课文前配有大量彩色图片;为了拓宽学生视野,每册课本封面配以卫星图片;为了增强德育 ( http: / / www.teachercn.com / Jylw / Dylw / " \t "_blank )功能,配以幽默漫画。这些图象,直观、形象、生动,对学生了解地理 ( http: / / www.teachercn.com / DiLi / " \t "_blank )事物的表象特征,掌握地理 ( http: / / www.teachercn.com / DiLi / " \t "_blank )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而分析地理 ( http: / / www.teachercn.com / DiLi / " \t "_blank )事物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起到文字内容无法替代的作用;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改进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有重要作用。因此,对图象教学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图象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1. 图象教学要符合学生认识规律 图象中的内容,多是学生没有接触的地理 ( http: / / www.teachercn.com / DiLi / " \t "_blank )事物及其相关知识。图象教学必须从形象的、感性的具体事物入手,以学生已有知识作铺垫,采用启发式,通过教师 ( http: / / WWW.teachercn.com" \t "_blank )讲图,学生读图、分析、归纳、判断等思维活动,完成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这一认识过程,获取新的知识。例如,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及特征, 如果学生只读课文,或只凭教师 ( http: / / WWW.teachercn.com" \t "_blank )讲述,是很难形成各自然带的景观特征和空间分布概念的。只有阅读 ( http: / / www.teachercn.com / Xxyw / Yd / " \t "_blank )了世界自然带的分布图以及各带的自然景观彩色图(尤其是典型植被和代表性的动物图)后,学生对自然带的景观和分布特征便会留下深刻的印象。2. 图象教学要结合学生实际 图象教学要结合学生生活、社会和知识水平的实际,注意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有的放矢,切不可过高要求,否则会适得其反。例如讲地图投影,鉴于学生的数学 ( http: / / www.teachercn.com / ShuXue / " \t "_blank )知识,可深入浅出地用切开的桔子皮,把它摊平变形的例子,来说明球面地图画成平面图的变形。 3. 图象教学要结合思想教育 图象教学中要强化图象的德育 ( http: / / www.teachercn.com / Jylw / Dylw / " \t "_blank )功能,帮助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建设现代化祖国的雄心壮志。例如,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种种社会问题,教材中选用漫画《苦难的母亲》来加以说明。漫画中把人类生活的地球比作母亲。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地球母亲拖儿带女,疲惫不堪,无力承受子女过多的压力,呼唤人类要控制自己,实行计划生育。这幅漫画主题明确 ,寓意深刻,只要教师 ( http: / / WWW.teachercn.com" \t "_blank )稍加点拨,学生就能受到生动的思想教育。 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我认为可采取以下方式: 1、图文结合地图被誉为地理 ( http: / / www.teachercn.com / DiLi / " \t "_blank )的第二语言,它与文字是相辅相成的。地理 ( http: / / www.teachercn.com / DiLi / " \t "_blank )图象印证文字内容,文字描述图象 。图象知识的讲授,也就是地理 ( http: / / www.teachercn.com / DiLi / " \t "_blank )知识的传授过程,掌握了图象知识能更好地理 ( http: / / www.teachercn.com / DiLi / " \t "_blank )解教材 ( http: / / www.teachercn.com / Kcgg / Jcyj / " \t "_blank )的文字内容,教学中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把地理 ( http: / / www.teachercn.com / DiLi / " \t "_blank )知识落实在地图上。讲授矿产分布、工业布局、耕地利用、行政区划、自然资源等都必须有相应的地图,边讲解边引导学生看图(挂图、地图册或教材 ( http: / / www.teachercn.com / Kcgg / Jcyj / " \t "_blank )图象),做到“左图右书”,图文结合。这样,才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建立空间概念,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2、 以图引文教科书中安排的“读图回答问题”栏目,以图夺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在讨论回答问题中,既复习 ( http: / / www.teachercn.com / Xxyw / Fx / " \t "_blank )了旧知识,又为新课的学习作了铺垫 。教学中教师 ( http: / / WWW.teachercn.com" \t "_blank )要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地图,适当补充、绘制板图,精心设计问题,巧妙地导入新课,提高课堂教 学效果。 3、以图替文教材 ( http: / / www.teachercn.com / Kcgg / Jcyj / " \t "_blank )中有的地方直接用一幅图来表现和说明一个问题,而不用文字叙述。例如,在讲世界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时,迁移的原因没有文字叙述,而是用图象表示出来。图上画了三个箭头,分别表示人口由农村迁移的三个原因。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读这幅图,开展讨论,弄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4、读图训练读图是学生获取地理 ( http: / / www.teachercn.com / DiLi / " \t "_blank )知识,建立空间概念的重要一环。在学习地图基础知识之后,要将读图训练贯穿在图象教学的始终,长期坚持,逐步提高。读图问题的设计,应紧扣主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最后 提示规律和成因。 读图一般采取以下几个步骤:(1)识别图象类型,明确读图目的;(2)认别图例,了解方向和比例;(3)认真读图,弄清问题;(4)自我检查,相互交流 ( http: / / www.caidown.cn / " \t "_blank )读图结果;(5)师生讨论得出结论。例如,讲我国降水分布特征:首先,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根据教材 ( http: / / www.teachercn.com / Kcgg / Jcyj / " \t "_blank )提出的读图要求,找出1600mm、800mm、400mm、200mm四条等降水量线,用蓝色笔描出后三条等降水量线。然后仔细观察上述每一条线所在的地理 ( http: / / www.teachercn.com / DiLi / " \t "_blank )位置、范围大小,对它们的特征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归纳,进而明确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状况及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通过读图活动 ( http: / / www.teachercn.com / Kcgg / Hdkc / " \t "_blank ),学生不仅对我国降水量 的分布规律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会形成一定的空间概念,这样的效果是文字叙述所不能比拟的。 5、 填图、绘图训练对学生进行填图、绘图训练有利于地理 ( http: / / www.teachercn.com / DiLi / " \t "_blank )知识的巩固和地理 ( http: / / www.teachercn.com / DiLi / " \t "_blank )技能的培养。因此,新大纲要求学生正确填注地图、绘制示意图和地理 ( http: / / www.teachercn.com / DiLi / " \t "_blank )图表。填图练习,要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文字的大小、书写要规范 ,间距、位置要准确,不能随心所欲,张冠李戴。要使他们明白:图上相差毫厘,实地失之千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