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豆芽成长记(一)》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认识黄豆,了解黄豆的外形及内部特点。??掌握区分黄豆优劣的方法,学习发黄豆芽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究、解剖黄豆,认识黄豆,区分黄豆的品质优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动手能力,激发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通过观察、探究、解剖黄豆,认识黄豆,区分黄豆的品质优劣,学习发黄豆芽。?2.培养动手能力,激发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教学准备:??黄豆、水、矿泉水瓶子、导学案等;??课前上网查找挑选黄豆的方法;??课前搜集了解黄豆的内部结构;??课前搜集了解的历史及营养价值。?教学过程:?一、活动准备?谈话导入:老师今天为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你们来猜一猜是什么??教师向学生展示豆芽实物,指名学生交流,汇报黄豆的历史(师课件展示)2.?师简单说说春节吃豆芽的传统,并引导生说说关于豆芽做成的美食。?3.?教师归纳学生所说,由生汇报课前搜集关于豆芽的营养价值。?4.?质疑:这么美味而又有营养的豆芽,它到底是怎么种植出来的呢?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探究探究。板书课题:豆芽成长记(一)。?二、探究黄豆?(一)认识黄豆的外部结构?1.教师课件出示黄豆图片,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生活经验,从形状、颜色、味道等方面谈一谈对黄豆的了解。?2.师生共同总结出黄豆形状、颜色、味道等方面的特点(黄豆呈圆形,色如其名,味微甜)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谈谈对黄豆的认识。?3.师:小小的黄豆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成长为豆芽,是不是所有的黄豆都可以呢??4.创设情境:王老师特别喜欢吃豆芽,也觉得豆芽的成长过程特别有趣,想在家发豆芽,可是家里的黄豆是参差不齐、大小不一,且黄豆里藏着一些有虫眼、有破损、颗粒不是很饱满的黄豆,让我很是苦恼,孩子们能否帮帮老师??5.小组合作分黄豆:(1)事先将准备好的两个杯子贴好标签(如“优”、“劣”。(2)组长分工要明确,要安排专人填写表格、安排专人汇报?(3)5分钟内完成?6.小组汇报交流?7.教师适时小结:有虫眼、有破损、颗粒不是很饱满的黄豆不适合发豆芽。?(二)认识黄豆的内部结构?1.师:老师知道你们在科学课上学习了种子的外部结构,现在我来考考你们(出示结构示意图)?2.黄豆内部结构:(板书:黄豆的内部结构)?3.生上台汇报交流?4.师:牛顿曾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现在我们来大胆的猜一猜,这些结构会发成豆芽的哪些部位呢??5.生自由猜测?6.师结合课件讲解黄豆内部发成豆芽的形态。?7.师过渡小结: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挑选优质黄豆的方法并且知道了黄豆发成豆芽的形态,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看发豆芽的相关方法。?三、学习发豆芽的方法?1.播放发豆芽的一些方法?2.学生动手操作泡黄豆,教师巡视指导。?3.布置作业:将泡好的黄豆放置班级植物角,填写好观察记录表,记录它的生长过程并撰写观察日记。?【板书设计】?????????外形:饱满?金黄??黄豆????????内部:胚芽?胚轴、胚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